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自然法学派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一个影响巨大的流派,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对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古典自然法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法思想,体现了崭新的时代精神.我们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近代自然法是西方自然法观念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系统而又完备的理论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为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近代自然法观念表现出了理性主义、权利本位、主观功利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所有这些特征与西方近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自然法是西方法学史上渊源流长的学说,从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开始至今,其间虽有过兴衰起落,但始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我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始终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法学说,儒家思想在中华历史上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现阶段我们探索、实践依法治国,当然有必要借鉴西方自然法中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4.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法治思想都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能保证正义的实现。然而20世纪以后产生的现实主义法学、批判法学和后现代法学却认为,法律的理性只是一种神话,法律是非理性的。正确认识西方法治思想发展中对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同态度,对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基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对传统自然法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传统自然法的实证化改造,强调法律自身的功能性价值,反对对法律进行过多的价值评判,为近代西方社会秩序重组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霍布斯法律思想的重新阐释,为当前的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法治思想起源并完善于西方社会.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成功的法治经验和法治文明的成果.但是中国的法治建设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其法治现代化的道路必然不同于西方社会,具体表现在中国和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区别.文章以自然法思想对法治理念的影响为主要视角,分析两者的区别,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霍布斯基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对传统自然法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传统自然法的实证化改造,强调法律自身的功能性价值,反对对法律进行过多的价值评判,为近代西方社会秩序重组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霍布斯法律思想的重新阐释,为当前的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法治是近几年法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古代是否存在类似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是我国法史研究领域颇具争议的论题.本文试图从老子与西方自然法对如何建立法和谐秩序这一问题的回答入手,分析老子法自然思想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对此所寻求的对策异同,批判地理解两者法律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
法律文化的观念之维及其中西方差异除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基于观念之维的法律文化观更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并理解法律文化的中西之分野、古今之脉络,进而致力于建设一种沿承自身传统同时指向现代法治目标的法律文化.因研究方法的宏大叙事,时空选择的非对应性,学界关于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结论多有瑕疵.中西方的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以西方现代法律文化为标准来分析、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法治休戚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与价值是现代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所构成的法律文化保障法治得以实现,同时也只有法治才是引领法律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唯一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泽 《社会科学家》2012,(3):102-104
我国传统社会与西方市民社会的根基迥异,形成了天理、人伦至上与法律至上两种不同的理性精神。在西方,法律至上精神渗透于伦理文化与法律文化的根底中。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法律只是执行天理、人伦的工具而已。法律至上精神是现代法治运行的精神动力,而我国传统社会中又缺乏这种重要的法律至上精神的引导。因此,文章倡导在现代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弘扬西方市民社会生成的法律至上精神,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中世纪自由与法治理念生成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是经院哲学统治思想与学术的世纪,更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与法治理念萌生的起点,中世纪的"特权即自由"是现代意义上自由的原生态,本文详细考察分析了中世纪自由与法律产生的诱因、具体路径及其理念的升华,从而论证了正是在中世纪生成的自由与法治的理念促成了现代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是西方国家走出中世纪的真正推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法律观念对现代法治的实现具有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的作用。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 ,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消除传统法律观念的消极因素 ,运用有力措施对传统法律观念的积极因素加以正确引导、改造并予以有效的利用 ,使它服务于现代法治 ,推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法律是推动西方法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西方公民参与法律的历史进行疏理和阐释,论述公民的法律参与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对法治观念、秩序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阐明公民参与法律的活动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公民的法律参与.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传统诉讼文化中的刑名师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良好 《学术探索》2006,(2):109-112
我们无法摆脱传统诉讼文化对当下法治建设的影响。乡土社会中的刑名师爷是案件的真正决断者,是法律职业者,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处于政治和道德上被双重拒绝的困境,这恰与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法治理念和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借古思今,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升法律职业者的地位,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自然法是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经历了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三次重要演变。研究自然法概念不仅对理解西方宗教、道德和政治法律思想的演变有重要意义,对理解西方哲学本身也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奥古斯丁虽没有成熟的自然法理论,但他对永恒法与世俗法的区分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区分不仅对古典自然法思想是一次革命性转换,更对托马斯自然法思想的形成有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17.
于浩 《中州学刊》2014,(5):62-67
法律体系承载并折射出与之相符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法律现象与法律文化的关系进行认知是研究法律价值与法治秩序的一种进路。这种认知能在虚实之间展开对法律本身的审视与反思,并展示出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的碰撞、融合与重构。中国法律文化中蕴含"天道""情理"等伦理观念,而西方法律文化受宗教传统影响,其中包含法律与生命、伦理、宗教之关系的追问。中西方法律文化在伦理与宗教之维上的分野以及二者在证成法律的正当性上的殊途同归,为研究法律文化对法治秩序建构的意义提供了一个良好视角。中国的法治秩序建构既要关注西方法律文化的根源问题,又要关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内核;要立足中国国情,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最早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二者相争、相抗又相互融合于每一历史阶段的治国方略中.在西方,法治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以达法律道德、正义平衡.通过对中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简要比较,法治与德治在逻辑上的互补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在认识论的层面,对理解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方法制研究涉及法治国家建设的多重观念转换.首先要从国家制定法律的观念转换为社会生成法律的观念,这一观念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其次要把法治国家建设实践从以法律制定为中心向法律实施为重点转换,地方在此事业中具有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最后要摆脱中央领导地方、地方服从中央的自上而下的认识模式,认识到地方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现实单位,地方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具有中央机关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由此,才能深入理解"地方"与"法制"及地方法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学派对西方法治论传统及"良法之治"理念具有承启意义。晚近新自然法学褪去了道德形而上学的色彩,其法治论也渐次转向对法治形式价值的关注。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法治"以正义原则为旨归,趋于描述一种确保正义价值的形式化制度体系与法治秩序;在富勒的法律道德性理论中,"法治"作为不断趋向道德目标的治理事业,体现为一种内在具有合理形式、蕴涵"程序自然法"的秩序框架。晚近新自然法学注重认知与方法的平衡,现实地考量法治的形式价值,进而转向对规范之内在属性及秩序之稳定形式的审思,这对强调程序正义的中国法治秩序构建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