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怎样选择优势?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不同,看待什么是优势的观点也不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自然经济或基本是非商品经济所选择的优势,与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选择的优势,会有重大差别,甚至会有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1979年第四期刘明夫同志所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问题》(下简称《经济形式》)一文,比较集中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一观点,认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来管理好整个国家的生产与流通”。这篇文章也代表了当前不少同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及作用所作基本估计的观点。我以为,这一观点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愿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些看法。《经济形式》是从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经济联系,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问题的。这里的“经济形式”,本来应是指的“经济联系形式”或“交换形式”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报刊上出现如下提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相当落后和贫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的”。这些提法实质是一个观点,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直接过渡而来。此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的经济,是有计划发展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些重要特征已为人们所公认。但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同时具有产品经济的特征,却是一个长期来为人们所争议,迄今未获解决的问题。左倾错误将商品经济看作万恶的根源,把商品经济混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把它与社会主义经济绝对对立起来,在“四人帮”粉碎后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必要的、有成效的批判。但是,现在理论界逐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我不同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于11月6日至13日在安徽巢湖联合召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与会者133人。兹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有争议的观点概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 与会者一致赞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对商品经济的性质,有观点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有若干产品经济的因素,因为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带有直接社会性,指令性计划的存在就表明了这一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是根本对立的,不能共存,因为商品经济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而产品经济则相反,如果两者共存,就等于说它既按价值规律运行,又不按价值规律运行。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农业地租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地阐明这一问题,对于指导我们制订正确的农业政策,完善农村联产承包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自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就有不少同志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租的理论,来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地租问题,并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地租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社会主义消灭了土地私有制,所以,地租也随之消失。另一种观点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社会主义尚存在土地所有权,所以,也必然存在地租。这两种观点都把地租同土地所有权相联系,这是正确的出发点。但我认为,这两种对社会主义农业中是否存在地租作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观点都不符合我国农业土地经营中的客观经济关系。因而都是值得研究的。经济理论概念是现实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不符合客观经济关系的理论观点就不能认为是真理性的认识,就应当否定利作进一步的新的探索。目前对社会主义地租问题的研究要从两方面深入:一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报告的第七部分中说:“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是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我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这九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确实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这些新的理论观点,如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一命题在今天已经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确认。然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因却是一项尚未完成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迄今仍没有统一,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歧较大;而且各种观点几乎都有缺陷,论证难以使人信月艮。 就我国经济学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因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来看,其缺陷也是极  相似文献   

9.
卓炯站在马克思的理论阵地上,从经济建设实践出发,批判了产品经济论,创立了彻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论。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创于60年代初期,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一、在1957年至1964年期间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国本来没有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50年代初,原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传入中国以后,其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和观点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该书的观点和体系,是以产品经济论与半商品经济论为特征的斯大林的经济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卓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本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点,作出了贡献。卓炯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多方面的,可说自成体系。这里只对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作些简要的介绍。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的商品经济。他说:“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和私有制下的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讨论取得了重大突破。党中央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述,吸取的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成果。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意义在于:一是突破斯大林的商品“外壳”论,明确了全民所有制的劳动产品仍是商品;二是突破社会主义经济非商品性的观点,明确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三是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明确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这一突破和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旧的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为新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当前经济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  相似文献   

12.
商品经济能否作为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我国理论界的观点不尽相同。有的从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认为商品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更多的则认为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从逻辑上说,作为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本质特征的,只能是为这一社会经济形态所特  相似文献   

13.
需要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1981年我曾提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见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构成与资本主义的价值构成的区别,在于C (V M)与(C V) M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和资本主义成本范畴的区别在于C与(C V)的区别。”这表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生产的特点和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改革的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验证。这种观点一旦确立,势必要引起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变化。因为商品价值构成是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的基因。这种新的基因,包含在作为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的商品中。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而且是扩大规模的商品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原素形式。但是,这种商品是社会主义的商品,而不仅是一般商品。社会主义商品正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细胞。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他在领导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精辟而又新颖地提出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其经济理论的科学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一直有着这样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调节,价值规律只是一种从属的规律,仅仅起着补充的作用.这种观点对实际工作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现在看来,仅仅把价值规律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从属的,起补充作用的规律,是不够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一直是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周期问题。这种否认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周期的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广泛存在。但是,在近些年,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事实和观点,且这一观点渐居主导地位。然而,在试图解释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学家中间存在很大分歧,有的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本质所有的,有的则把它看成类似于技术性再生产投资周期即自然周期或政治周期的结果。显然,这些都没有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本质规定性。本文的目的在于分辨经济周期的理论范畴,重申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应取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着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线、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衡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形式的标准等问题,阐述了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是指近年来,理论界有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产生着异化,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而且有经济上的异化。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还硬说它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这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使用的“异化”概念如何认识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看待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异化论”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异化论”根本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理由是: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决策者和理论家,从理论上曾对此进行过成功的研究和探索。他提出的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通过工业化过程,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对指导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尤其值得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将消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