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5,(1):8
中国式CEO的立业之本由于中国社会商业环境的进步,CEO们面对的挑战有了显著变化。优秀的企业CEO,对内需要能够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对外能够为企业争取更广泛的合作。CEO们像是一群"带着枷锁的舞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尝试寻求新的突破:他们中有的试图打破地域的局限,在全世界更广阔的市场发挥企业优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14,(12)
正当今企业的重大课题是,过去的增长引擎失效,新的增长引擎未见。CEO们必须为此勤勉和负责。在寻找公司新战略方向、挖潜内部动力、探索商业与盈利新模式,以及强化产品研发等四大环节上的成效,都将考验CEO们的能力。如能完成上述四项使命,不仅放大企业影响力,也将提升CEO们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7年度CEO痛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种原因,CEO们的任期越来越短,而且绝大多数是被企业主动换掉的。这种职业危机意识的加重,的确令CEO们痛苦——就算CEO再尽责,如果老板不满意,也一样可能被炒掉。但因为如此,CEO就能不要老板心态吗?  相似文献   

4.
付雅萍 《经理人》2007,(10):116-117
《经理人》“2007年度CEO痛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种原因,CEO们的任期越来越短,而且绝大多数是。被企业主动换掉的。这种职业危机意识的加重,的确令CEO们痛苦——就算CEO再尽责,如果老板不满意,也一样可能被炒掉。但因为如此,CEO就能不要老枥心态吗?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CEO变更是由于代理人没有实现委托人对企业价值的预期,委托人以解除契约的形式来体现其约束机制的威力。为验证委托代理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前提假设,即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和企业价值低于股东的预期,构建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2005年至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CEO变更、A股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样本,依据样本企业价值和企业性质的不同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价值水平较高时,股东对企业价值的预期通常能够得到满足,导致股东依据企业价值水平变更CEO的可能性较小;民营企业由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CEO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一定成立,这两种情况均会降低委托代理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能力,因此仅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比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凡是取得辉煌业绩的公司,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治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或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是企业21世纪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CEO们成就企业,企业也会因CEO的丑闻而走向衰落曾经被索尼视为小弟弟的韩国三星电子,其CEO尹钟龙怀揣辞职信,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将曾经岌岌可危的三星带人世界500强,昔日的小弟弟成了索尼的强劲对手。在中国,CEO的名字往往就代表着企业,如张瑞敏就是海尔。  相似文献   

