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革命力量。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新变化, 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运动规律下运行。新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的灭亡进一步准备条件, 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固有矛盾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不完全吻合,但当代资本主义的不断改良、修正,以及“第三条道路”的兴起,使得其社会制度中蕴含的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多,这无疑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终将无法改变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种种变化,如资本社会化、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企业管理的民主化、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三大差别的消失,都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主张的资本主义的母体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内部不断增多的社会主义因素,为其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着物质条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种制度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4.
当代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科技革命的发展将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科技革命的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了一些消极与负面影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最高形式,它的一切调整都是为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做准备,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与战前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资本占有形式、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阶级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社会主义要正确应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确立起与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共处的发展战略,借鉴别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挖掘自身生产力内涵,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 ,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基于其现实和理论基础 ,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方面 ,体现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错综复杂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着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精神文化和生存条件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矛盾的尖锐冲突影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并始终伴随着这一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和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凯歌行进到跌入低潮,无不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因此,如何认识当代资…  相似文献   

8.
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资本主义观经历了重要转变,由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的制度认同与政策批判,主张用社会民主主义改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党资本主义观的形成及转变有着社会历史、思想理论、阶级结构、文化传统、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多重原因。瑞典社会民主党资本主义观的转变具有客观性,对资本主义的限制、改造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瑞典的社会问题。关于当代中国应当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可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资本主义观及其转变中获得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具有历史基础。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两重性、当代国家社会职能的强化,使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也有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而二者和平共处的基本形式是合作与竞争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改革开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发生更大的转变.人们需要转变的观念很多,本文着重谈转变对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绝对对立的认识,树立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既对立又同一的观念;转变只以生产关系作为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的认识,树立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统一来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