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感物、会心、畅神构成了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感物是审美创造的肇端,会心是审美心理的超越,畅神是审美活动的结果.由此表明,古代山水诗除了"言志"、"抒情"以外,还应有"畅神"一族.由于主体创作心理的活动及变化直接影响到山水诗的意象创造及其美学效果,所以,准确把握创作中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古代山水诗审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审美趣味的欣赏和品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者本居宣长的"知物哀"论,一方面主张应该将物语故事从儒家伦理道德中解放出来,追求真实的人情、人性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使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把标尺对物语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衡量、定位。因此,"知物哀"论这一文艺思想便被打上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与之相对,"物哀"这一文艺思想却淡化,甚至舍弃了对道德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批量生产和标准化使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于是设计的审美问题便被提了出来。从功能为本到功能超越,设计的审美价值判断由对人的实用功能需要的满足走向了情感交流、生活理想和诗意追求等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满足。现代建筑设计中出现的不同流派对建筑设计审美价值的诠释与判断体现了人的审美活动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人类自然审美欣赏方法由三者组成,曰观物、格物与体物。观物乃以感官感知自然对象与环境的外在感性表象与特性,格物言以认知理性深入认知与理解自然对象与环境之内在特性与功能;体物谓超越人类利益诸求,以同情之态度体验自然对象与环境之内在价值、生存境遇和生态功能。观物乃自然审美之感知基础层,格物乃自然审美之认知深化层;体物乃自然审美之综合超越层。感知、认知与德性分别构成此三方法之要素。此三者由浅入深、相互结合,构成恰当、完善的自然审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切都是中间物”:鲁迅对宇宙与人生的终极追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宇宙与人生的根本观点。作为一种崭新世界观的"一切都是中间物"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在"链子"与"中间物"的关系上,突出"中间物"的本体地位和独立价值;从"一切都是中间物"出发,承认"偏至",拒绝"普遍、永久、完全";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环中突显"现在",在"天国———地上———地狱"三世中执着"地上",在有限的"中间物"中追求终极;"走",是超越"进化"与"轮回"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汉文学在朝鲜、越南的传播事实,论证了历史上汉文学在周围国家、地区文学中的中心地位;日本文学在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基础上,超越、创新、衍生出一个富有民族个性的文学。此外,文章还通过对"性爱观"的剖析,展示了中、日、印三国在审美向度、价值判断和伦理范畴上的差异,从而凸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哲学中的"器物"与"道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日常所见的"器物"与"道理"作诠释,认为中国哲学中说的"器物"与"道理"是统一的,即道在器中、理寓物内.因为这样,所以哲学家们可以以器喻道、藉物明理;反过来也可以制器证道、设物明理.而之所以能这样,在于古代哲学家有着万物一体、物我同道的思想,诸如这些,都表现出与西方哲学所不一样的特征,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庄子对于交流的障碍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要达到沟通,须走出个人本位的局限,摆脱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者,应从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和进行价值判断。在超越了本位思维之后,庄子达到一种"精神的四达并流"的沟通境界,他与天地万物精神往来,并为后人提供了一条突围现实、完成心灵超越的自我沟通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方移情学说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移情入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所形成的艺术审美境界是不同的。西方移情说偏重人的感情外射,即"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中国诗学也有移情入景,但并不止于人情外射于物,它还有因人的"物化"而对物情有志的同感,即情与物同,心物交感,情境交融。移情入景本身还包含了融景入情,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物我为一"的思想,是西方近代美学难以超越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人何以超越其生命的有限性,中外古典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稍有不同。西方哲学家是通过否定人的有限存在来寻求对生命有限性超越的解决,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则是从承认人的有限存在,并在人的有限性存在中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儒家和道家而言,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存在一些差异。儒家走的是“有为”式的超越之路,而道家走的是“无为”式的超越之路。事实上,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最终是一种价值的超越。这种价值的超越既可以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在今天仍有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审美意象与装饰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色彩 ,是一门追求审美意象的主观表现性的色彩艺术。