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巍 《职业时空》2012,(5):83-84
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以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不失时机地将社会救济尤其是城市社会救济推向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救济制度,促进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是民政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适应形势的要求,1994年上半年,青岛市民政局重视并加强了城市社会救济的改革,组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本地社会救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我市市区困难居…  相似文献   

4.
矿山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生产行业,其税费政策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兴衰,本文通过我国现行矿业税费体系分析矿业税费现状,对矿业税费现存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进行现行矿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党基层组织,乡镇领导机制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因此.不断加强我国乡镇领导水平,提高乡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晖 《现代妇女》2010,(6):118-121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尽管家庭暴力受害人并不仅限于妇女,男性和儿童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受害人,但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最为普遍、最为严重。本文分析了家庭暴力具有的与其它暴力伤害行为所不同的特点,探讨了家庭暴力认定难、制裁难、受害者起诉难、取证难、寻求救助难等问题,以及对家庭暴力展开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论中国城镇失业人口的社会经济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并有增加之势。一般而言,失业人口的消极社会经济后果要大于其积极作用。失业人口的消极社会经济后果主要包括消极社会后果、消极经济后果和消极心理影响三种。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失业人口的适度存在对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积极、重要的作用,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积极作用,这与传统的或流行的将失业人口视为洪水猛兽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当然,文章也不忽视中国城镇失业人口大量、长期存在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不利的影响,并也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乞讨问题由来已久.今天政府在居民社会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也和昨天一样从未带来应有效果.这里有一系列的原因.首先最突出的问题是计划拨款,根据社会经济和法律调节俄罗斯乞丐人数增加的款额.其次是缺少一批授予毕业证书的专家,即能够给贫困者以有效帮助的社会工作者.最后是我们今天实施的居民社会保护制度本身正处在一个形成阶段.因此,研究历史经验,解决该问题就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文中试图述说社会救济制度的各个发展阶段,即从20世纪开始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居民社会保护问题成为国家义不容辞的义务的时期为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关于“失业保险期满无法重新就业的职工,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按照规定发给社会救济金”的精神,《中国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民政部的统一部署下,对哈尔滨、齐齐哈尔和成都三个城市的企业破产和失业职工生活状况,作了初步的调查。现根据以上三个城市的调查,就失业职工的社会救济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现阶段失业职工的构成何为失业?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规定,凡符合以下四个条件者即为失业。第一,没有职业;第二,在劳动年龄以内;第三,有劳动能力;第四,有就业要求。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状…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救济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制度要求在我国,现代社会救济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这一制度的工作目标,是以全社会贫困者为对象,它的受益者应该是覆益全社会以“最低生活标准”维持生存的贫困家庭和个人。一般说来,建立一项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新制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体制的转变。因为,管理体制的转变,就意味着管理观念、管理规则、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管理体制内在的运行机制,全部要按新制度的目标要求,实现全方位的转变。可以说,管理体制的转变,虽然不是实现新制度目标的唯一因素,也是决定…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李春玲近十几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给个人和群体的社会流动制造了广阔的空间,而个人和群体的社会流动又正在促成社会结构的变迁。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阶层流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市场过渡...  相似文献   

13.
通过社会流动达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潜在能力,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社会流动率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流动一般可分为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代际流动、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等。本文着重分析我国自改革以来由于所有制结构、阶级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社会劳动力的变化和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改革前中国的社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改革的第30年。改革以前,中国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呢?回顾一下这个问题,对于认识中国改革是必要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以前,中国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了国家计划。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20多年。这个体制在改革初期的状况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社会救济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与实施已成为历史之必然。本文针对社会救济法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效力、法律范围、调整机制、资金来源等问题阐明了作者的一家之言,望能通过广大社会工作者的共同探讨,使社会救济工作早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城镇社会救济工作的状况,特别是我国西南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政救济对象的救济情况及生活水平,近日,我们赴银川、兰州、天水、成都等地作了一些初步调查,和省市民政厅局以及街道、居委会的干部进行座谈,就社会救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现将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民政救济对象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一般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据四川省介绍,全省现有城镇人口1600多万人,省调查队1994年调查,全省最低收入的家庭约有44元户、160多万人,占城镇居民总数的10%左右。而在这些低收入家庭中…  相似文献   

17.
叶霜 《现代妇女》2014,(5):123-123
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具有"不合群"和"不实在"的特点,笔者认为,正因中国社会具有"不合群"的特征,故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中国文化具有"不实在"的双重属性,其"不实在"中恰恰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结合对"不合群"和"不实在"的新解,笔者简要指出当今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此提出法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正理论领域一直以来充满着争论,这是由于社会公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哈耶克、罗尔斯、诺齐克等人和后来兴起的社群主义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用社会公正理论视角下的过程公正与结果公正两个角度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体制发现,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在过程还是结果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公正现象,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医疗保障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地方化特征明显的医保决策体制。这一体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适应了医保发展初期制度扩面和有效管理的需要。但是这一体制导致的医保制度、政策的地方差异,不仅引发了很多问题,而且难以适应医保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改革的方向是提高医保决策重心,规范各级政府医保决策权力,建立统一的医保国家制度。当前正在推进的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是对医保国家制度的一个初步设计,值得关注和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会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城市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救济金支出在九十年代的变动分析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实施进行一点探索。一、贫困人口、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人口是指无法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低于社会公认的一般生活水准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贫困总是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落后联系在一起,因此,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或者说经济发展的总水平低下是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