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在现代世界的败落与凋零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现代命运却不能完全遮蔽儒学所曾经拥有过的辉煌。正如日本东京大学岛田虔次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华裔学者杜维明教授等一再指出的,儒学在历史上不仅曾经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因此,作为既具有独异特质又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文化主流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西古代城市起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将依据考古材料,对中国、西亚和欧洲古代城市的起源做些比较研究。一、耕种农业是城市诞生的经济基础现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大都出现在新石器时期,都诞生在耕种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西方学者将耕种农业的兴起称之为“农业革命”。耕种农业使人类控制了自己的食物供给,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总量,使人类能够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剩余粮食。而更多的剩余粮食刺激了分工的发  相似文献   

3.
<正> 如何科学地处理中西文化关系,即正确对待西方现代文明和中国的文化遗产,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对此,人们以往的态度是,要么把中国看得一切都好,西方的一切都坏,因而采取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错误态度和方法;要么走另一个极端,西方的一切都好,中国的一切都不如西方,“西方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采取民族虚无主义,搞“全盘西化”.这两种错误的态度和作法,都曾给中华民族带来很大的不幸.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张玉兴先生的大作《明清史探索》由辽海出版社出版了 ,这部近百万字的著作是作者近 3 0年明清史研究的结晶 ,十分宝贵。《明清史探索》,顾名思义 ,有一种探赜索隐、寻幽访胜的意味。细读此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是一部在理论和史实上都有突破性贡献的高水平著作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清史理论的研究上 ,他的贡献是对明清易代之际的忠贰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正确评价。在本书中 ,玉兴先生利用相当多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明清之际 ,因缘际会 ,在中国政坛上出现了两大引人注目的政治群体。一个是坚持拥明抗清的忠义群体 ,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无意于对中西悲剧作价值判断,事实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中西文化各自有其特性和优缺点。本文意在比较中显示出我国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特征,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哺育滋长我们的民族感情,哪些沉淀已成为包袱,阻滞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若问:为何从悲剧入手?答曰:因为悲剧比其他文学样式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情绪,调动人们的审美经验,产生严肃而崇高的审美感受。因而,悲剧最集中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 中西悲剧的产生为何相差近两千年? 西方的悲剧,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就繁荣了,那时,雅典每年举行戏剧竞赛,并  相似文献   

6.
郑州商城在古代文明史上的历史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 《江汉论坛》2004,(8):95-98
从1955年始就发现了郑州商城.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于郑州商城的面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更推进了对郑州商城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有关郑州商城的大量考古资料来看,郑州商城不仅是一座商代前期的重要遗址,即使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古代城市发展史的研究上,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郑州商城在古代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55年始就发现了郑州商城。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于郑州商城的面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更推进了对郑州商城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有关郑州商城的大量考古资料来看,郑州商城不仅是一座商代前期的重要遗址,即使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古代城市发展史的研究上,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整体的发展和重新整和,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的中国已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崭新的政治制度正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巨大的动力资源。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看来又不是仅仅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能解决的(当然,经济进步是最根本的),相反,却成了经济继续增长的障碍。于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似乎又回到本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们发现并为之呐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上开始萌生,就受到了歧视和贬抑。长期被看作“小技”、“末流”,而为正宗的诗文家、理论家所不齿。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古代小说仍然不时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如有的论者认为中国古代小说都是“章回体”,“有重视讲故事的特点”,因而是“原始的、落后的、属于幼年期”的作品,不及那些“抒情的、表现感受和情绪的文学”。还有的论者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忽视典型创造,人物多是类型化的扁平人  相似文献   

