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汉语话题标记问题进行了讨论,修正了"有标记话题"和"无标记话题"概念,提出标记一定要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即应是形式标记这一观点,并根据汉语的实际归纳出六种话题标记,还对汉语话题标记叠用和同现及其功能进行了探讨.汉语话题标记是汉语话语结构中的一个特殊成分,对它的研究,为汉语话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觉.  相似文献   

2.
百年汉语外来词研究热点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来文化的负载者,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百年以来,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外来词的性质、分类、来源以及规范化等四个方面.文章拟对这些热点问题百年来各家各派的代表性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归纳与评述,以理清脉,概述真貌,为汉语外来词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个全面系统而坚实可靠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法学,那就是虚词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虚词研究就是语法研究的全部内容。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是汉语虚词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汉语虚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关于近代汉语的虚词研究,早在元代就已开始,历经明清,至20世纪上半叶,断断续续取得了一些成果。而近代汉语虚词研究的隆兴和繁荣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直至本世纪初,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离建立一部翔实的近代汉语虚词史所必须的各方面准备还有不小的距离。现在是到了该对近代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进行一番梳理、盘点、总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探索,分析研究教学的特点与规律.文中提出了:诱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特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民族语的迁移作用;要对少数民族学生传授汉文化知识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汉语研究的整体观,是基于汉语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科学的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汉语这一语言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及其历史发展的内在承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出发而提出的一个研究理念。提出汉语研究的整体观旨在强调把汉语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整体,把现代汉语与汉语史、普通话与方言、内地汉语与港澳台国语和海外华语,以及词汇学、语法学、语音(音韵)学等诸多分支研究,作为整个汉语研究系统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它们之间建立辩证的整体联系,对汉语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树立汉语研究的整体观,有助于拓宽汉语研究者的视野,认清现代汉语的整体面貌,把握汉语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完善汉语历史的研究,促进汉语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6.
隐喻现象是思维及语言的中心问题,而隐喻的机器理解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成为制约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技术发展的瓶颈,因此,隐喻的计算化研究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英语隐喻计算研究,汉语隐喻计算研究才刚刚起步.根据本体、喻体和相似性关系三者的认知结构,可以把汉语隐喻分为九种类别;在此基础上,隐喻网络模型的建构为汉语隐喻句的机器识别和分类算法提供了形式化方法;此外,从解决逻辑全知问题和隐喻的语义真值角度提出的汉语隐喻逻辑系统,则为汉语隐喻句的释义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需加强隐喻分类识别研究,建立隐喻属性知识库,构建汉语隐喻的认知类比描述与转绎系统,改造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并对面向隐喻的搜索引擎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7.
现代日本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特点是:以高本汉汉语音韵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传入为契机,进入一个多元并举的时代;新文献的不断发掘,构成研究的一些新突破;多学科介入,促进了研究的深入进行;"国语"与"汉语"两翼齐头并进,相互融合,相互发展,赢得汉语音韵学的更大生存空间.现代中国汉语音韵学研究崛起,不同程度地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永岛的分析也折射出人们对日本汉语音韵学研究严重问题的反思;浓郁的军国主义意识,造就了"畸形"汉语音韵学的实用功能,偏离了正常的研究轨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Hornstein最简分析方案来分析典型的汉语控制结构,发现其能成功解释汉语中典型的控制现象,避免了长期以来汉语控制结构研究中的一个大障碍--汉语限定和非限定的区别.同时,通过详尽地比较该分析方法和黄正德的广义控制论以及徐烈炯的词汇-题元理论的差异,发现Hornstein理论在汉语语言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对汉语控制现象的分析研究, 加深了对汉语控制现象的理解,如控制与PRO的关系,PRO与非限定句的关系,为汉语控制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9.
