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为了正确地判断《还魂草》的思想倾向是好是坏以及对它的各种评价孰是孰非,我们遵循着毛泽东同志的教导,特地到江流同志曾经采访过并以之作为《还魂草》创作背景的歙县桂林和绩溪高村等原血吸虫病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文艺作品如果以某一地区为背景,并不就是这一地区现实生活的翻版,但却必须是这一地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首先就要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9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在他的四卷本著作《莎士比亚》中第一次将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877年英国学者道顿在其《莎士比亚入门》中将莎士比亚的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我以为在以往的莎氏创作分期研究中,不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莎士比亚开始创作的历史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全部创作又以历史剧结束,而以往的分期研究都忽视了这个重要的事实,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创作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和评价;(二)莎士比亚的喜剧是从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开始的,而以往的分期研究常常把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误定为莎士比亚全部创作的开始,不恰当地、过分地强调了所谓莎士比亚创作受到“大学才子”作家的影响;(三)未能将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艺潮流与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全方位的透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人们对莎士比亚创作真实轨迹的辨识.  相似文献   

3.
你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路泥同志《艺廊思絮》一文,具有丰富的哲理,我们看了深受教益,颇有启发。但对于《欣赏——再创作》一段用“工农兵群众”作为接受文艺的对象,则感到范围太小了。在我们新长征的洪流中,有工、农、商、学、兵、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以及爱国人士、海外华侨等一切革命  相似文献   

4.
史诗的追求与困惑———对当代长篇叙事诗第一次创作高潮的探讨□潘晓生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出现了长篇叙事诗创作的第一次高潮,这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深入探索的内容。对这一文学现象,以往文学研究者们就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各个具体作家...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集体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时有发生。而今,在消费时代的新世纪文学中也初步显现出集体创作的身影。以新世纪文学为研究对象,从集体写作的发生、表现、特征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在消费语境下集体创作不同以往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黄灯 《江汉论坛》2012,(9):100-103
和以往创作比较起来,韩少功的《山南水北》显示了他和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处理两者关系时创作主体精神姿态上新的探索。他笔下的"自我"和"他者"两个世界,完全隐匿了知识分子的视角,自然也没有显露出其在道德和知识上的优越感,作品通过建构知识分子和底层民众之间的一种平视关系,打破了以往知识分子创作中要么俯视要么仰视的姿态,从而实现了一种生命化的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7.
蚊子狂想曲     
萝卜 《快乐青春》2006,(6):84-85
你知道自己有多久没开动右脑了吗?你想在想象的天空飞翔吗?那树叶JJ就请你来参加我们的"异想天开做我梦"吧!在参加了"异想天开做我梦"的创作之后,你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竟然是个天才,会有一堆一堆古灵精怪的想法,连爱迪生都比不上你.那真是酷死了!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十八春》中女性意识的新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春》是张爱玲一部具有“亮色”的作品,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作品中除了继续她以往关注女性命运的主题和细腻哀婉的叙事风格外,她所一贯表现的女性意识也出现了新的指向。一是通过人物命运和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彻底解构了封建男权制,二是第一次构建了女性完整的人格和气质角色,为女性指出了一条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郭斌 《江西社会科学》2000,(Z2):143-147
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次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同的是,标志着这次革命的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翻译》1993年第1期发表了张香桐教授的大作《翻译也是一种创作》。拜读后,我收获很大,感想颇多、关于翻译与创作的关系,译界许多前辈作过专门的论述。唐人先生说过:“运用甚大的匠心,把一个引起你共鸣的作品翻译出来,成为一件复制的艺术品,这。作本身是一种创作,它给你莫大的喜悦。”郭老也曾提出:“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翻译的性质、古今中外的翻译家们给翻译下过许多定义。我们认为.翻译无非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现代戏创作中,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江西的剧作家满怀创作激情,塑造了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真实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舞台形象,创作了许多高质量的革命历史题材戏剧作品。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是多方面的,而多角度的题材视角,是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叙事方式突破以往、走向丰富的最主要特征。面对过去一段时期形成的,在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中存在的类型化、雷同化的模式,剧作家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为突破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模式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安妮宝贝的新作《莲花》是一部关于寻找的转型之作。在《莲花》中,安妮宝贝一改怪异、谲诡、冷酷、阴柔的写作姿态,回避了凄绝的文字,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观感。同时,在《莲花》中,安妮宝贝对都市精神领域的贫瘠、萧条作了一种内向的自省,从而实现了对表象的超越,扩大了心灵的范畴。这种对生命本源的探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积极的生命体验,传递给读者的,更多的是内心的清明和光亮。于此,安妮宝贝超越了以往的创作模式,这是一次超脱的创作转型。  相似文献   

