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代幕府文职僚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遂营 《南都学坛》2001,21(5):19-22
五代沿袭并发展了唐代幕府辟署文职僚佐的制度 ,大批文士进入五代幕府 ,这种局面无疑有利于幕府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地方节镇辖区政治、经济的运作。但幕府 ,尤其是地方节镇府蓄养大批文职僚佐也必然加剧分裂割据倾向 ,成为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一种隐患。幕府辟署文职僚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科举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文人入仕艰难的状况 ,入幕成为文士跻身政治舞台的主要途径。由幕府成长起来的大批文人政治家也为五代区域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查考唐代职官的工具书,有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劳格等《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赵钺等《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这些书为查考唐代中央机关的官员和各地节度使提供了不少方便。但一直缺乏一部查考任职情况更为复杂、任职人数更为众多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刺史的工具书。而刺史的任职情况正是广大唐代文史研  相似文献   

3.
使府僚佐是使主的参谋与助手,在藩镇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使府选择幕僚时十分慎重。进士出身是朝廷对幕府僚佐辟署制度的最低限定,进士成为幕府首选;名士能够提高幕府声望,故藩镇盛礼争聘;文笔之士能迅速传达信息,尤为藩镇青睐;而使府对章奏表檄的重视及其传播效应,无疑会提升应用文体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许浑是晚唐的重要诗人,在当时就受到杜牧、张祜、殷尧藩等诗人的推尊,享有盛名。在宋代,许浑诗更为江湖派所宗师,陆游亦称其诗为大中后之“杰作”。明胡应麟将他与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同列为“晚唐铮铮者”。但长期以来许浑诗的研究十分寥落,其生平问题更无人涉笔。近年来,随着唐代文学研究中资料工作的日益重视,许浑研究的沉闷局面也开始打破。董乃斌同志《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与谭优学同志《许浑行年考》先后面世,使他的出处行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映,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笔者在拜读中也发现上述两《考》对于许浑生平的一些基本事实亦有误考、失考之处。本文仅就其家世、籍贯问题正补如次。  相似文献   

5.
唐前期是节度使府制度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科举学历的拥有者大多是应府主的辟召而入幕的,很少主动谋求幕职,而其入幕后普遍会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府主虽然可以自行征辟僚属,但仍需通过报请的方式获得朝廷的认可。此期已经出现了为使府僚佐加朝衔、宪衔以标示其个人品位的方式,但尚未形成正式的制度。除了少数人因特殊机缘而获得较好的升迁机遇以外,大多数使府僚佐离开幕府后的迁转情况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节度使的使职差遣性质,使得其没有被纳入帝国的职官体系与官阶序列,因而士人担任幕职的经历也就无法成为迁转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南朝的皇位更替有着明显的规律,即由藩王或异姓登位的皇帝,其皇位都比较稳固,而由太子登位的皇帝,其皇位多不稳固,而且这两类皇帝大致是交替登位。这种现象与宗王出镇制密切相关。宗王出镇制对门阀势力的兴衰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门阀士族因为在方镇由府主下降为僚佐,其政治地位也随之降低,而地方势力及寒人则能随着出镇宗王的上台而得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列子》其书的真伪问题一向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语言方面讨论《列子》真伪问题也不例外。杨伯峻先生《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中 ,列举“数十年来”、“舞”、“都”、“所以”、“不如”五个语词 ,断定《列子》是魏晋人的伪作。但本人认为杨先生的论证有误 ,尚不能证明《列子》是魏晋时期的伪书。笔者认为《列子》基本上是一部先秦著作。  相似文献   

8.
与唐代方镇使府相关的送别诗大致有两类:一是始于京城的送别,一是始于方镇的送别。中晚唐大量使府送别诗的产生,其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送别诗往往多表现离愁别绪的作法,并拓展了诗的功能,成为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的交际手段。从送别诗的传播过程看,送别诗的特点和意义在于:一、行人使原来定点的诗歌创作得到广泛传播;二、诗的创作价值常常在传播中得到确认,因之送别诗成了诗家竞赛的重要题材;三、由于送别诗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其内容与时代政治密切相关;四、送别诗同时也具有了以诗代笺的通讯功能。唐代使府制度为送别诗功能的扩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陆心源《唐文拾遗》卷十二第10494页收襄王重茂《太平公主依旧置府敕》、《行乡饮酒礼敕》二文,细审之,均有误。陆氏称:《太平公主依旧置府敕》系据《唐会要》卷六辑补。余检该书载此文之前,明署作时为“唐隆元年六月二十六日敕”。又《通典》卷三十一亦录此文,订为其年六月敕。再检《旧书·睿宗本纪》、《通鉴》卷二○九,可知唐隆元年六月甲辰(二十四日)重茂禅位,睿宗登基。此文既为“二  相似文献   

