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借助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概念整合网络,从认知角度探讨读者或观众理解广告双关语、领会广告意图的相关心理机制。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对广告双关语的解读过程进行较为细致的描述和阐释,再次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阐释力。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对广告双关语进行认知解读是广告双关语研究的新视角,不失为广告双关语认知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张倩 《人力资源管理》2012,(10):149-150
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选用典型的英语广告双关实例,展开分析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特点。一方面丰富了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研究,同时拓宽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从而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双关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在广告语中。近年来,对广告双关语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其结构形式、修辞特征、语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讨论。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借助概念整合网络图表,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合成空间以及层创结构等认知过程中的核心元素及其运作过程能得到清晰的阐释。同时,在阐释过程中结合双关语的必要条件——双重语境的内涵,广告双关语的真实含义得以探索与呈现。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广告双关语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解读的动态过程,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并且,以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为指导,广告双关语的翻译策略得以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4.
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各种语法结构、语义运用及语用现象。它认为意义的建构是四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相互连接与整合的结果。基于概念整合心理空间理论,以中华牌香烟等三则广告为例,解读了熟语双关、谐音双关、品牌双关以及语义双关几种广告双关语及其嵌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概念整合理论与双关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较新的语义构建的认知理论.从双关语的定义出发,尝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从认知层面对英汉双关语进行动态分析,从另一个侧面论证该理论的极强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 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双关语是英汉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广告双关语的翻译成为一个难点。本文从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三个方面对双关语在广告申的运用作了阐述,并以Delabastita的双美语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广告双关语的翻译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旨在探讨广告双关话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双关语是英文标题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然而,因在转化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汉译带有双关语的标题成为翻译中的一个难点。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与人的认知分不开,而概念整合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方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研究工具和很好的理论基础。将概念整合等认知理论作为标题双关语汉译实践的一种指导理论,是一个探索翻译研究的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而使用双关语成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本文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角度,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双关语实例,浅谈:(1)广告双关话语及其语境的关联程度对广告语境效果的影响;(2)英、汉广告双关语是如何通过注意力吸引策略作用于广告受众,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相似文献   

11.
影视广告的声、光、电技术和短、奇、快特点 ,打破了传统的线性语言双关理论的束缚 ,使古老的双关艺术在镜头、色彩、音响、标语、口号、解说词等领域焕发生机 ,形成多维语言双关综合效应的新趋势。试从题旨语言双关的聚焦性、镜头语言双关的模糊性、文案语言双关的开放性等方面切入 ,对影视广告双关艺术的现代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如何突显广告双关语的语义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从新旧信息理论和信息的"前景化"理论来探讨广告双关语的语义价值是如何在广告受众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以突显,并达到良好的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是广告语篇中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双关语的使用可以给广告带来幽默、风趣的效果,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双关除了修辞功能之外,还有语篇的衔接功能。双关语在广告语篇中的衔接功能主要通过指称衔接、词汇衔接和语境衔接来实现。双关语具有的衔接力和衔接效果得到语篇衔接力理论的支持。了解双关语的语篇衔接功能对于广告语篇选择和组织双关语提供了有益的提示。  相似文献   

14.
美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把商家和广告制作人的意图同受众联系起来,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广告的深层含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说来,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可以表现为广告制作人通过双关修辞手法达到其宣传及推销的目的。具体说来,双关修辞广告语可以表现为三种语言方式: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颜后行为。  相似文献   

15.
英汉广告语言的词汇特点、语句特点和修辞特点有相似性,其中广告语言的修辞法有双关语、拟人法、比喻法、重复法、押韵法、对比法和对偶法,研究其共性对外语教学及英汉广告语言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利用语言文字的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例如:“A Can-nonball took off h is legs,so he laid down h is arm s.”(“炮弹打断了他的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在这句话中,采用同词异义或一词多义以为诙谐之用,这里的“  相似文献   

17.
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一方面丰富了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另一方面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概念整合这一新兴理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西方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成功模拟了读者语言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活动以及动态推理过程。依托其理论的图形模式对《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现象进行语用认知解读,就在于借助语言的表层结构,通过一定的语用背景的影响,更加清楚地反映语言形式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作品内部各具体语言行为、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举动的意图以及产生这种意图的动态运行机制,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即对反讽的研究可以从一个相对客观和理性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歇后语是汉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现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对不同种类的汉语歇后语的意义的构建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汉语歇后语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人们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在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中,将概念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组合、发展并完善成新的心理空间网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商品推销。为实现此目的,广告撰稿人常利用比喻、拟人、双关、押韵等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由于英汉差异,修辞翻译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弥补法等进行灵活加工。同时强调英语广告修辞翻译不仅涉及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翻译人员还应熟悉商品知识,懂得商业心理和营销策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灵感,才能使译文词句优美,生动鲜明,朗朗上口,达到商品推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