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大伟 《领导科学》2005,(18):32-33
由郁慕明率领的台湾新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此次大陆行所体现的“民族之旅”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郁慕明演讲中神、情、气、文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共振,拨动了许多听众的心弦。神韵彰显民族魂所谓“神”,是指精神、精髓或主题。古人云:“行文之道,神为主。”“神”乃作文之本,而演讲与作文是相通的,也要求有神韵、能传神。聆听郁慕明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演讲,无不内含民族大义之神韵;细品他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无不透出华夏儿女之深情。定位为“民族之旅”的新党访问团一踏上大陆,郁慕明就开宗明义:“早前连、宋先…  相似文献   

2.
如果梳理2005年的政治大事的 话,无疑应该包括连战、宋楚 瑜、郁慕明的大陆之行。他们此行的政 治意义自有定论,而他们在言谈举止 中流露出的深厚的国学素养更令人刮 目相看。如连战在演讲中借清代诗人 李文敏赞扬州的诗“苍官影里三州路, 涨海声中万国商”描述今天上海市的 繁华,宋楚瑜在长沙用湖南口音演讲  相似文献   

3.
岳映兵 《领导科学》2003,(14):16-17
对于领导者来说,演讲更多地倾向于公众性的社交行为,或是礼仪、庆典活动,或是民众聚会,或是开会安排工作、部署任务。不管哪一种情形下的演讲,都忌讳“老调子”,忌讳人云亦云,因为那样的演讲不具有任何吸引力,就算是有行政性的干预在其中,也控制不住听众的注意力,听众必然会走神,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演讲效果了。演讲要想独具魅力,吸引听众,必须体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真心实话,使你的演讲有了平易的亲和力。听演讲必须有听演讲的心情,因此领导者要为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之愿意听。有句四川话说:“只要说真话,就能打成一块儿。”说的…  相似文献   

4.
连续设问,就是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提问中深入主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在演讲中,不但能使听众在开场就了解到演讲的主题,还能深深地吸引听众。用连续设问引出主题,一般说来有如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瞿泽仁 《领导文萃》2008,(21):57-60
连续设问,就是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提问中深入主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在演讲中,不但能使听众在开场就了解到演讲的主题,还能深深地吸引听众。用连续设问引出主题,一般说来有如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演讲词写作要想成功,就必须牢牢抓住听众的心,也就是说,要通过制造“卖点”、制造“悬念”等手段,反复刺激听众的听觉,让听众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聆听并融入整个演讲氛围之中.那么,演讲词到底如何才能抓住听众的心呢?我想,演讲词的写作要尽可能“出格”,出乎听众所有的思维之“格”,即主题出“奇”、开场出“彩”、情节出“折”、语言出“新”.  相似文献   

7.
鼓动性演讲,指的是让听众产生欲行、欲动效果的演讲。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它都像号角一样,有着极强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今天,领导干部在动员群众完成某项任务或参加某项活动时,也常常要进行鼓动性演讲。那么,如何使这种演讲收到让听众“闻风而动”的效果呢?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演讲内容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还有一些技巧性问题,“煽情”便是其中之一。古人云,情动于衷方能有所行。也就是说,“感动”、“激动”是“行动”的前提。因此,要增强鼓动效果,首先要让听众“动心”、“动情”。下面就介绍几种“煽情”的方法。解疑…  相似文献   

8.
王宝岩 《秘书之友》2010,(11):24-26
演讲的开场白(开头)至关重要,古人云:“善于始者,成功已半。”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演讲的第一句也是最难的,开头说得不好,就可能给听众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使他们失去听下去的兴趣。可见,只有写好演讲的开头才能吸引住听众。  相似文献   

9.
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讲者,才能获得成功。林肯曾说:“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因此,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做演讲准备,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要弄明白你的听众是谁。明白与听众之间的关系是获得演讲预期效果的关键。面对未知的、陌生的人与事,人们难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如果你对听众一无所知,那么在你的脑海中,作为听众的“他”可能就是个充满敌意地评头论足、对你的表现会产生种种不满的家伙,而不是你所信任的伙伴。因为你不知道听众为什么来听你演讲,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水平和…  相似文献   

