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日本文学古典时代的终结 ,开拓了后来日本文学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一系列文学思潮共生共存、各领风骚的文学新局面。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期以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的“文学界”为中心 ;第二期以与谢野铁干、与谢野晶子、薄田泣堇、蒲原有明、泉镜花、国木田独步 ,德富芦花、纲岛梁川为代表 ,他们与高山樗牛一起将明治 30年代的浪漫主义运动推向高潮 ;第三期是明治 4 0年代的唯美主义、颓废文学 ,代表人物是北原白秋、吉井…  相似文献   

2.
岛崎藤村是日本明治时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创作与北村透谷的文学评论共同构成日本明治时期浪漫主义早期发展的两翼。岛崎藤村发表诗集《嫩菜集》 ,表现了作者热烈追求个性解放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充满了时代气息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3.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的代表性诗人、散文家、思想家,也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作为美利坚这个新民族的代言人,极力主张从原先以上帝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从原先依赖上帝过渡到人的自立,并成功地从理论上完成了这一过渡,而这一点正应合了当时的日本明治时期社会发展现状,成为日本社会中倡导社会变革人士启迪民智的导向标;尤其是对日本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富苏峰的文学创作理念的影响,对于推动日本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川啄木创作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川啄木(1885——1912)是日本二十世纪初叶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一位优秀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七年,但却以自己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把二叶亭四迷以来几乎没有发展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推上一个新的高峰,使他成了明治末期日本文学史上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他的文学创作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900——1907)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中期(1908——1909)接受了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新精神”,一度向自然主义寻求出路;后期(1910——1912)  相似文献   

5.
五四文学的现代性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不仅是中国五四文学获取西方浪漫文学资源的中介,而且它本身直接滋润了五四文学,为五四文学现代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美学因子.  相似文献   

6.
朱明建 《齐鲁学刊》2002,4(4):88-92
五四是一个浪漫的时代 ,新文学家们通过借鉴浪漫主义文学 ,发动了一场文学的自由主义运动 ,也展现了自我的浪漫情怀。但是 ,五四新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是有所选择的 ,二者在宗教性、自然性和回到中世纪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以后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浪漫主义又被新文学所弃绝  相似文献   

7.
肖霞 《文史哲》2003,(1):101-107
北村透谷和高山樗牛 ,是日本明治时期浪漫主义文艺评论家的优秀代表 ,从他们身上可折射出日本早期浪漫主义思想的成长和中后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以北村透谷为代表的前期浪漫主义具有悲观主义的倾向 ,而以高山樗牛为代表的后期浪漫主义则带有“乐观主义”的成份。如果说北村透谷的创作和评论是日本浪漫主义的开启者的话 ,那么 ,高山樗牛则是日本浪漫主义承前启后的人。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是德富芦花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作品以剖析和抨击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而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黑潮》作为一部反映日本明治社会现实的社会政治小说 ,充分体现了芦花文学的这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家汲取西方浪漫文学思潮,因受西潮影响太快,往往是一种"吞枣式"接受,因此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发育并不充分,同本真意义上的浪漫主义存在很大差距。但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浪漫派"作家徐訏、无名氏创作的"浪漫传奇",因有较深的接受西方文学背景,创作文本蕴有传奇性、纯情性、宗教色彩等特质,拉近了同西方浪漫文学的距离。这一浪漫文学形态的生成,对审视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整体特色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界普遍认为,《新青年》群体的现实主义文学倾向与创造社的浪漫文学倾向,来自于俄国人道主义文学和西方个性主义文学的不同影响。本文认为,这种分野,主要受到了这两大群体留学日本时期所接受的日本"代际"文化的不同影响。具有"明治青年"色彩的《新青年》一代的个性观,理性色彩较为浓厚,因而其创作偏于国民性批判和客观化描写;而具有"大正青年"色彩的创造社一代的个性观,感性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主观性、情感性格外突出,因而其创作偏向了浪漫文学一路。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88-92
浪漫主义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一部分女性也参与到文学创作活动中来,男性作家一统天下的文学格局有所改观。尽管女性并非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体,但是女性作家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反映出了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值得关注。由于存在社会身份和话语表达的差别,女性文学作品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之后法国作家的政治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批评家詹姆逊在谈到20世纪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创作时指出:“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的确,在整个20世纪,第三世界国家普遍遇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等一系列政治问题。于是,政治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些国家的文学首先关注的主题。由此观点考察19世纪前后的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之后至20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学,政治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作家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说法兰西是一个热情而浪漫的民族。法国人的这种热情与浪漫在革命和战…  相似文献   