10.
美术题材是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由于创作主体在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因此,中西古代美术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作品的意蕴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艺术家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注重自然寻求超越的审美追求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别发达的根本原因。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美术传统的影响和文艺复兴思潮的推动,以人物(包括人体)、社会生活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当代的艺术家应从古代艺术的宝库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仅注重题材选择,更注重作品意蕴的开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高贵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西主流人性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年 《船山学刊》2001,(1):123-126
一、古代中西主流人性思想的比较 本文根据人性思想涉及到人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划分比较。人的关系,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人性与经济、政治,人性的变化等方面。这里所比较的主流思想,指那些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跨度时间比较长或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时间范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认定中国古代主流人性思想为古代儒家人性观。在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学是一门显学,到汉武帝的时候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其“人之初…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历史教育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借鉴与学习外国在历史教学上的成功做法,提高我国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就成了历史教师的迫切任务。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所著《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编撰和出版《中亚文明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事业。这个大型研究项目是国际间尤其中亚国家间学术合作、交流的范例。在这个项目之前 ,教科文组织曾组织编撰、出版过一部《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 ( 1 968年 ) ,当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费德里科·马约尔在《中亚文明史》所写的“序”中 ,称赞《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是一部“世界性的历史巨著” ,这是教科文组织早期的一项重大举措 ,“旨在大力宣扬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历史的特殊贡献 ,加强他们对集体命运的意识”。在此之后 ,紧接着又计划了一系列的区域性出版项目 ,包括《中亚文明史》…  相似文献   

14.
赵益 《文史哲》2020,(1):123-132+167
中西文献传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特色不同。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考察中国古代文献,可以发现其历史特色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第一是具有独特的连续性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书写系统独一无二,文献书面语一以贯之,从而使文献成为文化连续的核心因素;第二是文献整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稳定,始终遵循着其内在规律发展演化,反映出中国思想原则对文献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第三是"印刷资本主义"晚至近代方才出现,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是以精英文献为主,通俗文献仅扮演沟通大小传统的角色,二者合力,加强了古代中国"古典共同体"的持续稳固。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堪称周代北方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楚辞》是一部收录战国及两汉楚辞体新诗的诗歌专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以屈原的作品而论,堪称战国时期南方长江流域楚文化的卓异楷模。它们以其优良的“风骚”传统,在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光辉典范作用。然而,对于中国文学这两大源头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既有南楚本土固有文化的哺育,又有以《诗经》为代表的的北方中原文化的沾溉,《诗经》影响《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与孙中山研宪蓬勃开展相并行,宋庆龄研究也欣欣向荣。未庆龄传记、年谱、论文、图片集纷纷问世,呈百花争妍之状。盛永华同志积多年辛勤研究之成果,汇成<宋庆龄论》又以探索宋庆龄思想和实践的有创获的新著而引人注目。把孙中山和宋庆龄紧密联在一起研究,是本书的一大鲜明特点。诚如作者开头所指出药:“在长夜漫漫的旧中国,宋庆龄和他的导师、战友、同志、伴侣——孙中山,宛如黑暗天幕中的一对‘双子星座给灾难深重的民众带来希望、信心和力量”,“当其中一颖巨星报落后,另一颗星辰依然高是天际”,“照耀着民众的长期的、…  相似文献   

17.
《中西小说比较》前言饶子自从1827年维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采用“比较文学”这个名称到现在,已经过去166年。如果从英国学者波斯奈特1886年发表第一部关于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比较文学》算起,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比较文学的研...  相似文献   

18.
戏剧美学研究的新突破──评《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陈水云彭修银博士的新著《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有关中酉戏剧美学研究的力作,它在过去比较戏剧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如下新的突破:第一,将戏剧美学放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比较中...  相似文献   

19.
刘家和 《河北学刊》2008,28(2):93-96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20.
探寻历史的通解——评《中国历史通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曾经慨言 :当今之世 ,通史越编越多 ,而通史家却越来越少。近日 ,得读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11月版 ,以下简称《通论》) ,不觉双眼为之一明。这是历史学界近年来在中国历史通论方面不多见的独创之作 ,其中凝聚着作者数十年来全面而深入地对中国历史进行思考的理论结晶 ,蕴含着一位真正的通史家对中国历史独到的体认和深刻的反思。一自从 2 0世纪初叶历史学的现代意识确立以来 ,历史的通解 (马克思主义史家曰历史规律 )即成为历史学界众目仰望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提法各有不同 ,但从梁启超到郭沫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