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入主中原之后,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以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因此,统治者对《孝经》格外重视,从自身到国家政策都向"孝"倾斜,促使其在北魏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一方面,帝王大力推崇并亲讲《孝经》;另一方面,士人研究注疏《孝经》出现高潮。整个北魏社会上行下效,促使北魏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孝经》传播的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后汉书》、《华阳国志》等文献史料中所载的南方少数民族称呼与现存的中国古代民族官印中的民族称呼之间的关系,指出从这些官印上的民族称呼可以确知这些古代民族的存在,而这些民族官印是赐与少数民族领袖的,更证明汉六朝时期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着有效的统治,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的时期。建国之初朱元璋手订各种宗规祖训,提倡“节俭爱养,藏富于民”的艰苦奋斗精神,曾一度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景象。中叶出现了商品经济生产的萌芽,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西方科学技术也由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已渗透到中国。明代统治达到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高峰,极端的专制主义是空前的,其统治思想意识方面,程朱理学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明代政府实行许多强烈控制思想的措施,注重文化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使得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发展得更加缜密,为其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子骞 《新天地》2017,(9):42-43
地震,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按照《墨子》的说法,大约是公元前23世纪、4000多年前,舜统治的时期就发生过地震.而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夏朝也发生过泰山地震.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地震的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出现了多种由中国文人编选的韩国古代汉诗选集,明代文人吴明济编选的《朝鲜诗选》则是其中的第一部。《朝鲜诗选》收录了统一新罗至朝鲜宣祖时期的各体汉诗340首,体裁多样,内涵丰富。由于中国与朝鲜半岛同属于汉文化圈,文学关系密切、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朝鲜诗选》编选于明抗倭援朝的特定时期,是明朝与朝鲜时期文人通力合作的产物。因此,《朝鲜诗选》体现了中、韩古代诗歌及文化的交流与关联,同时为韩国古代汉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它的刊印也促进了韩国古代汉诗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从而使这部诗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史上,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曾采用过各种方式以选拔符合他们需要的统治人才。例如《礼记·王制篇》中曾提到“乡论秀士”,对人才进行选拔。而在《礼记·射义》中又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的记载,谓诸侯每年要向周天子选荐“人才”。这些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期,有过诸侯、官吏向君主推荐人才之事,至于当时是否成为一种完整的制度,当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它们的翻译问题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三国演义》中出现了许多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以诸葛连弩、霹雳车、麻沸散与木牛流马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探讨译者如何处理这些古代科技的翻译问题,为有效传递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梦溪笔谈》为基础,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基础原因,最直接的推动力——古代耕种农业生产方式。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自身的优缺点,在当代,重新认识古代科学技术,为改进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奠定思想基础,矫枉过正,更好地促进中国科学技术良性发展,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指以孔孟学说为主导的封建思想体系。二千多年来,孔孟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其它各种学说的扬弃和充实,最后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于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史学界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不搞清中国传统思想对科技的影响,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10.
动态     
中国现代史学家彭明教授来我院讲学 今年五月上旬,中国现代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明,应我院政教系邀请,向政教系、历史系的学生和部分教师作了《中华民国史专题》(北洋政府时期)讲座的报告。共讲《序论》、《中华民国的开国》、《袁世凯的统治到灭亡》、《皖系军阀的统治和衰亡》、《直系军阀的统治和衰亡》、《奉系军阀的统治和衰亡》六个专题。详细地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四十年北洋军阀从兴起到衰亡的历史,并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特点  相似文献   

11.
白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兰是我国古代西部一个古老的部族。在中国历史上,白兰虽没有正式建立过政权,但他在其它民族所建政权的统治下,前后绵延了近一千余年。中国史籍最早记载他的名称是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白兰为吐谷浑所统治,唐初吐蕃兴起,又为吐蕃所征服,一直到元代,白兰之名仍见于史籍。  相似文献   

