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主要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呐喊》、《故事新编》、《彷徨》、《朝花夕拾》、《阿Q正传》。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以他在临死前还在写作。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07,(12):124-124
鲁迅先生的大作《阿Q正传》是在北京《晨报》副刊边写边连载,副刊的编辑孙伏园因此而与鲁迅先生接触频繁,过从甚密。先生逝世后,孙极为悲痛,便用先生著作中及先生所主编过的刊物名缀成一挽联,以表达自己无限哀思: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鲁迅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学术的思想和文化标志.如果我们要了解和认识鲁迅,接近鲁迅的本体,感受作者的灵魂,还是应当从文本出发去体味鲁迅的灵魂.尤其是他的小说,备受人们关注,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就有《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和《药》. 小说往往以情节叙述取胜,所以学生往往会因故事的情节而忽略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造成这种原因常常是因为学生在阅读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鉴赏思维,找不到分析的切入点,而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则显得至关重要.笔者以《药》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些难点.  相似文献   

4.
宛梆是个稀有剧种,内乡宛梆剧团更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专业剧团,被誉为"天下第一团".1998年由内乡宛梆剧团根据内乡县衙史记资料改编的历史故事剧《三院禁约碑》,被市文化局定为代表南阳市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参演剧目.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正献在鲁迅坟前的一束鲜花鲁迅走出课堂,走下圣坛,却走进冷暖人间。讲诉时代孤独者横站文坛的爱恨情仇……"房向东鲁迅研究文集"共六本,分别是《太阳下的鲁迅——鲁迅与左翼文人》《新月边的鲁迅——鲁迅与右翼文人》《"立人"与"立宪"——鲁迅与胡适》《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被污蔑被损害的鲁迅——鲁迅去世后对他的种种非议》《鲁迅这座山——关于鲁迅的随想与杂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精装,总订价348元。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长安十二时辰》成为网络热传的"安利剧"。在这个故事里,唐朝的长安城将在一天里被毁灭,主角们必须在十二时辰(24小时)内拯救长安。于是,我们仿佛跟着他们,经历了危机重重、惊险万分的24小时。其实,这部剧里也包含了很多传统的养生哲学,在看剧的同时,对这些有所了解,对健康养生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最近,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周鸿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与河南大学教授石发亮合著的长篇文学评论专著<阿Q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约20万字).此书是周、石二人反复商谈、切磋、修改20多年的产物,对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剖析,比较深刻、细致.这本书由国家出版总署原署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同志作序.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贵刊束学山《为何爱看帝王剧》(2002年第2期),憋不住要说几句早就想说的话。 束学山先生所举的有很高收视率的一连串封建宫廷剧,都是以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这样的题材给人以新鲜感,不为人们所熟悉,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记得在香港时,亚洲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在为某青年学者诗学论著所作的《题记》中说:"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文心雕龙》的研究也被尊称为“龙学”,属于学术界的显学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捧杀",《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捧杀"就是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堕落、失败.不过,关于"捧杀",最经典的用法,还是当属鲁迅先生.他在《骂杀与捧杀》中说,自古以来,杀人的方式很多,诸如明杀、暗杀,而至于"捧杀",当属暗杀的大范畴,只不过"捧杀"比一般的暗杀来得"甜蜜"而已,大可称之为"温柔的一刀".所以,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手握实权、地位显赫的领导干部,应当特别警惕被"捧杀".  相似文献   

11.
最佩服毛主席的外交战略思想黄华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党员,很早就对毛主席十分敬慕。1936年7月,黄华和斯诺相约去陕北后,途经西安逛书店时买了本刚出版的进步杂志,里面有鲁迅先生1936年6月9日写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鲁迅赞扬毛主席的"各派联合一致抗日"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印发性公文、转发性公文、批转性公文统称为印转类公文。这类公文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发文机关,文本结构相对复杂,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过,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下面举几种常见的失误加以说明。一、错把被印转文件当"附件"在印转类公文中,错将被印转文件当作附件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高层行政  相似文献   

13.
真假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段文坛佳话兴味盎然、意蕴隽永:郭沫若和茅盾都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先生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5.
阴柔人格     
房向东 《领导文萃》2009,(17):130-131
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 防被欺。 自称盗贼的无需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而已集&#183;小杂感》)  相似文献   

16.
帽子杂说     
正曾读杂文家陈四益先生所写《"帽子"臆说》一文。在该文中,陈四益先生指出:今天的青年人,已经不大知道什么叫"帽子"了,即或知道,也很难掂量出它的分量——当然,我这里说的并不是穿衣戴帽的帽子,而是历次政治运动所制造出来的形式多样、尺寸各异的政治"帽子"……的确,笔者就曾亲闻小说家邓友梅讲的真实故事:在一次国际笔会上,邓友梅说自己曾是一个戴帽分子,被戴过帽子。一位外国女作家便问:"你戴的帽子暖和、漂亮吗?"邓友梅说:"既不  相似文献   

17.
正刘鹏凯先生的《漫话心力管理故事》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管理故事,本刊自2014年第1期起,予以连续刊载,以飨读者。在"黑松林"生产区门口,有座"安全双环钟"。钟面上长针指当日,短针指当月;棋子大小的红绿黄三色磁铁,是安全状况的警示标识;右下方的记载栏,记录着安全巡检、督查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史记》中李斯的"仓鼠"故事谈起,以傅雷先生的人生坎坷经历表明了人生个体应有的选择,然后以企业的管理者为重点,阐述了我们的企业要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各项战略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坏经济"会让我们变坏吗?如果仅从办公室的视角来看,这并无不妥。从年初《潜伏》被演绎成"办公室政治教科书",到年尾后宫版办公室政治大剧《宫心计》引起"办公室效应",金融危机带来的意外——火热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李婷 《经营管理者》2009,(14):128-128
《伏羲伏羲》是关于人欲的悲剧。唯一的女性形象菊豆最富有智慧、见识,充分显示出了"女人的男性",但却最力量式微。这种式微使得故事失去了扭转其悲剧性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在长久以来的男权社会中,传统女性在婚恋与性双方面的被压迫与被歧视地位。而这种地位的背后却又是中国男性在面对女性与自身时长久无法摆脱的自卑,在走出了女性崇拜的人类原始期后,暴力成为了演示与释放这种自卑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