13.
於梨华对我国留学生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贡献 ,其作品最为感人的是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寻根意识。在她的创作生涯中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三部作品 ,各有其独特的代表性 ,分别代表了她创作思想上的成熟、深化与升华。从给她带来声誉的“无根的一代”、到与以往段落告别的“寻根的一代”、并向新的目标迈进的“归根的一代”中 ,我们看到了作家创作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论导播创作     
电视导播创作是基于导演创作基础上的一次"再创作",是一种重要的节目创作手段,是对节目的再度修改与创新的过程,贯穿电视节目屏幕呈现的全过程,对电视节目的形成与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电视艺术美感的呈现和转达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视听语言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导播创作既要具备一定的创作空间,同时还要运用相应的原则进行创作。在导播创作的过程中,处理好导播创作与导演创作、技术与艺术以及个人与节目三个方面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周海红 《中文信息》2013,(8):153-153
微博这个新事物在自身发展以及和媒体互动的过程中,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在新闻工作者在发现、选择和报道中,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变化。同时传统媒体的内容也让微博有了更有生命力的话题。相得益彰中,二者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互动,生生不息。一、微博使新闻报道的速度、深度得到极大的提升来自普通知情公众和事件当事人的线索,记者第一时间转发,形成新闻快讯。有人说,打开电视是一个中国,打开微博是另外一个中国。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提供了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有位学者说过,新闻自由就像天空,也许我们不能改变高度,但是如果不试着撑一撑,天空会降到你的头顶甚至会把你压跨。  相似文献   

16.
黄敏 《南方论刊》2012,(12):98-99
《冼太传奇》木偶戏是颜景友先生根据自己早年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出新戏。与以往的木偶戏相比,《冼太传奇》有了一些改良,通过这些革新我们可以探索如今陷入困境下的木偶戏的一些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7.
文学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文化,以它固有的理论思辩性在高层次上指导和矫正文学创作,启悟作家的理智、感召作家不断向更高的创作境界迈进,这是我们经过多少次分析和论证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后所确立的一种共识。因此,当着我们反思广西文学的种种缺陷与不足,进行关于广西文学发展的新思维和新路子的探讨的时候,似乎不能光停留在作家身上找原因,也不能仅仅专注于创作本身找问题(当然并不排除这样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应当把创作和研究同时加以考虑,进行二维双向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它提出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传大事业。这场新的革命事业无疑“给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给社会思想文化带来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使了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见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但是,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得多的国际国内环境,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巨得多的繁重  相似文献   

19.
周明初 《广东社会科学》2022,(1):151-161+287
晚明万历年间至清初康熙年间,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段里,无论是作为通俗文学的戏曲、小说创作,还是作为传统文学的诗文创作,以及文学理论及批评,都达至极其繁盛的程度,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和传世作品,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个文学高峰与文学史上以往的以单一文学样式或一两种文学样式所形成的文学高峰不同,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学高峰,不仅持续的时间很长,而且文学现象也异常丰富。作为一个跨越了两个朝代的文学高峰,突破了以往以朝代为断限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对文学史书写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今天想谈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创作——包括电影、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与过去的创作有些什么不同?这个题目听起来很大。你要说有什么大的不同,没有。我们的制度没有变,创作的共同规律也不可能变。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时代在不断地前进,从五十年代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们的创作确也在变化,这个变化是由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