装饰色彩的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产生 ,在审美情感的宣泄中得以升华 ,在心物遇合、物我交融的境界中得以表达 ,在精神之色与物质之色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得以体现。审美意象是装饰色彩之魂 ,装饰色彩的意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雪国>以其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一种日本美.作家以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挚爱,传承了日本平安朝的"物哀"精神.小说中对空寂的追求以及遍布小说始终的感伤、凄怆、悲凄和孤独等都凝聚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与美,这是作者审美情结的真实体现.我们在感受这种"物哀"精神悲与美的同时,会联想到中国古典诗学中所崇尚的"感动"、"感兴"以及"悲慨"所表现的以悲为美的审美理念.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悲与美所表达的同情和感动是相通的:在让读者领悟到悲与美的真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学特有的悲与美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学方法与形式的选择以及对学生审美要求的认识均存在偏差,导致教学质量不佳。通过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有机整合、变化与质量提升,使大学生形成开放性与宽容性的审美态度,有利于审美价值判断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个人理想和情操与提炼加工后的物象融为一体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诗歌而言,"意境"就是"诗境",它是通过"物境"和"心境"来表现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诗学所特有的理论。《雪夜林边停留》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同的批评家对它有不同的解读和分析,本文以"意境"理论并对照我国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来阅读这首诗歌,发现该诗在异域文化背景下依然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重新审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元伦理学以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被认为是价值概念的基础。以“是”为述词的判断形式和以“应当”为述词的判断形式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当代哲学的这一认识来源于休谟。但休谟是在一种道德文化转换背景下意识到这种区分的,当现代哲学家把它看成是价值研究的基本前提时,就取消了价值存在的本体,从而把价值看成是对主体自身态度的表达。新自然主义提出区分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认为价值与社会事实内在相关,我们认为,新自然主义的这一认识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得以实现的最终环节。文学文本存在极具张力的开放性空间,为误读文学接受中的审美启迪价值建构文学文本的审美视域和文化意蕴。历代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多维误读,不仅构成对文本永无止境的审美阐释视域,也为文本价值提升铺路搭桥。文学文本审美启迪作用,往往取决于它被"背叛"的程度有多大。文学接受中审美"发现之旅"的填充和误读的"背叛"性超越,使文学文本审美意蕴的"负氧离子"递进式增值和扩散状弥漫,更加鲜活地释放出文学生命的宝贵价值。因此,深刻认识误读的审美启迪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校园充斥了大众文化的种种审美现象,传统的通过书面文字进入审美之境的情形,已经被各种媒体的"界面互动"所代替。在这种时代特色的大众文化审美氛围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时代的风格、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文化特色、人文品味的审美价值追求,使大学生逐渐自觉到审美追求与人的成长的同一性内涵,即二者最终都具有实现人的自由性和创造性的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书写校园生活是儿童小说中的重要题材。校园空间浓缩了儿童生命形态,能够集中表现儿童的生活现状、情感困惑与生存真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儿童校园小说创作不断延伸题材意蕴的界域,这不仅表现在创作形式和表达手法的改变,还体现在对儿童主体的内化追寻。与建国期儿童小说所呈现的二元对立价值观不同,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校园小说创作在价值认同方面呈现出丰富性,而商品化时代也带来了儿童校园小说审美追求的新质。客观而言,儿童校园小说与儿童读者的情感交流依然缺乏打破壁垒的真实,在面对童年生存问题时的价值判断忽略了儿童的声音,在走进儿童阅读审美空间时缺乏恰当的满足。作家也许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儿童的思维模式中,但通过对"儿童本位"的坚守,成人与儿童仍可以实现精神世界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论运用刑事证据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的一系列活动是围绕着证据展开的 ,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证据的价值判断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 ,即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说 ,就现代刑事诉讼的证据理念和发展趋势来看 ,刑事诉讼证据应当选择法律真实为其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20.
体验之尤--兼及马斯洛、慧能哲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体验的生命本体论内涵为论述起点,阐释体验之生成对人生意义的审美性把握和对生命悲剧性本质的超越,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哲学家关于"体验"与人生意义的探讨--高峰体验与禅悟(涅槃),试图揭示审美救赎论的偏颇所在,进而基于实践论的观点,阐述体验对于生命本体的"灵魂唤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