10.
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一书阐发“新义”时多采用传统训诂二法“互文”及“异文”。“互文”的局限在于互训的两词应满足在句中句法分布相同的条件,不满足此条件的结论通常有误,如《广义》中释“以”犹“虽”有误;“异文”的局限在于比对时的语句当选取同类型结构语句,而非仅选取描述同一事件的语句,否则结论一般有误,如《广义》中释“与”为“其”有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方面对朱关田先生《颜真卿〈竹山潘氏堂连句〉考辩》一文提出了商榷。作者认为,朱先生对《竹山潘氏堂连句》的书趣分析缺少依据;对“茗”、“墅”、“器”三字不舍《说文》的分析也明显有误;同时指出“颉行“并非“喜胡顽”之误。从而得出了《竹山潘氏堂连句》为伪迹有唐突之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苏轼从二十六岁到二十九岁,即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初入仕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这正是苏轼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之时。三次科场角逐,连连夺魁;二十五篇《策问》,轰动朝庭;一篇《御试制科策》,洋洋六千言,在崇政殿对答如流。仁宗回宫后高兴地说:“吾今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两人”。这两人就是苏轼苏辙兄弟。苏轼以相才出任凤翔签判,年轻有为,积极  相似文献   

13.
《辞海》有关民族史条目勘误一例于宝林翻查《辞海》,发现“高句骊”条有误(见缩印本,第2046页)面予以提出,供大家参考。该条云:“高句骊:古国名。即高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东境,建国年代无考,后为卫氏朝鲜所并。”其中,“后为卫氏朝鲜所并”所言非是。先...  相似文献   

14.
曹魏时期司马氏霸府的形成与机构设置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禅代,司马氏霸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司马氏霸府的形成及府僚、机构建制、运作方式作了探讨,研究表明其霸府机构设置有三个特点:一是职主禁卫的中卫将军及骁骑将军的设置,二是参战的设立,三是霸府诸曹十分完备。其运作方式主要表现为朝官的幕僚化、霸府僚佐的官与职之间权限界定上保持着相当的含混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采邑考》是我校历史系教授侯志义先生根据古典文献和金文、秦简等考古资料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两周时期“采邑制度”的专著,它的面世必然会将我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采邑考》全书共分四章,约25万字。第一章,锡采的概况;第二章,采邑的体制;第三章,采邑的生产关系;第四章,采邑的没  相似文献   

16.
“庐山”之最早见于典籍,是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1]这是庐山文化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徐效钢著《庐山典籍史》第一章和第二章两次引用《史记》此节。徐先生文中说:“司马迁特意指出他是从南面登山的。这说明庐山当时已有了比较方便和固定的登山道路。”[2]这种理解恐怕有误。《史记》原文是这样的:“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氵内、太邳,迎河,行淮、氵四、济、漯河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3]显然,司马迁这段话是总括他考察的过程,说他考…  相似文献   

17.
拜读施蛰存先生《张志和及其渔父词》一文(载《词学》第二辑),颇受教益和启发。然文中谓“李明府,即李崿也”,似尚可商榷。李明府与李崿实为二人蠲鞲?字伯宜,史无传记,生平事迹不详。据今所考,仅知其在唐代时曾任乌程令,与释皎然、刘长卿均有交往。刘长卿记其事者有诗三首:《九日登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辽朝曾经设立了两个“中京”,即镇州和后来的中京大定府。镇州成为中京不久之后,即再度落入中原王朝之手,时间仅隔数日。圣宗统和二十四年中京大定府建成以后,在事实上基本取代了上京临潢府的首都地位,成为辽朝中后期最重要的都城之一。然而,在镇州早已易手,大定尚未建成之时,辽朝曾设立过中京留守司,并任命室昉为中京留守。对此,清儒钱大昕认为“中京”为“南京”之误,此说可备一查,但未必是其真正的原因。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伍新福研究员的新著《苗族历史探考》,已于1992年9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苗族历史探考》分为“源流、迁徙考”、“社会经济研究”、“历代治苗政策剖析”、“苗族起义斗争述评”与“传统文化探讨”等5章,全书共34万字。这是作者从已发表的60多篇论文中挑选出来的精彩之作的汇编,该书史料翔实,论证充分,对苗族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溯既往研究卞之琳诗歌艺术的观点,重新对经典《断章》进行文本细读。以往研究者在评论分析《断章》时,主要从“相对”“装饰”“风景”等角度入手,此文写作的着力点在于“看”“了”“你”这三个字。“看”充实了线性时间里面的“现在”,“了”是过去的标志,由此可以知道,《断章》里不存在“未来”。“你”在《断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暗含着一种对“我”的压制,以此出发,尝试着分析《断章》里呈现的时间断裂与意识隔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断章》的现实意义,主张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