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利益体现在党的政治利益上,党的政治利益的价值取向是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领导与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党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形成的,新时期,党掌握国家政权要获得现实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党履行历史使命和发挥领导作用的基本保证。我们党之所以在新世纪之初特别强调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科学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与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党80多年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正确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科学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准确把握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必须积极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剧烈分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对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提出了严重挑战。迎接挑战必须加强党的利益整合、政治整合和意识形态整合,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我国现阶段的新社会阶层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 ;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是有特殊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 ,本文着重提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切实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社会阶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与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新型社会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阶层队伍的扩大,新社会阶层开始要求并实现一定的政治参与,以表达其阶层意识和合法权益。现阶段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和正确引导,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新社会阶层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晋富 《江汉论坛》2006,6(4):23-26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科学地分析社会阶级阶层,是党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定位的新社会阶层,源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分化,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 ,农民阶级是党的最大最巩固的群众基础 ,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党当前要扩大的群众基础。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利益均衡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阶层分化事关党的执政基础,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社会阶层已分成11个,阶层分化使党的执政基础复杂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需要清晰思路。通过对阶层分化的态势、特点研究,抓住了利益均衡机制,从而抓住了本研究的核心要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呈现多层次、主体交叉、错综复杂的特征。因此,必须建立利益均衡机制,为认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找到开门的钥匙,必须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防止产生社会阶层心理对抗,通过改革,保障阶层边界的开放性,缓解阶层冲突,从而处理好各种矛盾。探讨社会阶层分化,研究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焕才 《学术论坛》2004,1(1):55-58
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劳动性在两重性中占主导方面,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是新型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新的社会阶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的社会阶层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群众基础。这是我们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科学论断的重要方面。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不断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转型的历史时期 ,利益主体复杂多元 ,社会阶层分化重组 ,新的矛盾累积发展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新的社会群体政治利益要求不断增长 ,强制性的行政控制手段作用降低。如何增强党执政的现实合法性 ,如何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 ,如何协调和整合社会各方利益关系 ,如何促进社会和谐、防止和消除社会冲突与对抗 ,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如何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这是党在长期执政中必须清醒认识和科学应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质 ,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不断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的事业。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党的事业发展的要求,必须正确认识新时期人们政治上的先进性,改进党的组织发展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变化的深刻分析得出的新判断,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阶层规模也相应扩大,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一、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者新的社会阶层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孙应帅 《理论界》2007,(8):45-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这就要求党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统筹协调好整个社会内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之间的关系,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以便首先维护好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推动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基于江西省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情况的调研资料,分析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提出推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目标,应当是致力于新社会阶层人士成为民主政治的有序参与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建议通过加强新社会阶层政治有序参与的组织化建设、完善新社会阶层政治有序参与的法制环境、建立促进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发展电子民主、构建网络培训体系等举措,来推动新社会阶层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5.
韩影  石宗鑫 《理论界》2013,(3):30-32
随着新社会阶层中一些能力强、经历丰富、知识层次高、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代表人物逐步涌现出来,新社会阶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试图从民主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社会阶层自身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扩大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历史角度考察,可以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新社会阶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治意义。新社会阶层第一次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经济社会基础,消除了人身依附和控制,冲垮了“官本位”文化的统治地位,从而比较彻底地消解了集权和专制的基础,增加了和谐社会的活力。同时,新社会阶层强力推动了自主人格、社会阶层关系、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推动了和谐社会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今后要加强引导与创新,使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况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要做好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国社会的特点 ,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党员成分多样化的情况下 ,我们党找到了一条“从思想上建党”的独特的建党道路 ,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注意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并加强思想教育 ,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 ,而且在思想上入党 ,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坚持在思想上建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私营企业主作为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认知度;日趋理性的政治动机;强烈的政治情感;积极主动的政治态度。私营企业主政治心理变化及定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心理的引导,帮助他们不断战胜自身弱点,与其他社会阶层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携手并肩,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做出新贡献,是当前统一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列宁高度重视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定政治信仰的思想观点。他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纲领,坚持和发展严格的党性,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利益。列宁关于坚定政治信仰的理论思考不仅指导了当时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