怎样迅速提高汉语作文能力一直是内地民族中学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在参加"中小学学科学习策略研究"的实验中,我们着重研究了学习策略训练与提高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作文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策略训练能够迅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作文成绩,并能迁移到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上.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缀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词缀研究的对象是汉语附加式构词.汉儒在注疏中已有所涉及.唐宋而下,尤其是清代,注释家们、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渐次深入.<马氏文通>以降,杨树达、王力、吕叔湘等先生厥功甚伟.八十年代迄今,汉语词缀研究进展更快,不管是汉语词缀理论的认知还是具体词缀的辨析都有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致仕制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官员年老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官员致仕制度多袭明制.但仍有其独特的变化和规定。尤其在晚清时期,统治危机急剧加深,对于年老官员的致仕问题,清朝最高掌权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致仕年龄的无定制和灵活性.以及致仕待遇的优厚性这两大特色在此时期表现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清代曾四次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臣阿克敦绘制的<奉使图>是关于古代朝鲜的自然和社会的图册,对古代朝鲜的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礼仪、民俗、民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清代中朝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致仕制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官员年老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官员致仕制度多袭明制,但仍有其独特的变化和规定.尤其在晚清时期,统治危机急剧加深,对于年老官员的致仕问题,清朝最高掌权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致仕年龄的无定制和灵活性,以及致仕待遇的优厚性这两大特色在此时期表现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占籍"一词,经常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文学著作及历史著作中。现代的许多学者认为"占籍"的词义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入籍",指的是"外地迁至新地,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事实上在明代初期,"占籍"是明代赋役黄册制度的一部分,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户籍管理制度。但到清代初期,"占籍"已经作为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并且广泛地运用到了对流移人口的管理。而这一演变过程是在明清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箴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产生于西周初年。这种文体成立的基础是所谓“官箴王阙”,是古代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箴的标准文本是从周初流传下来的《虞人之箴》。从那时以来到晚清,除战国时期一度“委绝”,代不乏作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箴体文由官箴发展为私箴,进而出现君箴。箴本是使用范围很小的应用文体,但从汉代扬雄开始,经六朝而至唐代,著名的箴体作品,大多出于文学家之手,他们往往把文学方法用于箴文写作,遂使箴体文获得浓厚的文学性,足有可观者。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也有一定的贡献。黄宗羲前期对戏曲持肯定态度,其戏曲观的核心是重本色当行、重情、重俗重真,是晚明戏曲观的延续;晚年则极力排斥戏曲。黄宗羲戏曲观前后的转变,与其前后期学术思想的转变有关。其学术思想的转变是由早年的明学转向后期的清学,其戏曲观的转变也与此相对应,由明人戏曲观向清人戏曲观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三位一体文明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中国古代社会可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时期.从传说时代到商代的远古社会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时代,其文明同其他古代民族并无实质性的差别.中国文明模式的形成是从西周开始的.从西周到西汉的上古社会是其经受第一次考验并得以正式形成的时期.从东汉到唐前期是其再一次经受考验并得以完善的时期.从唐后期到晚清是其定格与守成时期,同时也是它进入自足的封闭状态之时期.  相似文献   

18.
襄阳双沟镇是一个具有晋商历史文化典型性的古镇,其2014年新出土的《乾隆山西会馆碑记》为我们探究清代山西商人的行踪提供了具有“典型性”的历史资料,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清代山西商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清廷不得不寻求变革。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清末新政都将学习西方当成第一要务,直接导致了西学的兴盛、中学的颓败,国粹派应时而兴。国粹派是晚清重要的学术文化派别,不仅致力于宣传民族主义思想、复兴传统文化,还孜孜以求于对古籍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国粹派较早地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提倡并践行着文化遗产的保护。国粹派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多种多样,除征集、购买古籍外,还亲自访查古籍、示范编撰古籍,并将宣传和传播古籍当成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鉴于近代中国文化遗产流失严重,国粹派呼吁通过制定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清代女子上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女装是我国古代女装发展的巅峰之作,其华美的服饰在我国民族服饰中也独树一帜,清代女子上装更是对现代服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女装款式和清代女装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阐述了清代服饰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的经济、政治、满汉文化的融合对清代女子上装的变革所起的作用,以及清代服饰对我国现代服饰的影响,指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清代服饰对于现代服饰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