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三农”工作?9月19日。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围绕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关于北京“三农”关系的几点认识》为题撰文指出.在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大背景下,农业发生着功能性变化、农民发生着观念性变化、农村发生着由表及里的变化。这些变化着的情况正在说明“三农”已不是传统的“三农”,必须处理好以下九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夏仕应 《决策》2004,(4):22-25
“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04年3月14日,本届敢府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道出了与上届总理同样的心声。的确,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交付这一代人,社会的目光都投向了“三农”,8亿农民是人民政府无法回避的群体。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加速时期,弱质的农业何去何从?社会进程步入城市化阶段,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如何走向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真正把“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到实处,还要坚持“两增同步”,即做到农业增产增量、农民增收同步推进,这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那么湖北的农业发展状况如何,现阶段湖北农业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湖北农业有什么样的远景规划呢?“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农业部门又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期间采访了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2005年3月14日,在回答记者提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时,引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一段话:“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引用这段话意欲表明,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帮助穷人找到致富之路。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有利于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把“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述,这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跳出了传统的把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单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放到一起,统筹进行考虑,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最终落脚点。这个论述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展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欣  徐浩程 《决策》2009,(4):I0012-I0013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而在此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也正式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做好“三农”工作的任务更为艰巨.同时机遇也更加难得。怎样把中央的方针落到实处?结合湖北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需要我们切实地作好各项工作.来促进“三农”问题的有序解决和新农村的加速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2005年以前面临的改革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作为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该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为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但是近年来在城市改革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而且极有可能发生一场无法应对的政治洪涝。其实,现在谈论“三农”问题,已远远不是解决温饱问题那么简单。“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七、八亿人口,大约有一半…  相似文献   

9.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0,(24):M0001-M0001
温家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三农”问题始终事关全局。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的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抓好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特殊重要意义.毫不松懈地抓好今年的“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包涵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多个层面。“三农”问题的形成,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长期城乡分割和过度城市偏向型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结果。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其形成的历史性,寄希望于短期内通过单项的农村改革来解决是不现实的。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长期而不是短期地关注“三农”问题,从社会历史和国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北是个农业大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促进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务必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努力维护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农村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柳恒 《管理科学文摘》2012,(19):187-18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将贯穿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那么,“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者要经常思考和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政府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要经常思考和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实施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往后,农业的发展速度就像一个精疲力竭的长跑运动员,步履逐渐慢下来了。目前,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三农”问题的外部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5.
以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为标志,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同时,“三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余洋 《决策导刊》2006,(2):37-37
前些年,沙坪坝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要把沙坪坝区建设成为“重庆主城西部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沙坪坝交通战略的实施情况如何?加速沙坪坝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何?值此“十五”期末,“十一五”开局之际,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沙坪坝区政府分管交通的王余果副区长。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综合经济组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西部广大农村,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笔者认为,发展综合经济组织是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咨询》2004,(23):17-20
“十一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来解决,这是“十五”以来不断深入的农村农业改革实践得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白立功 《决策探索》2004,(12):45-45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的依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根基。保护和节约耕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文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如何联系实际.贯彻中央精神.以保护耕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之一,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业企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农业企业发展滞后,制约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如何促进农业企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