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在提到自己的战略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迅速做大做强”。而国际一流企业却不会这么提,为什么? 首先,战略最重要的是差异化。不同的企业应该有只适合自己、不容易被模仿的战略。“迅速做大做强”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因而只能是一句励志的口号,而不该放在企业的战略里。 其次,战略的精髓在于选择,在两难的困境下,企业必须做出痛苦而果断的取舍。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很轻松地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样的选择不可能形成战略优势。正所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相似文献   

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被很多人理解为"技术决定论"或"媒介决定论"。我们不讨论这观点是否准确,但是媒介及技术的发展对大众传播巨大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手机技术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26日多云如果日期用倒记数,那么现在就是1。上午船上开党委扩大会,会后政委对我说:“你看得出我这两天很沉默吧?每次任务前都是这样,任务不完,轻松不起来。打好了,怎么高兴都没事,打不好,有什么脸回去?”我是第一次体验远望人上战场的心情的。他们的背后有12亿人的眼睛,他们的口号是“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一颗卫星上天就是一个多亿人民币,在国力不足的今天。一个亿!这是谁能用脑袋赔得起的吗?晚饭前,刘文书把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舰队南线作战的海图复印了一张,然后到驾驶室,请孙晓兵帮我在上面标上我们的航线。他们都  相似文献   

4.
两头牛在吃草。其中一头说:“最近流行疯牛病,我们不会被传染上吧?”另一头说:“不会,我们是袋鼠啊。”已经疯了! 一只猪和一只企鹅被关在-20℃的冷库里, 第二天企鹅死了,猪没事。为什么?你不知道? 对了,猪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你是哪里人?     
你是哪里人? 我们经常遇到有人这样问,于是我们只好回答:我是陕西人,我是上海人,我是河南人,我是北京人,我是贵州人……原来在我们每个人的档案里,还有这么一条很重要的栏日,它涉及到我们的来历,我们的归属,甚至我们的地位,我们的派别. 但是,如果你在美国这样问一个美国人:你是哪里人?对方可能一脸的惶惑。是啊,我是哪里人呢?出生后三个月即随父母迁到亚特兰大;三年后又迁到底特律;在费城住了八年,在纽约住了七年.以后才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这个小镇上。我究竟算哪里人呢? 据很多在美国工作过多年的人员回中国后讲,在美国,每年至少有百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组织当中,高层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们可能擅长协调和激发其他人的才能。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是把这些才能和其他资源汇集在一起运用,以获取公司的利益。事实上,能够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公司,将是这样的公司:它们从基层员工身上寻求创新,并且能够不论员工的等级,对他们给予认可和奖励。即使每个人都能被奖励,也不是每人都会得到同样的报酬。那些对公司而言被认为具有更多价值的工作会得到更多的报酬,对这一事实你要看开一点。人们会理解对于公司的成功。收发室的工作人员和资深销售人员的职位不是同样重要的,但当你把邮件分拣人…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东北”在中国人的眼睛里就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但是在古代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如果有汉人移居东北通常会被视为“叛逆”,直到后来发展到清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有一批大约两千多万汉人先后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走出了山海关,迁移至东北。本文就端木蕻良小说中开拓、掠夺草原的精神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50年后,薪水最高、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是什么?政府官员?企业经理?还是银行职员?都不是,答案是现在不被人看重的护士!在50年后,当今社会的5000余种职业将从我们身边消失。这是特拉维夫大学的大卫·帕西格教授为我们描摹的一幅景象。他和美国、德国的一些未来学家用了两年时间研究人类未来的职业,不过,他们设计的模式是以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最起码要滞后30至50年。 15年后,现在令人羡慕的银行职业将不再被人羡慕,因为采用了自动化操作系统,银行职员将悄悄消失。人们存款、取款和购物将完全采用电脑记帐的方式,届时银行的职能和运作方式和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9.
由于河南省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限制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于形成旅游品牌,不利于河南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与河南旅游发展目标不符合,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针对河南旅游的现实情况,对于不同的目标市场,提出了不同的形象口号,并且写出了巩固河南旅游形象定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学做一个人     
我要讲的题目是:《学做一个人》。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的人国虽然有四万万人,试问有几个是整个的人?诸君,试想一想: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抱朴子》上有几句话: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又次之;不生为下。但是何种人算不是整个的人  相似文献   

