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中铭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1):17-17
自2009年IPO新政实施以来,在市场化发行的大旗下,没有了“窗口指导”的新股发行,呈现出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以及超募高的“三高”现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意在满足发行人融资需求的背景下,以追求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的合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探讨特征价格指数的定义、作用和理论框架,运用中国汽车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特征价格指数确实能够有效的控制商品质量变化带来的价格变化问题.结论由于传统价格指数不能充分的处理质量变化带来的高估价格变化问题,所以特征价格指数应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价格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询价发行的新股数据,从新股的价格行为特征入手,借助“簿记”理论,可研究我国累积投标询价方式发行新股的IPO抑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询价制度在收集发行前新股信息方面是有效的,但有效性受制度限制而低于国外;IPO抑价是对揭示真实信息投资者的一种价格补偿;由于数量补偿机制受限,导致IPO抑价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4.
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 ,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的研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对我国认识这一现象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存在发行定价偏低、“热门股市场”和新股长期表现失常等现象。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A股股票和封闭型新基金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存在着发行定价偏低和“热门股”现象 ;但其长期表现明显好于市场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 1999年 12月 -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新股超额收益率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其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股本可流通比率、新股发行市盈率、新股中签率、新股发行价 ,但这些因素的解释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汝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12-16
本文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为例,对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对价格进行建模时,结构突变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忽视结构突变将得到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无关的错误结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而得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间存在价格发现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杜笑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在"诗体的大解放"旗帜引领下,白话诗的先驱们立志与古典诗歌"划清界限",以使白话文取得正统地位。草创期白话新诗只重白话,不重"诗",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非诗化"倾向,语言、音韵、结构方式、创作手法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以620家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5年间财务数据为样本,对其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固定效应方法对部分调整模型进行估计,验证了该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确以每年大约40%的速度缩小真实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调整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负债的变动。公司其他的特征变量如资产收益率、资产折旧率、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等都对动态调整过程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邹敏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4):79-83
坚持法制统一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而在一些民族地区,发生了杀人、伤人案件时,依照“赔命价”习惯法处理的方式客观存在着。这种情况下,调整基层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除了国家法外,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发挥着现实的作用。文章以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为例,探讨了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如何来调适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与“政策市”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以往研究中股票价格发现仅发生在单支股票内的假设提出质疑,从知情交易入手,以公司季报为事件,运用沪深股市高频数据,对股票间的收益率和净成交额之间的日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公告的影响后,中国市场上同行业中两竞争者的股票相互之间仍然有信息流动,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这种现象在公告附近的一两天内却未表现出比平常更为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知情交易者基于行业共同信息交易同行业竞争者股票的动机更强烈以外,还与中国市场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