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揉合了神秘主义、哲学思想与数学精神,其中,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的数本哲学是这一学派的思想精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哲学认为:事物本身就是数,万物是摹仿数而存在的,也是从数而产生的;同时认为整个宇宙是一种数,并在此基础提出了和谐天体论。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哲学对后世的科学发现有深远的影响,这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探索,爱因斯坦坚持科学的美的判断标准,海森伯等人对微观世界数学结构的揭示等事例体现出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哲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基本的观点是数原论以及和谐论,即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和谐的.他们将这些观点与宗教神秘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后世哲学的"逻各斯"、理念论、唯理论、唯心论乃至宗教哲学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毕达哥拉斯主义对后世辩证法、科学认识论的发展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核心是数的和谐.他们用数的和谐解释宇宙的构成,创立了宇宙美学理论.早期希腊美学就是宇宙美学.毕达哥拉斯学派还从和谐的比例的角度,研究了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是和谐”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是和谐”思想辨析潘喜媛,罗中起毕达哥拉斯学派(下称毕氏学派)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末,延续至公元三世纪,是古希腊历史上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据载,欧洲历史上的许多“第一”都出自于这个学派。包含于其中的是,在美学史上毕达哥拉斯(Pyth...  相似文献   

5.
科学划界思想的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划界问题的研究有其悠远的内在的学脉渊承 ,而非逻辑经验主义者之特创 ,其思想萌芽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哲理科学家学派以及柏拉图等人 ,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学理层面昭示出科学划界认识发展的“神圣链条” ,而且在操作层面对于我们今天辨识和反对伪科学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从公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到近代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众多的西方哲学流派及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和谐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7.
毕达哥拉斯盟会是一个兼有政治性、宗教性、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组织。其教育思想建立在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上。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建立和指导完美社会秩序的人,以及遵循良好秩序的社会公民。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教育内容是把数学放在最高的地位,同时注重音乐、天文、体育等和谐教育。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后世人们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它是哲学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推动了哲学、科学和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但它关于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说对后世哲学、教育有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毕达哥拉斯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刚刚形成的年代里,和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差不多是同时代人,他们都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批哲学家和科学家。人们通常把毕达哥拉斯当成反动奴隶主贵族思想家,认为他在政治方面反对波吕格拉底的僭主制度和在克罗通推行贵族政治;在哲学方面宣扬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数”与“和谐”,以及“灵魂不死”的神秘主义。其实,这种看法理由是不充分的。我们认为毕达哥拉斯并非贵族思想家,而是一个反对僭主专横,推行民主政治,发展工商业和科学文化,对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的进步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50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派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有限,现在已经无法分清毕达哥拉斯本人的思想和他的门徒们的思想。长期以来,在我国哲学史界把毕达哥拉斯的“数”为万物始基的哲学思想看成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心主义;把“数”看成是抽象的非物质性本体;认为他所主张的“万物和谐”的思想是  相似文献   

10.
科学美学在国外是一个受到注意的课题,但在国内却有争论:科学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能否成立? 这个课题是复杂的。一科学家的论述证明科学中具有审美特征关于美的问题,西方最早由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群年青的科学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提出。他们认为美在于“数的和谐”和“比例的适当”。古代的年青科学家们之所以在自然科学的领域内注意到了美的问题,说明了自然科学和美学并非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11.
辽代9位契丹君主在文化追求上有共同性也有差异,共同性在于他们普遍重视契丹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他们都精于骑射,而且在其国家制度体系中斡鲁朵制、部族制、四时捺钵制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崇拜多种神灵,对各种宗教持包容的态度;差异则体现在他们各自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学习的程度有所不同。他们的文化追求致使制度建设和各方面的政策的调整具有兼容和变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东汉士人的遗令和敕子书入手对东汉士风进行了一个角度的分析和透视。东汉士人在遗令和敕子书中大都以明哲保身的生存原则告诫后人,这里面有社会现实的原因,更多的则是体现了东汉士人与皇权的疏离,以及开始对家族利益的关注,这是士族在东汉形成的一个基础和表现。另外他们也不是一味消极,对薄葬的身体力行,体现出士人对扰乱朝纲的外戚和宦官的隐性批判和不予合作,这又让我们看到了东汉士人儒家风范的一面。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一隐一显构成了东汉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3.
王蕊 《南都学坛》2003,23(3):11-12
南阳汉画像砖石图案题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传达着汉代艺术家对时代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具有深邃的精神内涵。艺术家通过对传统图案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并借助自然界的事物和形象 ,寄托和抒发了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情感。在艺术创作表现上 ,以“满”传神 ,以“动”传神 ,体现了中国造型艺术以神写形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儒道两家都致力于生命问题的哲学思考 ,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生命观。儒道生命观在具体观点上差别甚大 ,但都具有高度的理性精神。本文从儒道的生命本源观、生命价值观、生命现实关怀及生命极终关怀四个方面揭示了两家生命观之理性精神的基本内涵 ,考察了这种理性生命观对中国宗教的世俗化特色、中国哲学的生命关怀、中国文化的现实品格及生死智慧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因特网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突显。调查显示,网络对女子院校大学生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并未得到证实,网络游戏也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她们的是非观念和诚信观念。对于大多数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的女校大学生,合理的网络使用并不会给她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能够促进她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走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创新改造,立足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保持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大众群体。为此,确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7.
调研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实证数据显示,游客的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行为存在显著的内在影响。其中,游客的环境知识对其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了解较多环境知识的游客的环境行为更积极;游客的环境信任对其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旅游景区内体贴的安全设施建设及配套安全措施,能够提升游客对旅游地安全的信任,并有助于改善其环境行为;游客对旅游地的环境期待与其环境行为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景区不宜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推高游客期待,否则极易诱发游客带有泄愤情绪的负面环境行为;游客的环境伦理观与其环境行为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对游客环境行为的约束对于不同伦理观的人群是普适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将政府的腐败与低效归结为官僚机构中的个人的不道德。研究表明,尽管理性人追求自身的利益,但他也会受到良心的约束,其行为的道德属性很大程度上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官僚体制造成个人对组织机构的绝对依附和个人责任感的丧失,对官员的伦理自主性产生影响。而要提高个人的伦理自主性,不仅在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而且在于个人自身伦理意识的加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王国维、鲁迅如何把握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解两者的悲剧观,从悲剧的阐述、悲剧内外探源、悲剧性的把握及悲剧观成因四个方面对鲁迅、王国维的悲剧观进行解读,进而加深对悲剧本质的理解,同时,证明悲剧感的开启对直观悲剧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情感补偿与代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经历如同流动、贫困、创伤等其他童年期经历一样,对个人来说影响深远,无论是对个人成年前的短期影响还是成年后的长期影响,都不可忽视。然而,学界多关注留守经历的短期影响或当期影响,对长期影响的调查研究还很缺乏。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19个城市2 385名80后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童年期留守经历会引发强烈的补偿效应,却不一定产生代际补偿效应,而留守的代际传递效应也未获证实。不过,后两种效应外在的不显著也可能缘于其他因素的遮蔽,或是两种效应反方向的作用力相互抵消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