11.
路济平 《人才开发》2002,(11):10-11
传统的定义 “你是个人才吗?如果拿这样的问题,去问任何一个中专毕业生或一个普通技术员,恐怕多数人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但是,我们能够找“标准答案”。各地、各部门在统计人才数量时,凡具有“中专和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都被“理所当然”地纳入了统计范围。 于是,我们明白了,“人才”的概念,就这样被确定,学历和职称是“硬指标”。 这,就是当今通行的“人才”定义。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什么时候,诚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就像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提起来尚还罢了,提起来谁都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十多年前,温州曾经是中国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甚至专门有“供”人穿上一天或者一上午就坏的皮鞋。为此,杭州武林门广场放起一把火,拒绝温州货。现在,先富起来的温州人,体会到诚信与自己的利益结合得甚为紧密,也放起火烧别人的东西。 为什么中国人到前苏联及东欧等地做生意越来越困难?为什么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履维艰? 道路交通上,我们经常看到不守规矩的人得益于一时。但是当道路上的车辆多起来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向前抢,想先行一步,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道路堵死了,谁也别想动上一步。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追求     
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请听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他认为,人的追求说到底就是四个问题,即:“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 果然是大哲学家,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人生的真谛。 事实正是如此,你究竟是个什么“人”,你与“别人”的区别究竟在哪?说穿了,说到底,不正是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吗?而古往今来的一切哲学,说到底,不也正是关于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吗? 那么您呢?您思考过这四个问题吗?如果您根本就没想过,那么,您肯定算不上聪明的人。如果您想过而没能想清楚。那么,您肯定算不上深刻的人。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一则新闻,不免生出一些感慨。新闻说的是江苏东台市一初中学生拾到1450元后,及时交给老师。他却因此受到周围的指责与嘲讽,被讥为又呆又傻,这位拾金不昧的初中生糊涂至极,弄不明白自己做了好事为啥得不到理解,究竟是对还是错?! 读罢这则新闻,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如果说当年“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尚能表现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一丝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传统美德,那么,历史演绎了一千多年后,令人困惑的是这些美德为啥未能发扬光大,反而出现有些人面对邪恶畏敌如虎,对别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不理解、不感奋,致使助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全球公司经理人干得不轻松。在这一年里,人们看到的是全球股市下跌、需求萎缩、增长放慢。然而,困境中闯出的杰出公司经理人更令人佩服。但相信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评出的是这些人?他们凭什么被选中?  相似文献   

16.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困苦的有力武器。然而,虽然我们一直在要求人们艰苦奋斗,但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却受到了有些人的冷落,甚至坚持艰苦奋斗的人遭到了非议。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除了受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影响外,从对艰苦奋斗的科学涵义的理解、内容要求与教育指导思想及方法手段上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4,(7):33-33
我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常常仅仅是技术,甚至沦落到惯例和规则的堆砌;而我们的许多管理者也更像中世纪修道院中刻板、森严的老修女,或者干脆就是地摊上的摇头娃娃,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艺术家。管理真的很难吗?管理真的需要这么冰冷僵硬吗?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视新中天广告公司的管理艺术——在情感管理与理性管理之间取得平衡。一、制度制定时兼顾感情与理性采取“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的报酬分配方式。其中奖金主要取决于作品被客户所接受的数量。但广告又具有艺术性,顾客对艺术的理解千差万别,因此一些具有优秀…  相似文献   

18.
从医疗保险实施的角度,如何理解"应保尽保",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既涉及到如何理解医疗保险制度本身的特色,也涉及到如何理解工作口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差异. "应保尽保"本身是一个由实际工作部门提出的工作口号,目的是为了强调"保"的重要性.应保尽保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在建立城市低保制度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针对的是...  相似文献   

19.
爱怕什么     
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爱挺娇气挺笨挺糊涂的,更有很多怕的东西——爱怕撒谎。当我们不爱的时候,假装爱,是一件痛苦而倒霉的事情。假如被别人识破,我们就成了虚伪的坏蛋。你骗了别人的钱,可以退赔,你骗了别人的爱,就成了无赦的罪人。假如别人不曾识  相似文献   

20.
通才潘光旦     
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说:“潘光旦是谁”恐怕还是一个问题,身前身后的声名大小,在潘光旦这位硕学大儒眼里,也许完全是一种无关宏旨的身外之物,不值得挂怀。但是历史老人总是公正的,当旧日的灰尘不再沸沸扬扬,一朝落定之时,我们眼前的画面便清晰起来,由于各种原因被遮蔽的伟大人物、宏篇巨著终究会恢复其本来的夺目光彩,重新被人们认识。解放前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潘光旦,正是这样一种曾经被人们遗忘又重新吐露光芒的人物。过去,潘光旦在人们眼里是反动的优生学家,大江社的国家主义者……熟读鲁迅著作的人也许还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