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理人》2005,(1):93-94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掌握核心资源的员工包括专家级的技术研发人员、掌握大量客户资源的销售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的根本来源.他们的去留和管理对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掌握核心资源的员工,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HR总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陈静 《经营管理者》2009,(14):150-150
企业的核心员工掌握企业重要资源、核心技术,他们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在关注核心员工显性流失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核心员工隐性流失的问题。本文在对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的内涵作了基本介绍后,指出了核心员工隐性流失对企业的影响并分析了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止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齐伟超 《领导科学》2005,(14):44-45
今天,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经济从主要依靠资源的工业经济向主要依靠智力的知识经济转变,我们的时代已经跨越到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主要是由那些掌握并且善于运用知识的员工所创造的,因而,对知识员工的管理特别是对知识员工的忠诚管理成为高科技企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员工也称知识工作者,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一般来说,知识员工是指那些依靠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工作或劳动的企业员工,是指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  相似文献   

4.
王尚峰 《经理人》2012,(4):112-114
士日率地讲,中国的HRD(人力资源总监)大多是半路出家,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的,可以说是各路高手,有峨嵋派、昆仑派,还有少林派、武当派……我在中国电信工作过十年,在地方分局分管人事,后来在超过2万名员工的大企业做过HR管理,由HRD做到副总裁级别,“降龙十八掌”可以说是我从事HR管理工作多年来琢磨出来的经验总结,我希望能藉此带给大家一些实实在在的“干货”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商业秘密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商业秘密就是技术秘密,技术或者研发成果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能够创造出这些成果或者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人员却由于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稀缺性,在市场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然而,这些核心人员的频繁流动对于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进行员工流动性管理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保驾护航,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党群工作中应用“项目经理制”,为广大员工提供展示各方面才能的平台,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使各项党群活动取得人员行动快、资源费用省、拓广人才培养渠道的良好效果,能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党群工作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7.
核心员工业作为企业的一种关键资源,如何加强核心员工管理、防止核心员工流失、针对核心员工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文章以煤炭企业的核心员工为研究对象,在对历年核心员工流失的资料进行学习、提炼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核心员工流失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成功经验,从核心员工自身、企业和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煤炭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原因,并对煤炭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对策,包括建立有效的人员配置机制、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企业文化和实施以人为本的感情管理。  相似文献   

8.
谢勇 《经理人》2005,(7):88-89
由于方法不当,企业寄予美好期望的员工投入度调查往往得非所愿林清是鼎讯数码公司HR总监,这是一家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国内民营企业,在电脑主板及芯片方面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为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和建议,老板让林清邀请咨询顾问公司为员工做了一次员工投入度调查。当时的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包括林清在内,在尚未明确理解这一概念时,便迫于“全员参与”的指示,与员工一起填写了一份有90多条问题的“投  相似文献   

9.
秦霄 《管理科学文摘》2009,(26):265-266
核心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核心员工是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本文从核心员工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出发,就如何对核心员工进行战略性管理管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离职率太高.现在的员工很浮躁”、“这些年轻员工责任感不强,总是提出各种要求,很难管理”,这是很多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的抱怨,是各个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不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80后”走上工作岗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成为各个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一切思考和行动的关键,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当然也不例外。企业里的“人”,从内部来说,是企业员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善待员工,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利益相关者。他们可分为三类:各种资源的提供者(包括资本、土地和半成品的提供者);顾客或消费者;社会和社会的代表——政府。传统的关于人的管理理论,无论对人本身持何种看法,在对待企业及其员工的关系方面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是把人当做企业发展的资源,要其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服务,根本漠视人的发展;另一种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虽然承…  相似文献   

12.
黎冲森 《经理人》2008,(5):52-52
宝洁公司超过一半员工是80后,有的已做到中层管理。但宝洁公司(中国)HR副总监翟玉燕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要先假定他们有问题,然后我们去管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和天分,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获得更大成功。我们把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看做是和谐共赢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际红 《经理人》2006,(4):111-111
人力资源总监应帮助企业形成应对变革和利用变革的能力在中国企业中,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是“最缺乏激情的人”、“战略桌上没有位置的人”。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在我的心目中,人力资源总监和经理能把公司内各部门凝聚、组织、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公司的战略性发展。那么,如何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这需要我们HR走出第二条路。  相似文献   

14.
罗岚 《经营管理者》2012,(14):105-10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又一主流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信息、文字、数据等为生产资料,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掌握和应用这些生产资料的重要主体,我们姑且把这样的员工称为知识型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研究知识型员工管理规律,挖掘适合其特点的管理方法与技巧,从而吸引并留住知识型员工,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对象选择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激励对象应该选择那些对企业剩余利润产出最具影响力的员工.在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下,影响企业剩余产出的关键人力资本也不同,只有将掌握关键人力资本的员工作为股权激励对象,才能提高企业效率.在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下,掌握核心人力资本的员工有三种:掌握关键管理技能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经理人,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核心技术人员和能够有效构建企业内部合作理念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组织中的领头人(leader).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用市场的开放,供水施工企业的垄断地位被逐步打破,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资源。供水施工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员工管理,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供水施工企业员工管理的特点1.人员组成的复杂性大多数供水施工企业人员的构成较复杂,各方面条件参差不齐。一类是学历偏低但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在企业基层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类是理论知识水平较高的高校毕业生,他们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但缺乏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企业如何留住“核心员工”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仅如此,很多企业领导者都认同这一概念,认为核心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关键,必须做到留人留心.提高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积极发挥“人”的资源优势,是企业和领导者共同探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中,人永远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成败往往是由人员决定的。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同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管理者非常关键的问题。而本文结合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方法,为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管理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业务、关键资源的核心员工是企业优质人力资产,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战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企业理论可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协调,并激发员工以一致的、能提高全体员工共同利益的方式来工作”。管理集团的管理者核心就是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升他们的满意度与整体绩效。本文以员工激励的“四力模型”为视角,分析了HNU校后勤集团管理者激励的现状,并研究探讨了提高其管理者激励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