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对阅读舒适度的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刊拟调整版式设计。为方便作者投稿,现将投稿须知公布如下:1.本刊采用通栏排版,在参考文献及注释体例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具体如下:中文著作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5—76页。"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对阅读舒适度的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刊决定自2018年起改进版式设计。为方便作者投稿,现将投稿须知公布如下:1.本刊排版由双栏改为通栏。在参考文献及注释体例上,哲学、法律、文学、史学文章的参考文献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具体如下:中文著作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中文论文  相似文献   

3.
1987年1月,巴黎普隆出版社出版了祛国作家爱弥尔·左拉的遗作《调查札记》(Carnetsd'enquetes),这本书是作为该社《人世》(Terre Humaine)丛书中的一辑由左拉著作研究专家亨利·密特朗转授整理之后发表的,标题也是由密特朗教授命名,出版时使用了“未曾出版过的一部法国民族志”这一副标题。《调查札记》是一部有692页篇幅另加32页照片的巨著,卷首有《人世》丛书主编让·马洛里写的介绍和本书主编亨利·密特朗写的序言。《调查札记》是一部意外发现的著作,这表明左拉不仅是小说家,同时也是民族志学者。为了写出《卢贡-马卡尔家传》这部大型  相似文献   

4.
美国耶鲁大学副教授L.A.斯特拉维编著的《南明1644—1662》一书,最近已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继我国已故著名明清史学者谢国桢教授撰写的《南明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一书之后,又一部系统地研究南明史实的专著。全书297页,除书前的长序外,共分7章。书中有详细的注释,书末附有长达30页的参考文献目录索引,搜罗极富。书中还有17页  相似文献   

5.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及教科书体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这一热潮的回声,浙江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浙大哲学系万斌副教授等编著的《哲学原理》教材(以下简称《原理》)。《原理》的作者突破了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的传统逻辑结构,简洁明快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见该书第40页,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并在此基础上以认识论作为基本原则,构筑了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学刊》2012,(5):225
《浙江学刊》热诚欢迎大家赐稿,来稿须知如下:一、来稿必须为纸质打印稿。二、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形式,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统一编码,编码置于右上角。注释体例如下:布坎南:《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相似文献   

7.
苏联科学院哲学教研室组织编写、由B.?.莫洛佐夫教授主编、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概论》(全书共364页),是近年来苏联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著作中比较好的一本,值得一读.这本书作者们是为"已经熟悉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8.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王滋源编著《论语新译评述》一书,对《论语》予以注释与评述,很有新意。该书除《论语》原文外,由注释、译文与评述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中,以译文与评述为主,其中的重点则是评述,这种别具一格的著作,体现了作者多年来辛勤劳动与耕耘的成果。《论语》系孔子言行录,属于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为众多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浙江学刊》2013,(1):225
《浙江学刊》热诚欢迎大家赐稿,来稿须知如下:一、来稿必须为纸质打印稿。二、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形式,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统一编码,编码置于右上角。注释体例如下:1.布坎南:《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5页。2.郝铁川:《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若干消极影响》,《法学评论》2001年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著作经常用“子”来指称谈话的对方。这种用于对称的“子”(以下简称为对称“子”),历代学者都释之为“男子之美称”或“男子之通称”;《马氏文通》独创新说,认为它“每用如代字”,是代替“尔”“汝”的代词。现代语法学家则否定马氏的说法,延用传统观点,明确指出“子”是尊称,是名词。例如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三二八页中就写道: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举例中就有对称“子”例;又如郭锡良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也说:“子”是名词,不是代词,当它被用为‘汝’的意义的时候,只是借名词为尊称。”(见该书第三六五页)  相似文献   

11.
《环境社会学》(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是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饭岛伸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的著  相似文献   

12.
读《越国文化》有感梁白泉这几天,读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由方杰主编的《越国文化》一书不免有很多的感想,略抒浅见。首先,是作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纪念越国建都2485周年而编著的《越国文化》,选题及时、正确,填补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符号学正在日本崛起,并有流行之势,以致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年鉴和杂志特别介绍了符号学的新动向。如《现代之眼》杂志(1982年2月号)把文化符号学列入正在兴起的新学派之一,并登载了评论家宇波彰介绍符号学的文章。符号学流行的主要标志是有关著作的出版物犹如雨后春筍。例如,新近出版的译著就有:乌姆贝尔托·埃柯的《符号论》(岩波书店)、斯捷潘诺夫的《符号论》(劲草书房)、罗兰·巴尔特的《文学符号学》(三铃书房);由日本学者编著的论著有:山口昌男主编的《符号论解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 ( 1999年 ,汉堡 )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 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 (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 ,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 )的书评。文中对洪汉鼎这部合著评价较高 ,认为它超出了目前在德国出版的同类性质的著作 ,是“一部可堪称典范的导言式著作” ,它“在德文图书市场上对于那些想接触中国哲学的人目前将是最好的指南”。现将此书评译成中文刊出  相似文献   

15.
“教授”职称,始于何时? 近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专著,或含糊其词地说:“汉代大学教授通称博士”(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页94)、“太学的教授称博士”(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史简编》页29)。依此,能说汉代已有教授官了吗?当然不能。所以,同样一个意思,在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就用了另一种表达方法:“汉代官立大学的教师叫博士。”(见该书79页)。把“教授”与“博士”联系起来,推本溯源,似受到王国维的影响。王氏在他的《汉魏博士考》一文中写道:“汉博士皆专经教授,魏则兼授五经。”(《观堂集林》卷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中文系副教授李竑参加编著的两本中学语文教学法著作:《新编中等学校语文教学法》(司君恒主编)、《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训练》(鱼浦江主编),均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8年8月出版,已在我校和各参编教师任教的学校开始使用。在前一本教材里,李竑编写了第十一章语文教真的运用,近三万字,详尽地论述了各种语文教其运用的意义、运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代以来,尤其是七十年代后,港台地区随着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文论和著作的涌现,有关茅盾研究的文章也续有所见。港台地区对茅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成果都是一些资料和单篇文章,还没有研究专著。本文引录的资料主要见诸已出版的七种书中:苏雪林的《文坛话旧》(1967年3月台中文星书店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赵聪的《五四文坛点滴》(1964年6月九龙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和《现代中国作家列传》(1975年10月香港中国笔会出版,后改名为《新文学作家列传》,1980年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周锦的《中国新文学简史》(1980年5月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司马长风的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哲学问题》1978年第2期介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迪茨出版社,1976年出版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941页)一书.该书是由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社会科学院编写的(E.哈恩主编),是东德第一部独立、完整、系统而全面地论述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979年10月13-14日(合刊)刊登的这篇文章,评论的是爱德华·海厄姆斯的著作.该书系塔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4页.现将书评主要内容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前定宜庄曾发表过口述史著作《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近来她又出版了《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并合作主编了《口述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在内地众多涉猎口述史的学人中显示出她特有的实践性.她治史不囿于案头,而多有田野与文献的互动,如她主笔的《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即是一例.这里,我们尝试以《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为主写些阅读后的感受,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