10.
戎雪枫 《领导文萃》2008,(15):60-63
人们一般把冗长的演讲称为“马拉松式”的演讲,这种演讲往往空洞无物,占用别人的大量时间。不仅使听众不能受益.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即便是言之有物。但冗长的时间也往往使听众抓不住演讲重点。并且感到烦闷。所以,演讲人要注意演讲的场合,注意时间的掌握,在不宜多说的时候,要长话短说,而三言两语的演讲往往也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2005年求精中学期末的语文考试中出现了这样-道阅读题:"和平之旅--连战访问大陆",其中有一道小题:"连战是___",答案应该是"中国国民党主席",结果年级有相当多学生不知道连战是谁,更有甚者,写的是"连战是连续作战",令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2.
孙玉茹 《领导科学》2005,(24):24-25
对于经常参加社交活动的领导干部来说,演讲(不管是有稿的还是即兴的)时一般都能讲得有板有眼,又因为是在特定情境中,所以大都能获得热烈的掌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听众品位的不断提高,那种四平八稳散发着“八股味”的演讲已不再受欢迎,而那种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的“精美”演讲才更让人钟情。那么,如何使演讲“精美”起来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短而有味演讲大多以短取胜,但短而空不好,短而淡也不好。最受欢迎、最能引起听众共鸣的还是那种散发着时代鲜“味”的演讲快餐。例如,在区里举行的集体婚礼上,李副区长的贺词就具备了这一特点。他说:…  相似文献   

13.
3月30日,国民党和亲民党分别召开“十六全二次会议”和“第一届全委会二次会议”,分别提名连战、宋楚瑜参加2004年3月的“大选”。国民党“全代会”还有两件事受到岛内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是连战郑重表示当选后,“即刻访问大陆,展开‘和  相似文献   

14.
在演讲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现场情形:一种是演讲者简洁而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听众的掌声和赞语,会场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这是演讲成功的体现;另一种是演讲者冗长而平淡的演讲引起了听众的闲聊和喧闹,会场充满了嘈杂的声音,这是演讲失败的反映。出现前一种情景,演讲者可以用鞠躬、点头等方式向听众致谢,待听众自然平静下来后再继续演讲;出现后一种局面,演讲者除了采取调整演讲内容、缩短演讲时间等应急措施以平定听众的情绪外,还要善于运用静场的技巧。暂时停止。演讲者面对台下的哄闹,不妨暂时停止演讲。这种语流的短暂间歇,可以引起…  相似文献   

15.
近乡情怯。2005年4月26日下午5时零4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携夫人踏上南京的土地。这一天,阳光很好,夕照为连战的面庞镀上金边。有媒体说,连战临行前刚剪了发,把头发染黑。在南京禄口机场停机坪,连战笑容满面,操着这片土地已经陌生的乡音说:“这次访问离上一次到南京来,相隔整整六十年,所以我看到大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和平之旅让中国人感动,也让历史深深地记住这一刻。寻血缘之根,搭未来之桥,是宋楚瑜来访的主旨。“大家都晓得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楚瑜感受的激动却是让楚瑜和万水要花50多年才跨越台湾海峡这么一…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1月15日,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国经济学家梯若尔,在国图卢兹大学举行了一场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演讲。演讲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听众,其中包括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这场演讲,法国国家电视台也进行了全程摄像。但在第二天的新闻中,法国观众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当镜头掠过奥朗德时,总统奥朗德先生竟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显然,编辑没有剪掉这段视频,不知道是不是想给总统难堪。  相似文献   

17.
素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拥有40多项“全国第一”,全村固定资产30亿元,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华西村的带头人吴仁宝,其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别具特色。他无论是在中科院、清华、北大作报告,还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搞演讲,总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总能博得满堂喝彩。李瑞环同志在一次听取吴仁宝的汇报后曾异常兴奋地说:“这位农村基层干部的话,言语通俗,道理深刻,给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力量!”吴仁宝的特色语言,是华西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76岁高龄的吴仁宝从华西村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但他…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 《领导文萃》2007,(10):63-65
演讲的选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讲的成败。题目选得好,演讲就容易受到听众的欢迎,演讲的目的就容易实现;反之,就难以引起听众的兴趣,演讲目的就不容易实现或根本实现不了。有听众,绝大多数人和演讲的题目无关,这些人也许就走了,  相似文献   

19.
叶金龙 《领导科学》2000,(10):13-14
与一般的演讲在开关强调一鸣惊人相比,领导者演讲的特点要求其开头要“平起渐高”。这是困为,领导者演讲 的主要听众同领导 者的关系通常是经较明确和确定的,他们在同一个工作集体中长期交往、合作共事,所以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  相似文献   

20.
明红  晓露 《领导文萃》2006,(5):67-69
幽默是毛泽东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语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时而以幽默作武器,尖锐辛辣,打击敌人;时而以幽默作调剂,妙语连珠,批评教育同志;时而以幽默作润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一个反‘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期间,陪都各界轮流邀请毛泽东演讲,文艺界知名人士亦筹办了一次讲演会,地点在黄家垭口中苏文化协会内。毛泽东妙语连珠,谈了他对国共和谈的看法,激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讲演中间,有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很尖锐又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假如此次和谈失败,国共再度开战,毛先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