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与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指出,学术创新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当前我国学术创新机制的不健全,学术界非道德化、庸俗化、市场化、福利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学术创新的发展。为此,应解放思想、全面贯彻“双百”方针、建立科学的学术成果质量评价体系和完善学术管理体制,以建立健全我国的学术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风问题的实质是怎样对待理论,怎样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学风不仅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决定和影响着党风,是党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新时期加强党的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单常艳  徐艳彬  解伟 《社科纵横》2014,(11):172-174
PDCA理论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立体网络结构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PDCA理论构建高校学风建设模式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并通过借鉴和应用PDCA理论,以提高高校学风建设为目的,对高校学风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达到完美构建高校学风建设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认真总结党成立90年来学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推进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阎树群  王西秦 《唐都学刊》2004,20(2):138-140
江泽民在号召全党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 ,不仅高度重视学风问题 ,而且对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 ,树立两个科学态度 ,做到“三个着眼于” ,在全党造成“四种风气” ,反对四种不良学风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骅 《浙江学刊》2001,(2):15-19
本文从人类本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视角评价了理论创新的伟大作用,概述了理论创新的五种表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创新是一种思想革命和观念变革,是社会变革、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既要依靠理论创新,又要为理论创新营造和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钟昌标 《阅江学刊》2022,(5):105-108+174
数字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很多学科在基础理论方面将面临挑战。本文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数字经济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新变化;第二,数字经济给经济学理论带来的新挑战;第三,数字经济背景下可能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经济学界应该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学术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9.
庄福龄 《浙江学刊》2001,3(2):35-39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当前形势和历史发展,如何看待当今世界两种社会制度各自的命运和抉择,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又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应对这一不断发展的浪潮,谁能在这一浪潮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等等.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人们纷纷从各方面寻求理论上的解释和支撑,力图提出自己应对的方略,这是不难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对此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根据,也有自己的分析和对策,其中最根本的、基础性的理论即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和反复阐明的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贵 《求是学刊》2015,(2):128-134
宋仁宗朝谏官振职,成为仕宦捷径。受谏官活动影响,士人谏诤精神高涨,同时也刮起一股沽名徼进之风。谏官存在"立异为心"的不良风气,谏官"立异"行为为士人所仿效,浮薄士人为求虚名,标新立异,刻意显示自己与众不同,通过求奇求怪惊众取誉,士人中出现怪奇之风。仁宗朝以范讽为首的"东州逸党"、庆历年间石介主盟太学后的"太学体"等怪奇士人风气和文学现象都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擎 《阅江学刊》2009,(3):119-126
毛语体时代的文艺批评深受极性思维与战争文化心理的双重影响,在话语风貌上形成了时代铭纹深重的语体表征:真理在握的言说主体;雄浑连绵的语势特征;简明果决的语句特征。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最高权力体系话语,毛语体并未随着毛语体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话语与实践等层面对当代文艺批评仍有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2.
裴登峰 《社科纵横》2004,19(1):81-84
该文在将《战国策》与《左传》、《国语》比较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战国策》在叙事方式上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 ,并以此说明了《战国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杰  钟永平 《社科纵横》2010,25(3):164-167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域即由情景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体,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境类型决定着语言实际运用的范围,语境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异。换言之,我们所说的话以及所写的语言会随情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有三个: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境的这三个变量也决定语言的意义系统;而意义系统又同时在词汇语法等层面得到体现。商务语篇的行业特色十分浓厚,而这些特征在词汇、句子结构以及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从而构成了商务语篇的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李康 《求是学刊》2008,35(6):100-105
宋词的总体发展过程存在着"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两种不同方式的诗化倾向。张炎在坚持并肯定词的音乐性、写意性和传统婉约词深婉曲折特质的基础上,自觉、全面地建构了以"清空"和"雅正"为核心的词学理论体系,把"暗度陈仓"式的词的诗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种诗化倾向的词学理论,而不是将词变为诗的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嘉定文派之称始于明遗民归庄,是一个以嘉定四先生为中心、布衣寒士为主体的区域性古文流派,兴于明万历初,余脉延及清初.传承归有光之学,通经学古,以复兴古文、经世致用为己任,批评八股之"俗学"、七子之"伪体".文章六经为质,并以韩、欧为古文"正宗",兼而采之.创作上"经经纬史",追求"文从字顺",形成平实淳雅的风格.嘉定派被称为古文"正宗",在明清文学史上,承上启下,对明清古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易》以阴阳为其核心观念,通过"天人合一"理论的落实和道、气、文三者之间的关联,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主要从"阳尊阴卑"、"阴阳对待"、"阴阳和合"等三个方面分而述之:"阳尊阴卑"观念的形成导致古代文论对风骨、劲健的偏爱;"阴阳对待"构成"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区分;"阴阳和合"则以"文质彬彬"和"含蓄蕴藉"为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口传文学的文字化使其超越了传承民族文化和生活经验的最初意义,成为当代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建构族群主体、凝聚族群认同和拯救族群文化的重要手段.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广泛运用族群口传文学,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丰富了文学的书写内容,形成了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丁忱 《唐都学刊》2006,22(6):19-21
对唐初文坛华艳的文风,历来研究者们都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这种文风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文章也是华靡浮艳的。其实,唐太宗喜好美文不假,他的文学作品中也确实有风格卑弱之作,但其公文作品风格却比较质朴,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太一样。从公文内容与写作特色等方面对李世民公文文风的辨析,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建平 《社科纵横》2005,20(5):26-27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六个方面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