12.
正确称谓中国古代社会,必须以其基本生产方式为依据。而分析《盘庚》篇人际关系,并无奴隶制痕迹。和西方奴隶制形成过程相比照,盘庚之所为刚好堵塞了中国古代社会走向奴隶制之路。商周时期,王侯占有土地,以租税合一形式剥削血族成员,以宗法组织进行统治,是和奴隶制不同的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应有一个特殊称谓,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占据思想界主流,而在经学中对现实政治影响最大的是以《春秋公羊传》为文本、以董仲舒为代表人物的《春秋》公羊学,它以《春秋》记载的古代政治事实为材料,以汉代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指导,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通过宇宙秩序、天人之际、古今沿革、中外关系、统治方式等问题的论述,为现实政治提供了基本的政治哲学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草原文学是古代北方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的语言艺术。由于上古时代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代草原文学主要见于汉文典籍的记载。目前公认的最早的作品是西汉初年的《匈奴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此后代表性作品有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歌》、《木兰诗》、《企喻歌》、《从军行》(宇文招),唐代的某些“边塞诗”和“敦煌曲子词”,宋、辽、金时期的某些文人诗歌、民谣等。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草原文学主要代表者是蒙古族文学。《蒙古秘史》和《江格尔》,《格斯尔》堪称中世纪北方草原文学的三大瑰宝。此外还有单篇英雄史诗、民间故事传说、祝词与赞词以及各民族诗人所创作的诗歌、词赋。明清以降,有赞扬蒙古族女中豪杰三娘子和满都海彻辰的诗歌和民间故事,有蒙古、满、汉各族诗人吟咏草原的诗篇,更有尹湛纳希的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并出现了不少叙事民歌、民间故事,尤以民间讽刺文学《巴拉根仓的故事》为著名。  相似文献   

15.
韩国不仅保存了相当多的中国古代典籍,也有大量古代高丽时期、李氏朝鲜时期所编写的汉文书籍文献,其中不乏中国古代小说方面的资料。本世纪早些时候,学者注意到十五世纪李朝时刊印的学习汉语用书《朴通事谚解》中记载了在中国早已亡佚的《西游记平话》的故事梗概,还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一段“车迟国斗圣”文字。这对人们认识中国十六世纪出现的《西游记》是一部“历史累积型”的作品,对人们研究《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八十年代末,旅法华人学者陈庆浩等人在汉城大学图书馆(奎章阁)藏书中发现了明刊陆人龙《峥馆评定通俗演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 ,有着极其辉煌的发展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为正统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代散文成熟于春秋战国 ,当时出现了以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为主体的第一个古代散文创作高峰 ,成功地记述传播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记载描绘了唇枪舌剑 ,刀光血影 ,纵横捭阖 ,攻城略地等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秦汉时期 ,出现了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的古代散文创作第二个灿烂的高峰。唐宋时期各家辈出 ,各领风骚 ,出现了一个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第三个古代散文创作高峰。这一时期的古代散文创作 ,呈现出风格多样 ,个性鲜明 ,题材广泛 ,…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劳动人民有着兴修水利、征服水害的悠久历史。远在两千多年前兴建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水利工程,便是历史的见证。这些驰名中外的宏伟工程,都出现在法家路线占统治地位的秦代绝非偶然。它雄辩地说明了法家思想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水利事业的发展。 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中国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法家是生气勃勃的。他们主张革新、前进,反对保守、倒  相似文献   

18.
西周后期是一个纷争的时期,在这时期里,《诗经》经历了对理想的美好社会的祝颂到挣扎、裂变时期的哀怨。《小雅》怨刺诗多出现于这一历史时期。本文试从"变风变雅"(或"变雅")的背景下分析《小雅》中古代先民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所言所感,并从中依稀看到的先秦诸子们高扬的理性精神在这一时期焕发出的淡淡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托勒密埃及是古代埃及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段统治相对于法老埃及来说是外来的政权形式,它的统治在法老埃及基础上又融合了希腊人的专制主义统治,从而形成了兼具东西特色的政权模式,经济上主要反映在国王的官僚机构对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等领域的管理上,体现出了一种垄断和专营的特点,这较之法老埃及时期的统治方式来说是一种更加严格的统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唐代法律,立法技术比较完善,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法律中的官吏任免制度、诉讼制度和审判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如何看待武则天破坏唐朝法制及武则天之后出现的开元之治,本文亦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