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劳动供给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差异纳入劳动供给要素的考察范围,定量评估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总量、有效劳动总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经济产出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有效劳动供给在达到峰值后的降速将快于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动,且更具波动性;在以有效劳动衡量劳动供给变动的模拟情景下,21世纪上半叶中国GDP增长率的降速将快于只考虑人口总量或劳动力总量变动的情景;若只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而忽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异质性,则有可能低估未来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伦 《西北人口》2014,(1):45-49,55
文章采用Leslie方法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及其年龄分布结构.据此预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根据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预测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计算劳动力供需缺口。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总量都呈现减少趋势,供给减少更快,2015年后,劳动力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面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缺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减量发展背景下,科学预测北京2021—2035年劳动力供需趋势对实现北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若保持当前北京户籍人口每年净迁入水平与外来人口规模,即在基准预测方案下,即使在劳动参与率逐步提升、劳动力素质逐步提升和就业需求弹性持续下降的假定下,劳动力供给仍将持续下降。在提高户籍净迁入与外来人口规模的高方案下,劳动力供给有所提升,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同时,无论是基准方案还是高方案,2021—2035年,25—44岁“黄金”年龄组劳动力规模都将持续下降,而45—64岁组大龄劳动力规模都将大幅上升,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将加剧。在此基础上,探索劳动力供需平衡实现路径,发现大幅提高45—64岁组劳动参与率是最为有效的提升劳动力供给的途径,同时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减少劳动力需求的有效途径。最后,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提出政策建议:供给方面,推动大龄劳动年龄人口与女性人口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加劳动力供给规模,同时,增加教育投入与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质量,全面提升劳动力供给效率;需求方面,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降低就业弹性,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安徽省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安徽省劳动力就业问题包括就业歧视问题、非公经济的不发展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问题等。要全面充分地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对症下药外,安徽省还必须正确认识处理效率优先与就业神话、政府主导与社会神话以及人口擎肘与经济神话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人口净迁入急剧减少、人才流失加剧、劳动力出现有限供给,政府劳动力政策出现偏差等现象,分别从贡献率与边际效应两个视角对人口迁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根据改进后的经济增长率分解法测算了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发现,1978-2013年,人口净迁入使新疆经济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核算理论与拓展的C-D生产函数测算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后发现,人口净迁移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可以提高0.24个百分点。量化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疆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人口迁入并不构成新疆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为经济发展带来了红利。  相似文献   

6.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劳动力要素供给、增加储蓄、带动公共投资等方面,说明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从高效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化劳动力配置制度,以及加大劳动力质量投资等方面说明如何最大化吸收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7.
杨雪 《人口学刊》2007,(6):9-12
目前,东北三省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比重最高的人口转变时期,关注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及其内在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必要。未来几十年内,东北三省劳动力供给总量表现为先上升,2010年将到达峰值,以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劳动技能人口分布不均衡,劳动年龄人口将面临老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道静 《南方人口》2005,20(1):57-58
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参与率是指有工作者和正在寻找工作者占相应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那些愿意在家庭之外工作的人口的一个重要而明确的统计指标。劳动参与率的大小往往与劳动供给曲线相联系。劳动供给曲线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模型,其中以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最为经济学所引用。后弯曲线是说明增加工资反而使劳动力供给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供给面看,实施“二孩”政策会直接扩大人口规模、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短期引起家庭储蓄水平降低;而长期则会对宏观储蓄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且年轻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需求面看,全面放开“二孩”会对消费产生拉动作用,但因住房支出的挤压,效果或许有限;投资会加速,但却可能加剧其与消费的比例失衡;人口变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我国基于人口红利的出口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劳动生产率方法和就业弹性法预测未来(2010-2020年)浦东新区经济高、中、低增长情况下,未来劳动力需求规模及人口结构。两种方法预测结论相互印证,浦东低速增长时,到2015年新浦东常住人口将达到435-47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达到130-170万人。在金融产业与航运产业的主导下,浦东新区将是进入新一轮增长中,将吸引更多外来劳动力人口进入。政府应当减少外来人口进入浦东的人为障碍,吸引相关产业的人才增加劳动力供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contains the selected results of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labor force resources in 27 European countries over the 2002–2052 period. The study presents a set of simulations prepared under various assumptions on target population size and selected proxy indicators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force structures. The concept of “replacement migration’’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expected deficit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the population and labor forc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ults are the basis for making gen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labor market policy strategies in Europ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ng-term plau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s. It is argued that only a combination of policies aimed at increasing fertility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together with reasonable-level immigration, can help meet socioeconomic challenges posed by population aging.  相似文献   

12.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与京津冀人口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对外地流动人口进入北京寻找就业机会产生了重要影响。2004年以后,北京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使一些行业遇到了用工难的境遇,但从劳动力需求结构看,有些行业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这种现实向我们提供一个信号,未来北京仍然是一个吸纳流动人口的重要城市。河北省是向北京提供劳动力的重要省份,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储备情况看,尽管河北省不可能向北京提供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但在近期河北省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相当大部分需要流向北京。一方面北京需要劳动力,另一方面河北省需要向北京转移劳动力,但现实情况是有很多因素制约了河北省劳动力向北京的流动,因此,需要从法律、制度、职业培训等方面拆除制约劳动力流向北京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13.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lombian Armed Internal Conflict (AIC) and fertility for women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when...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安徽省的研究,得出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劳动力供求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力供给总体上大于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将成为决定劳动力供求缺口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地区还存在农村科技人员的劳动力短缺的特征。根据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扩大劳动力需求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举在于,走农村产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此同时,农村科技人员的短缺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对人才资源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将成为 2 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 ,知识经济在主导的生产要素、经济发展的规律、财富的源泉、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更为重要的是 ,知识经济是依托人才资源发展的经济 ,具有人才资源属性 ,即它是人才密集、人才创新和人才协作的经济。因此 ,知识经济对人才资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爽 《西北人口》2014,(3):73-78
本文将以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数据平台,以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具有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核心指标,对劳动力资源整体受教育程度变动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从劳动力整体资源剖析到行业、职业视角切入,全景式地解读新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的数量变化和质量进展状况,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秀健 《人口研究》2006,30(4):12-22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PRCGEM)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均物质生活水平仍然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会不断下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维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正在努力完成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这一背景之下,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促进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将会促使我国劳动力资源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劳务市场。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外劳务输出,需要认真研究相关各国劳动力资源的未来变化趋势,及时掌握各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有关劳务政策新动向以及市场变化情况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劳务输出计划,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在增加劳务输出数量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吉亚辉  伍士邦 《西北人口》2009,30(4):126-128,F0003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形成了新的趋势,分析总结这些现状对当前全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具有一定的借鏊和指导。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俄罗斯政府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远东地区,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纲要和战略措施。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近几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了人口危机,导致劳动力资源短缺,这给中俄两国的劳务合作带来了难得的机会。加强两国的劳务合作,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俄罗斯国家安全和促进中国劳动力的就业以及中俄的边贸发展、提升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