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妇女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维护妇女就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妇女劳动力资源,是全省就业工作中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始终不渝地倡导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并为扩大妇女就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使我省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妇女就业的领域日益扩大。目前,活跃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妇女劳动者,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一、我省妇女就业工作概况据统计资料表明,1993年末,全省城镇各类经济单位中,女职工为353.3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5.82%;在乡村从业人员中,妇女劳动力为2449.6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7.29%。1993年与1980年相比,我省城镇女职工数量增长了41.67%,女职工占城镇职工  相似文献   

2.
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全省向非农产业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其中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60万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为输入地和我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是今年我省“十大惠民行动”之首。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整体经济水平欠发达,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就业上,形成了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据测算,今后三年中,我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员有140万左右,而能提供的岗位仅有80万个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00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主要门路1、大搞开发农业和"三高"农业,增加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消化能力。目前,全省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约920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17.8%,比1986年末增加312万人,年均增加44.6万人。成都市龙泉驿区是我省开发农业的试点县,近年来围绕粮、林、果、菜、猪、渔、禽、奶、旅游、加工等10个项目进行综合开发,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5年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1.88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特殊,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是我省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给我省带来较大的财富,是我省生活消费和建设消费资金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第三,外出务工人员学会技术管理经验,带回资金办企业,对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组织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化流动就业,对我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我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我省组织民工有序化流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国工作的大局。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从1994年第一次成为国务院工作和热点  相似文献   

6.
李伯勇部长在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就业是否稳定,失业能否控制,既关系到劳动者安居乐业,更关系到国家稳定及改革大局的成功。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状况,决定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长期性和在全国的突出性,目前除了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压力外,全省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600万人,国营企业富余职工在60万以上,停产、半停产的特困企业涉及到的职工达30多万,失业职工预计今年将达4万人,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稳定我省的就业局势,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形成符合我省就业工作实际的新思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劳动部门作为政府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掌握当地城乡劳动力数量、素质及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掌握城乡就业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调查分析和预测失业职工  相似文献   

7.
从人才保障、就业创业、社保体系和平台建设四个方面着手,重点实施人社领域乡村振兴“四大计划”,不断增强人社公共服务供给能力。2020年以来,成都市大邑县人社局认真落实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全县农民工劳务品牌培训675人,职业技能培训3233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591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20.73万人,参保覆盖率96%;基层服务平台标准化率达100%,人社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2014年,吉林市人社局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为服务全市经济及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0410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3.55%以内;开展免费创业培训10036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1.7亿元,扶持创业者2213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参保107.07万人、94.63万人、141.84万人、79.4万人和55.23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用工备案率、备案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人事仲裁结案率分别达到93.81%、80%、90%。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初至3月下旬,吉林省人社厅联合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妇联,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活动形式多样,亮点纷呈,效果明显.截至3月末,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1.15万人,完成年计划57.8%,同比增长0.23%;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资性总收入132.38亿元,同比增长26.02%.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全省1.1亿人口,9000多万农民,5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6400多万亩,按一个劳动力分担4.5亩耕地计算,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无容置疑,这是促使我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分析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其他因素,对于我们做好农村就业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城乡、地区差距拉大从我省城乡的发展来看,城乡差距是在扩大而不是缩小。1978年我省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为2.4∶1,1985年为1.7∶1,1993年拉大到3.1∶1,1993年四川农民的纯收入人均才698元,全国为921.4元,只相当于全国农民纯收入的75%。  相似文献   

11.
正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总人口101万,其中农村劳动力47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6亩,是一个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劳务大县。今年4月以来,射洪县就业部门对全县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情况等进行了普查。截至目前,全县已实名登记入库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4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30.93万人,占82.54%;自主创业5188人,占1.38%;在家务农6.02  相似文献   

12.
简讯     
胶州市多“路”并进铺设就业大道今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措施,多路并进,全力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1—10月份,已安置城乡劳动力2.6万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以内。胶州市的做法是:经济铺路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外资等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把就业主渠道转移到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上来,转移到第三产业上来,转移到自主创业上来,开辟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安置渠道。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到外企中就业,…  相似文献   

13.
9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就就业再就业和低保工作进行调研。张中伟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关心群众疾苦,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和低保工作。今年1月8日,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9.8%;全省共为151.6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72969.1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60.1元。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张中伟详细了解了我省就业再就业和低保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剩余多.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目标责任制管理,狠抓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0.4%、89%;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业人员不断减少,2000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下.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一是存量规模大,据测算农业部门沉淀着1.5亿左右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处在季节性息工的状态之中;二是增量也很可观,今后一个时期每年还新增1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外出求职的民工增多,据测算"十五"期间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民加入外出务工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全省农劳办主任和驻外办劳务处处长座谈会最近在成都召开。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田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主持会议。 田杰强调,当前,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劳系统要坚持一手抓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劳动维权,一手抓农民工市民化,统筹推进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就业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立乡镇劳动服务站(以下简称劳服站),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是搞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1987年12月省政府川府发〔19877〕227文件规定,各乡镇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并明确了单位性质,人员配备,经费来源和工作职责。但从我省目前的情况看,只有5%的乡镇建立了劳服站,不仅落后于沿海省、市大部份声镇都建立有劳服站的现状,而且很不适应我省农村就业工作的需要。根据劳动部"三定"方案和劳部发〔1993〕392号文件要求,必须把就业服务机构延伸到乡镇,建立和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屡农村劳动力市场,推动城乡  相似文献   

19.
广元市朝天区是一个有25个乡镇,20余万人口,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的国贫县区。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99%。全区2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18.2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10.68万人,人均耕地仅0.08公顷。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突出。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经济步伐,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把发展农村经济,当作我区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任务来抓。去年以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劳务输出共2万人,农民劳务收入4千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3%。通过邮局和银行汇回来的劳务收入3千万元,占去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4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从当前的状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势来看,我省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我省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有170万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还有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淘汰落后产能还有部分职工需要解决下岗再就业。因此,劳动力的供求总量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同时,供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