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海绵城市建设和PPP模式发展的背景研究,探究了PPP模式在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借鉴先进经验,寻求政府与企业资金融合的新途径,提出了发展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应用的对策及建议,为海绵城市建设科学选用PPP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5,(5):105-109
土地一级开发整治引入PPP模式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充分调动、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三是有效避免土地整治项目决策的随意性,降低社会主体投资风险;四是注重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可能出现的无效投资和资源浪费。为了规范有效推动土地一级开发整治PPP项目,应当从六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尽快消除PPP模式观念认识上的误区;尽快研究制定中国版的PPP基本法和一系列的操作制度与实施细则;政府和社会资本应当在组织协调管理上有所转变和提高;严格规范约束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行为,提高合同履约能力;把握"明确方式程序,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平交易、诚实守信"原则;设立政府监管机构,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推进土地一级开发整治PPP模式,还需要考虑以下这几个问题:一是防止和避免PPP模式的一哄而上、恶性竞争;二是解决管理资源不足和专业型人才稀缺;三是解决法规冲突、文件"打架"的缺陷;四是摆正政府和企业在公私合营中的位置;五是提高地方政府的合同履约能力。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的本质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均衡。但实践中由于缺乏基础法律架构,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在PPP项目合作中政府角色错位、行政权力滥用、社会资本权益缺乏法律救济等已成为阻碍我国PPP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务之急是厘清政府双重角色,完善政府风险分担机制,规范政府权力合法行使,继而保障PPP模式在我国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城乡建设发展的焦点问题,社区养老有助于解决公共资源与政府专业水平有限性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提出将PPP公私合作模式引入社区养老模式,探讨PPP社区养老模式中政府所担任的角色,分析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角色定位针对政府的责任担当提出一些建议,助推养老服务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更为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目的新融资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目前国内研究着重利用私营部门风险控制优势将风险合理转移,而本文以PPP项目运行前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参与方之间,通过利益制衡的合同机制进行风险控制,降低项目运行前阶段逾期风险、超预算风险和质量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PPP模式为政府满足公众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即引入社会资本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以更为商业化运作模式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然而,并非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可以采用PPP模式,PPP模式的确定需要以实现物有所值为目标。物有所值(VfM)评价便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途径和方法。以英国VfM评价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从可行性、有益性和可实现性三个维度,构建VfM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将PSC指标分解为原始PSC值、竞争中立调整、转移风险和自留风险四部分。经实证分析可知,VfM值为28.02%,大于国际10%的标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评估PPP项目物有所值的实现情况,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和PPP从业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公私合作模式(PPP)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从经济法维度看,PPP协议的公益属性要求在发展PPP模式中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案例比较可以发现,我国PPP模式的立法相对滞后,各项规范性文件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导致因权力运用不当、制度设计不足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不理想。构建PPP模式中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机制,要求政府在PPP模式中切实承担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职责,在法律制度设计中坚持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合理界定公私合作的权责关系,强化对PPP项目中政府权力的监管和问责,改进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保障公众参与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PPP模式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契约精神、合作共赢理念指引下的新时期PPP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结合各方优势,并且能够实现市场机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尽管PPP合同为双方分配风险和责任提供了基础法律架构,但未能有效实现风险转移,甚至可能出现风险回转。政府角色错位、风险理解偏差、缺乏合同治理机制及法律救济途径是阻碍我国PPP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需完善PPP合同治理规范,并以法律强制性规范形式确定合同部分基本条款及救济程序,继而保障合同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PP模式是国际上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新模式,是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同时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的一种模式.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就更迫切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伴随农村垃圾增量及其环境污染影响,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成为东部发达地区治理农村垃圾的主导模式。这种垃圾治理模式是城乡一体化环境服务理念在乡村基层社区的地方化实践。它依托基层政府、物业公司与村庄三方合作机制,建构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处理系统,并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指向,也带来了乡村环境责任感消失、城市垃圾增量及集中处理的环境非正义、乡村社会分化与权力重构等一系列非预期后果。避免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非预期后果负面效应的关键,是提升社区农民环境参与能力和环保意识、加强垃圾治理模式的乡村生活环境切合度以及提升垃圾处理体系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特别是吸引国内外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是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由之路。