13.
发轫于五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在整个台湾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就人物形象塑造而言,台湾的女性文学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台湾的女作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多以自己生活的世界为创作题材,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观照生活。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受封建礼教、传统道德和宗法制度的迫害,精神肉体备受摧残的弱女子。这些人物,在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表现妇女的人生悲剧和要求解放的愿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进入70年代以后,女性文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新女性”形象的出现为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4.
明治40年代,欧洲自然主义传到日本并风靡文坛,形成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此同时,欧洲其他文艺思潮也以迅猛之势冲击着日本,导致刚刚确立的自然主义文学很快走向分化,表现为自然、唯美与写实相融合的风格。森田草平的《煤烟》作为其代表作,很好地表现了走向分化时的自然主义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和杨绛40年代沦陷区上海的创作可纳入文化现实文学一类,本文从二人大体相似的合作积蓄与文学天性,探讨了她们在同一时空下创作的基本情况,指出,对乱世情怀的文化发现是她们创作的独特所在。在硝烟四起的战时中国,张、杨刻意挖掘市民文化现实,实际上与丁玲等人的执意政治现实文学共同构成了40年代文学风景。对此,令人无需价值判断,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规约了繁复多样的文本见之于世,风行一时,自有它们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浪漫主义皆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独立,具有内在化倾向。文章以《庄子》和《弗兰肯斯坦》为例,试图说明两种浪漫主义内在化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是变革时代的"叛逆文学",皆塑造出孤独漫游的漂泊者形象。然而,《庄子》强调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旷达超然的一脉;《弗兰肯斯坦》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塑造和自我表达,书写了浪漫英雄的自我神话。  相似文献   

17.
马英萍 《江淮论坛》2006,(4):179-182
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提出了“非人情”的文学创作理论。“非人情”的提出及其含义与禅宗思想有着紧密联系。在广泛学习和模仿西欧的明治时代,漱石提出“非人情”的文学创作理论,旨在呼吁日本作家创造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对夏目漱石《草枕》的个案分析提示我们,在全球化环境下的今天,弘扬民族文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司汤达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历来受到文学史家的高度赞扬,由此确定他在西欧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他在文艺理论上的建树,却一直没有引起文艺批评家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司汤达的文艺思想,对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起着先驱者的作用。写于1823和1825年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就是他在理论上极其可贵的战斗业迹,也是法国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在这本文艺专著中,司汤达站在浪漫主义的鲜明旗帜下,以战斗的姿态和批判的精神,批驳了法国假古典主义者对浪漫主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汉文学变化极大,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三个问题论述者较少。一是对日本明治前夕志士文学的评价问题。简单地称明治前夕汉诗主流即志士诗,或简单地认为志士文学是当时汉文学最高峰,是不对的。所谓志士毕竟只占当时汉文学家少数,而且其大多在文坛上并不居重要地位;志士的诗文也并非都是志士文学,其中佳诗大多不能以志士诗目之。二是明治后汉文学中军国主义流毒的严重性。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自其萌芽时起流毒即无孔不入,浸润于日本文学各领域,首先就是某些志士文学;其后维新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汉文学中军国主义流毒更为严重。从无名小卒到大官贵族,从杀人屠夫到高雅学者,都有人写鼓吹侵略的诗文。三是20世纪以来日本文学史书抹煞汉文学的错误问题。日本文学史书中,有赤裸裸直接贬斥汉文学的,也有用一些高超玄妙的理论和遮眼的手法来抹煞汉文学的。这种做法没有任何道理。  相似文献   

20.
肖霞 《山东社会科学》2007,1(12):114-117
平塚雷鸟是日本明治后期成长起来的女性评论家、思想家、作家。她创建了日本女性团体"青鞜社",及《青鞜》杂志。她提出,元始,女性其实是太阳。是真正的人。女性必须作为一个人而觉醒,这样才能发动全面解放自我的精神革命。她一生致力于日本的妇女运动,是日本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