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哈柏马斯把过去西方传统哲学对“主体性”的强调转化为对“互主体性”的强调,并以此维护人的主体性和理性的普遍性。哈柏马斯的交谈伦理学就是要把哲学的重心由重视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旧传统转到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理解。康德的道德律是独自式地建立起来的,哈柏马斯则认为道德律应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方式来建立。儒家的道德律是“天理”,是“天”或圣人之“心”的独自的产物,而归根结蒂是封建统治者“天子”的独白的产物,“天理”不容许有任何交谈、商讨的余地。“谏君”和“纳谏”只是君与臣之间的不平等的对话,对话的最后裁决者不是理性,而是君主、天子。孔子所讲的“仁”不是主体性,更非互主体性。墨子的“兼相爱”则颇有主体性和互主体性的思想闪光。在有着儒家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究应走什么方向?是对话还是独白?这还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话说”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平等意识,“对话”的多元构成是“对话”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断裂”走向“融和”:共同体主义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因其“唯我独尊”、“崇尚科学”等特性,导致了入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对话”的“断裂”;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了对话的时代,对话时代呼唤着交往关系的“融和”;对话时代的到来,对话思潮的发展同时激活了共同体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国新小说作家和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的“对话与潜对话”,是在意识流小说理论、心理分析学说和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新小说理论。其内涵主要包括:反对传统的对话方式,充满先锋色彩的内心独白,强调内心独白的前奏,发掘潜对话的多维功能。这一理论对丰富和发展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重新认识西方现代入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传统“主体”认知模式基础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是香港与内地两地居民之间矛盾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通过对话和交流构造交互主体性,是增进香港与内地居民相互理解和信任,推进二者共建国民身份的有效途径.现当代西方学者对交互主体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港人国民意识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对话”固然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心智交流。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地体现为师生间的“言语对话”。由于理解上的种种失误.在具体的实践中.师生间的课堂言语对话还存在着不少有待于纠正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语言能力及其分化——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选载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根元先生 1 996年到 1 997年主持了“语言哲学对话”,语言出版社 1 999年出版了同名的对话录。第二轮的第一、二两次对话在锦州师院语言应用研究所举行。这里刊登的是第一次对话的删节稿。第二次对话是“止语的启示”。还拟讨论“语言的潜与显”、“语文政策、语文工作的生命”、“所谓‘纯洁语言’”、“语言哲学和语言研究方法”、“播音主持中的语言哲学问题”、“语言哲学和语法”、“语言哲学和修辞”等问题。本刊陆续刊发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阅读文本自身所存在的大量“空白”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并蕴含无限可能的话语结构,它召唤读者通过再创造对其进行建构和填充。这一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只有充分确立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文本的多元性解读,促进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并创造积极、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对话,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文本意义构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从而将阅读知识与能力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初中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陆续颁布,对话逐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对话引入阅读教学中,倡导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文本展开多重对话。在这多重对话活动中,应该说师生与文本对话是核心,是实现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接受美学、哲学解释学也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师生与文本对话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论述,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度的把握,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无效对话的倾向。而夯实基础,让孩子与文本亲密接触;眷注学情,让孩子成为课堂对话的主人;智慧理答,让教师指导无痕介入;形式多样,让课堂在“动静”之间“张弛有度”等策略有助于以提高课堂对话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走向"共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存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共生理论作为指导,本文阐述了“共生”的概念及其特征,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及导致的各种危机。认为只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共生”,充分发挥人类主体性的作用,运用交往理性与他者平等对话,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才能化解危机,创造人类美好的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13.
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从哲学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这对译学研究具有一定建构意义。“理解的历史性”让我们看到了翻译活动的创造性特质,“期待视野”使译者对翻译策略有多元选择,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介入;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译者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占有性”独白,它应体现在与原作者及的语读者共存的平等对话中。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该文提倡“多元有界”的阅读教学观。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实现“多元”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实现“有界”的决定因素;“平等对话”是实现“多元有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是一次学习理论的革命 ,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话型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倡导的教学形式。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考察对话型阅读教学及其对话层次、教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郑建胜 《阅读与作文》2007,(6):48-48,21
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现象。然而,部分教师却从纯“文本崇拜”走向另一个极端——纯“文本批判”。甚至于完全忽略文本的暗示、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进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一种亵渎,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试举以下课例,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8.
构建健全主体:主体间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对“占有式”主体性的一种超越,以“平等、对话、沟通、理解和共识”为基本特征,它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于变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出发 ,探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关系 ,并提出打通三者对话路径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的主体性美学转向对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的探究,相比于古代的那种专注于美本质研究的客体性美学,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主体性美学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理论困境,因为它仍然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由何以可能”和“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在现代西方,以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对主体性美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在对解释学对话、视域融合、艺术游戏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中,伽迭默尔的解释学转向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美学思路。实现了从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