8.
石文桂 《经营管理者》2013,(25):139-139
本文剖析了试用期员工的特征及试用期员工管理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试用期员工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建议,旨在建议企业,一方面应针对试用期员工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管理,保证试用期员工的权益和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认清试用期员工管理面临的风险,并及时控制、规避,以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CEO开放性特征对战略惯性及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CEO开放性程度越高,组织越倾向于采取适应环境的动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组织的战略惯性程度越低;第二,CEO的股权拥有程度和自主权高低程度对其开放性程度与组织惯性之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即CEO持股水平越高则开放性CEO维持组织战略现状的动机越强,而CEO所拥有的管理自主权越高则越倾向于去打破组织的战略现状;第三,组织制度环境对CEO开放性程度与战略惯性之间关系同样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国企任职的CEO相对于家族企业任职的CEO而言,其开放性程度对组织惯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小;第四,相比于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战略惯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CEO开放性特征对战略惯性及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CEO开放性程度越高,组织越倾向于采取适应环境的动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组织的战略惯性程度越低;第二,CEO的股权拥有程度和自主权高低程度对其开放性程度与组织惯性之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即CEO持股水平越高则开放性CEO维持组织战略现状的动机越强,而 CEO所拥有的管理自主权越高则越倾向于去打破组织的战略现状;第三,组织制度环境对CEO开放性程度与战略惯性之间关系同样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国企任职的CEO相对于家族企业任职的CEO而言,其开放性程度对组织惯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小;第四,相比于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战略惯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楠  苏杰  黄静 《管理学报》2017,(8):1199-1207
结合高阶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一个权变的观点,即外部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受企业CEO权力水平和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并选取2010~2013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资助对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高权力CEO的企业,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对于拥有较高资源禀赋的企业,政府资助对其创新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CEO的组织权力、专家权力和所有制权力均对政府资助与研发投入两者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声望权力不具有调节作用;对于CEO权力水平高或者资源禀赋高的创业板企业,政府资助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建议政府资助政策可以适当向这类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针对以往CEO更换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ST公司新任CEO特征、高管团队调整以及企业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沪深两市2000-2010期间被ST特殊处理后更换CEO的11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T公司新任CEO的继任年龄、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过去未担任过CEO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短期绩效的提升明显好于过去担任过CEO的,内部继任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长期绩效的改善明显好于外部继任的,高管团队调整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新任CEO特征对高管团队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绩效下滑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企业选择和更换CEO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衰退企业CEO变革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敏  都兰军 《管理学报》2009,6(2):222-227
在企业扭转理论中,许多学者主张CEO变革是企业成功扭转的前提.这一主张基于3个基本的理论假设:①CEO变革可以提高企业运营绩效;②CEO变革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的变革;③CEO变革可以维持企业合法性,即维持企业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继续支持.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这3个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CEO变革的绩效假说并没有得到支持;CEO变革的合法性假说得到了部分支持;CEO变革的战略变革假说得到了显著支持.因此,在衰退困境中,企业变革CEO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更客观地认识企业衰退原因和现有战略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为符合企业实际情境的扭转战略.由此推断,衰退企业变革CEO的本质是改变企业的战略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4.
李薇  许晓冰 《经理人》2006,(8):40-42
老板,是很不好伺候的在一项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中,几乎超过一半的董事成员对自己企业的CEO不尽满意。但在代表经营权的CEO一边,也时常感到上层带来的痛苦。股东们要求太多,变化太多的时候.真让CEO无所适从。他们担忧的是,无法完成董事会高额的经营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于绍文 《经理人》2007,(12):37-37
缔造伟大企业,实现个人从成功到卓越,这是每一位中国CEO的梦想。 中国CEO心中之痒 在中国CEO们的心中,充满了对企业高速成长的渴望,对个人职业升华的追求!在当今剧变的商业环境中,CEO如何统领企业,应对挑战,稳健成长?如何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如何以传统文化激活团队新动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如何以全球化视野和前瞻性思维,形成卓越领导力?  相似文献   

16.
黎冲森 《经理人》2007,(9):100-104
没有人会喜欢痛苦,但又有谁能拒绝痛苦?遭受痛苦的企业CEO们常常没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所遭受的痛苦,更没时间去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减压。但现实又告诫他们:不能再视而不见自己存在或面临的各种痛苦了!  相似文献   

17.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1,(1):8
1优秀CEO应体现控制力企业管理明星们到底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事业巅峰?研究顶尖CEO的事业经历,我们发现,一些特别的技能与工作风格,在他们取得杰出的成就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兰杰 《经理人》2004,(10):44-45
中国的CEO们专注于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而更多的国外CEO们开始在中国积极寻求同高附加值相关的增长。今年,3份专项调查先后发布,先是普华永道发布其全球CEO调查,接着是IBM发布其全球CEO 调查,和德勤发布其“北美科技Fast 500强”CEO调查。这些调查无一例外都是针对CEO而进行的,虽然调查的目的不同,调查的结果各有侧重,但对中国的CEO们仍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黎冲森 《经理人》2006,(8):50-52
不少人对CEO们的“明痛”津津乐道,你可知道他的“隐痛”?“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一著名家电企业的主席曾对媒体表示。由此看来,做民企的CEO很难。民营企业中,一类是企业老板自任CEO;另一类则是职业经理人。在  相似文献   

20.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对近年来国内外CEO(首席执行官)们频繁更替的真实写照。在整个企业界,CEO就像“夕阳”一样,好景不长。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仅在2005年头两个月,就有195名大企业的CEO离开公司,几乎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两倍。CEO的更替不仅在频率上呈现加快趋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上升的势头。为什么有这么多CEO干不长呢?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CEO自身,二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CEO自身而言,职业操守问题是众多CEO“下课”的导火线。CEO集公司内人、财、物使用权于一身本来就为其假公济私提供了便利,在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