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入研读<文艺报>,我们可以发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无论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还是简单地等同起来,都无法充分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文艺管理体制、文学表现对象、文学创作方法、人物形象设置、文学遗产的借鉴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十七年"与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复杂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学研究也必然会受其影响,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就目前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很高成就,在对"大数据"使用方面也有较为充分的准备.相对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对"大数据"时代的反应较为迟钝,尚无理论上的思考和准备.但无论怎样,"大数据"给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是无法抗拒的,必将给这一学科的研究带来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15日至17日,由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多方面决定着现代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形色色的"进城"问题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贯穿性主题.本文分三部分,分别从长期性、曲折性、深刻性、复杂性、现实性、紧迫性着眼,择要论述这一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各阶段、各层面的表现及其现实意义.指出:无论是从政治一经济层面看,还是从伦理一美学层面看,"进城"都为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为中国式市民社会的形成,为新的社会道德、信仰、伦理、美学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根本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它突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它开拓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惯性视域,强化了文学研究的开放性和伸展性;它淡化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观念,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文化研究"也还存在着如何转化、如何批判和如何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出发并结合语言符号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及相关称谓进行了论析,认为它们的"能指"所表示的共现复合不具有惟一确定性和不可再现性,无法明示该时期中国文学之特质,宜用"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来指称该时期中国文学.该指称同时蕴含着一种理论模式和一种历史视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纂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阐释的强行进入,实际存在着多种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如十七年、"文革"和新时期等等.该文试图从当代文学与80年代语境的关系人手,从四个方面重新理解当代文学在这一阶段"转型"的形态、矛盾和表现.作者认为,在"新时期",如何接受"十七年"、如何转换文学批评阵地的功能、改变文学生产的方式以及如何看待翻译的政治等问题,都将会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0年代中期以后,现、当代文学命名及分期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书写形成了"整体观"与"断代式描述"并行的格局。毋容置疑,整体观是发展趋势。目前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可行的最有效的命名,至于分期,则以模糊处理为宜。建议将现有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9.
所谓"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这一概念的生成是多种历史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合法性不断遭受着挑战,"当代文学"的名称、归属、"当代文学史"的书写等问题都成为了学者们质疑讨论的对象。有学者指出"当代文学"应仅用来指近十年的文学,之前的文学内容划入"现代文学"范畴;有的则认为"当代文学"应当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概念,指当下、当前的文学;还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用"现代中国文学史"来取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学中,敢于不惟传统、以各种方式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另类女孩"一下子多了起来,并进而形成热势。而其独特鲜明的文学形象特质的形成,又是与中国民间另类文化传统和西方(欧美)现代文化思潮的双重影响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 ,成为了学术的基本权力。 2 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向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嬗变演进 ,决定 2 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 ,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 ,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与狼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写狼崇狼的出版物,掀起了一股探索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生态文学热潮。当代文学中出现的这股狼文化现象,尽管有不少人为夸饰的成分,但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人们既定的价值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预示着文学在生态观念的影响下将产生结构性的变化。《怀念狼》和《狼图腾》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它们对狼文化、狼形象、狼书写所作的探索,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生态文学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为文学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及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协调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早期力作,它既标志中国比较文学新的开端,也标志鲁迅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熟;鲁迅既有全球意识、世界文学的理念,又有跨时空的中外浪漫主义诗歌的平行研究;在比较文学理念和方法论及具体实践方面,《摩罗诗力说》都有卓越建树。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学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 ,延续了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范式变革。为了保持对新时期文学的阐释有效性 ,当代文论较多地引进西方文论 ,从而形成了异于中国传统文论的新的范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当代文论生成语境和不同范式的文论与文学间的互证互释规律的分析 ,检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之可能性 ,提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是当代文论话语策略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6.
"人民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文艺范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观的理论创新,是有别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新的创作导向。通过对"人民"这一概念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人民文学观的生成和发展,进一步揭橥人民文学观的当代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了文艺发展的需求,更在于对现实、社会、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繁华 《南都学坛》2004,24(1):56-62
没有现代文学就没有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在建构过程中所不断滤及、遴选以及建立起来的关于文学史的规范,同样在当代文学中得到了继承。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已经建构成一个学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但一套相当完备的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也同样是指导当代文学的理论。战争年代,一切为了战争的思想在文艺界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于是,文艺艺术从语言到形式就出现了一个如何把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转译"为革命的政治内容和通俗易懂的形式中来的问题。进入共和国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造出适于中国革命特点的民族形式,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大特色。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一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作家在不断的滤及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在我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学思想史的兴起还是晚近的事情 ,所以这一学科目前仍然面对一些尚未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例如何谓文学思想史 ?文学思想史从发生学上是如何产生的 ?文学思想史与社会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文体"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语境中是一个涵义多重的复合名词,它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元概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的起点。一直以来,学者们试图给"文体"一词一个在中国语境下的科学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里的"文体"是文学作品的体制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了文学类别、文本体裁、篇章体制和文学风貌等范畴。从逻辑关系上来讲,这四个范畴中,前三者是一个逐级层降的等级关系:文类是文体的宏观范畴,体裁相对于文类来讲是文体的微观范畴,但是相对于篇体来讲又是文体的宏观范畴。"风格"则是前三者在不同层级的审美精神体现,而"类→体→篇"和它们各自的风格都是文体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