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贾秀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8):5-7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通过微阵地管控、微政策指导、微资源利用、微队伍建设、微机制健全等路径,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丽萍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29(1):26-28
充分利用同辈群体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就必须客观分析同辈群体的类型、特点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双重影响。通过分析其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同时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树立正面的同辈群体形象,实现价值观教育与同辈群体活动的密切结合,最终发挥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正面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景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0):85-91
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媒体在国家与人民群众中展现出极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更是扮演着麦克风角色,实时传播国家最新的政策与理念。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迎来全新的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育人员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加兴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1-134
随着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要表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亚文化的滋生获得了全新的平台,网络恶搞、网上同居、播客等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亚文化景象。亚文化是偏离、排斥、反叛或对抗主流文化的文化形态,具有边缘性与颠覆性、娱乐性与消费性、复杂性与多变性等特征。亚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当中产生了强大影响力,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亚文化的命运有商业收编和意识形态收编两种,但唯有加强意识形态收编,才能引导亚文化健康发展,有效抵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邹艳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97-100
新媒体具有沟通对话、议程设置和主流引导功能,孕育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实现三结合,通过善用新媒体优长,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化新媒体环境等路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7.
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体现出"去中心化与再组织化、开放性与多元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点对农村青年群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因其生活区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认知领域等方面的限制而对其形成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势与盲从""简单与沉迷"以及"肤浅与冲动"等特征。对此,需从农村青年群体自身潜力开发和政府、社会引导等主客体两个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新的渠道和手段.结合大学生新媒体接触的行为特征,以实证调查为客观依据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高校利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运用新媒体技术特性,结合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推动教育主体间广泛深入的交往互动.通过具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服务和活动,最终实现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大琦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6-150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媒体的互动性、共享性和渗透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系统,发挥新媒体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搭建价值观培育新平台,形成培育合力和创新话语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42-44
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而倍受大学生青睐,它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现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技巧、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等措施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张宗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23-26
价值观是人生观、世界观确立的向导,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乃至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不同于过去及其他群体的特点,高校应依据这些特点探索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应考虑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方玉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74-78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如何使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精神信仰,是当前急需集中讨论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就新媒体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引导自我教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探讨,主张发挥新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利用新媒体变革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3.
谭丽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7-9
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现实趋向增强并呈现多元取向和不稳定性,是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显著特点。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果,有合理的一面,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主导价值观导向、加强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自由、广泛,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进行交往,那种虚拟背景下的交往使得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信任缺失,而网络的快捷性又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速成、夹生,导致相互间人际关系冷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转变观念,寻找有效途径予以解决,引导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大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7-122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化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的互动性、共享性和渗透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系统,发挥新媒体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搭建价值观培育新平台、形成培育合力和创新话语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直播是媒体时代的产物,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快速吸引了大学生。以网络直播为媒介,遵循网络直播信息传播的发展规律,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模式,使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网络直播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要充分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活动,切实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直播的影响,提出应对网络直播消极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样性与主导性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要求,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需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中夯实价值基石,在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联结中寻求价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舒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4-87
本文从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分析入手,深入阐明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而论证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其目的就是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以此为高校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受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探讨大学生价值观功利主义倾向的表现的基础上,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功利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和注重社会主流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价值观上的功利化倾向趋向合理,呈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引导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千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归纳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特征 ,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成因 ,提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相结合 ,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