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较高的工资替代率 ,城镇职工养老总额与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逐渐上升 ,因此 ,必须对我国的养老制度进行重构 :提高职工本人缴费数额 ,从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中“割一块”注入已退休职工和跨体制职工的养老金个人帐户。而改制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确保养老金基金保值增值 ;二是发展补充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三是要加强法制建设 ,确保养老金制度的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
论老龄化过程中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 ,改革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以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重构养老基金筹集模式 ,变部分积累制为完全基金制 ,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实现个人帐户“实帐化”,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并要加强法制建设 ,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上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从实际出发的、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纵观其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仍存在着较大的收支缺口。文章试图通过介绍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养老金的运筹情况,为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exam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the social insurance service system,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system and provides three reform suggestions.First,staffi ng levels of social insurance should bring about a dynamical ratio mechanism,which links staff number to the insured clients to avoid work overload or low service quality.Second,all of the expenditures of the service system should be a part of social insurance funds to completely avoid budget shortage.Third,in order to divide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and to separate supervision and operation functions,a national social insurance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instituted,and a vertical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with agencies at all levels.The social insurance service system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as"special public institutions".and reforming the institution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lastly,lengthening the use periods of farmland is good for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for its"guarantee effect",but a perfect mechanism of land transfer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premise.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学术逻辑在于突破“城市融入”的惯常认识,从“农村退出”视角,探讨农地制度与半城镇化的关系,并试图破解劳动力意义上的“人地分离”与保障意义上的“人地依附”这一矛盾。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可以分解为农业退出、城市进入、农村退出三个阶段。本文重新修正了托达罗模型,并构建了人口农村退出模型。基于调查数据,本文通过构建logit、截面门槛、双Probit模型,证实农地制度引致农村人口对土地具有依附效应,土地禀赋对农村人口的退出决策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俊辉  李放 《南方人口》2013,28(1):28-38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人住意愿也在发生变化。以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为例,运用Logistic旧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院的需求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满意度对养老院需求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生活满意度低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入伟养老院。另外,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的需求意愿还受年龄、个人年收入、健康状况、存活儿子数和存活女儿数的影响。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整合村组或社区中的多种力量,为农村老年人构建一个包含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科学预测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和养老院的需求意愿,稳步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机构事业发展;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合理引导农村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得出中国现在还不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人口老龄化,家庭赡养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及集体经济的衰弱,觉得中国又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针对条件不足和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其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实施中的一些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的情况下,农民明显存在养老、疾病和贫困风险。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明确以社会保险作为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建立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9.
汪然 《西北人口》2016,(2):75-81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作为一种全球性趋势正在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负担和成本,尤其是老龄化带来养老金的收支不平衡以及养老金模式的不可持续,给养老保险体系带来巨大挑战。而深层次的养老金危机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国家的财政收支、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以往的研究一般把养老金收支不平衡作为衡量养老金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仅仅注重财务、而忽视其安全、公平和信任等因素的分析不利于我们把握养老金改革的重点,也不利于我们对于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反思。本文从养老金的财务、安全、公平和信任四个角度去分析我国的养老金危机,并进一步提出了对未来养老金改革应该要注意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加速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城镇化进程。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交织影响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其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城镇,这将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应该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积极推进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城镇化,培育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以城支农的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就业以改善农村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有关养老保险新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善社会保障试点方案中在养老保险领域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 :首次明确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开管理 ;降低个人账户的资金比例 ,个人账户将只由职工个人缴纳 ,企业不再缴纳 ;明确提出建立企业年金 ,并首次明确了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和运行模式。试点方案仍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 ,如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个人账户的支付方式、“中人”的欠账问题等。试点地区应当在落实已明确的政策的基础上 ,对尚存在的问题有所探索 ,以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修订与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探讨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修订原因及新的措施。认为修订后的保险制度不仅细化了服务对象,减轻了国家负担,而且进一步将社区保健的服务主体转移到了政府以外的民间,从而为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实践也表明,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不只是有益于护理服务,同时也密切了社区联系,培养了市民的公共意识。日本的这些经验对中国解决高龄化人口问题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模式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主流养老、机构养老、旅游养老、迷你型家庭养老院模式的分析,揭示了现阶段中国养老模式的多维变化及未来养老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飞鹏 《西北人口》2009,30(3):29-34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关系到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与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的视角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划分为社会统筹隐性债务、个人账户隐性债务和未来隐含的个人账户隐性债务,并通过两个假设,利用逻辑分析界定了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责任主体(即资金提供者),并结合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明确了解决各类隐性债务时政府的相关责任和应发挥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15.
张腾 《西北人口》2010,31(6):29-34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照顾成为日本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2000年日本政府推出了介护保险制度①。该项制度至今已经实施了十年,效果显著,成为日本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推手。本文深入分析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机制设计,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用与经济效用给予评估,最后总结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浅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农村家庭养老矛盾重重 ,面临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逐渐过渡的问题。在统筹社会养老基金时 ,应考虑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问题 ,应由集体经济和国家负担部分转换成本。家庭养老以精神激励为主 ,但也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社会养老基金统筹可采用浮动制的收费办法 ,以弥补保费收缴水平偏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经历了长期的制度实践和政策调适.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制度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多数工业化国家也同样经历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养老保险发展历程.这对我国当前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二元分割走向统筹整合有着重要的经验启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城市农村双向推动、制度统分双层结合、时间序列上的分步渐进和空间层次上的梯度递进是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应遵循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邹湘江  吴丹 《人口学刊》2013,35(4):70-79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提高的速度全面超越了城市,这与当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使得农村流出人口平均年龄和老年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农村人口整体水平。流动人口内部在不断地"更新",年轻的流动人口不断替代年老的流动人口,从而保持较年轻的年龄结构,这种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口老龄化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00~2010年间,农村人口自然老化速度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影响从2000~2005年间的0.031岁/年增加到2006~2010年间的0.07岁/年;农村流出人口对农村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的贡献也从8.04%上升到16.91%,人口流动已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力。从人口流动的角度,需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解决如何让流动人口在城市沉淀下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春兰 《西北人口》2011,32(3):53-57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根本目标。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严重,具体体现在:基金需求加大、支出增加;基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个人账户"空帐"日益严重;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等。本文在对江苏省基金收支失衡分析的基础上,对基金收支失衡进行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为实现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例如: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减隐性债务;差别化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衔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企业职业年金制度 (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发展缓慢 ,主要是因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较慢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这一因素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了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进程。因此 ,在人口老龄化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负担过重的双重背景下 ,政府应将职业年金的制度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工作重心之一 ,解决好职业年金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