发展项目 PPP融资模式是动员社会力量与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PPP融资是政府与私人在投资领域合作的一种实现形式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扶持给私人投资者以补偿。政府对 PPP项目的扶持有多种方式 ,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方面在国际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领域推广 PPP融资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 ,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参与PPP的模式可归纳为传统项目贷款和产业基金两种模式,目前产业基金模式因涉嫌资本金融资而受到限制。PPP项目的最大风险是合规风险,有其独特的风险点,诸如项目的设计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运营与收益、项目的筹资等方面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参与PPP项目时,必须重点审查各参与主体的合规性,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保证业务的合规性;商业银行应组建专业团队,选择适宜的合作方和PPP项目。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势在必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此领域的应用将引领观念、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在分析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项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该领域PPP项目中的合同关系以及项目参与人进行分析,针对政府公共部门以及社会资本投资方构建双方的博弈框架。通过公私博弈的均衡分析,从权责划分、招投标进程、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和监管角度提出基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层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公租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依靠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因此,公租房融资成为制约公租房建设的瓶颈。目前,公租房融资主要使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等方式,而其他市场化融资方式使用较少。为拓宽公租房融资渠道,应积极引入并大力发展REITs、PPP等模式。其中,REITs模式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专业性更强,要求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而PPP模式强调在政府引导下引入私人资本,以分担风险和成本。总体来说,REITs、PPP都将是中国公租房融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交通基础设施PPP进行总结和概括,从项目定价、公私合作、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四个维度探讨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实践的影响也日渐增强; 从项目定价和公私合作这两个维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PPP的研究更具有规范性,而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创新性地从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进行了研究; 未来从经济学视角开展PPP研究,需要运用更加宏观的视角,整体研究和阐述PPP中的系列问题,从政府部门、企业、责任单位、管理层、社会效用等多个角度提出改进路径,这对整体提升国内公共基础设施领域PPP取得社会成效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的融资和管理模式,在地方政府债务不断膨胀的背景下,PPP模式的推广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的控制,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困境。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但要充分发挥好PPP模式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作用,需要解决好PPP模式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增强契约精神,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工作机制,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着力防控好项目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随着PPP模式被广泛推广,PPP项目合同争议和PPP立法滞后的矛盾逐步放大,政府在争议救济手段上的优势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本文从现阶段PPP项目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之间的法律冲突、法律衔接以及社会资本在整个合同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几个方面论述了制约PPP发展的多种因素,提出了PPP立法需求的迫切性,以期推动PPP单一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高速、环保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高额的投资和运营资金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PPP模式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引入,极大地解决了资金问题,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来愈倾向于采用PPP模式,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涉及方面广、项目风险多,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参与方争论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合理分担风险。本文介绍了博弈相关理论,并对风险分担一般流程和结果进行论述,对项目需要共担的风险建立博弈模型以实现风险分担,最终确定PPP项目相关参与方的风险分担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出现了PPP模式的滥用。为了判断项目的 PPP模式适用性,本文提出GOD(Goods-Operation-Delivery)分析方法,把PPP模式适用性问题简化为三个步骤及三项判断准则:首先,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根据项目产出的属性识别出无需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其次,以公共权力理论为基础,根据项目运行的属性识别出不能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最后,基于比较优势理念,根据项目交付模式的效率确定是否优先采用PPP模式。为了演示GOD分析的应用,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 PPP模式适用性进行了演示性分析,结果表明GOD分析可以较好地分析项目的 PPP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政府债务危机频频爆发,国务院办公厅下文要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融资权,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 P P模式)被列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之中,该举措对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PPP模式适用于政府债务领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在缓解政府债务的PPP具体模式中加以选择,并从法律层面保障PPP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