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孔子的君臣观继承,发扬了自古以来的民主传统为搞清孔子君臣观的本来面目,有必要略述一下君的产生和发展。传说中的尧舜实际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由部落联盟会议选举产生的,没有特权,是名副其实的公仆。夏禹传子,标志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这就是后世意义上的君。这时的君虽然仍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和国家的象征,负有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责任,但他却更多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是传说中的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与之相适应,思想家创造了天命观的意识形态。这种天命观认为,宇宙间的万物,包括人,都是天地创造的。所以万物以天地为父母.这个乾父坤母对万物之灵的人特别关怀,为帮助万民,立他的长子为君为师,来治理、教化万 相似文献
2.
略论建安辞赋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时期是赋学观念的转折期。建安赋论重视赋的艺术功用 ;强调赋的抒情特征。在表现形式方面 ,建安文人主张对汉赋的“华丽”进行批判继承 ;在题材选择方面 ,他们要求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拓宽选材领域。建安时期辞赋观的转捩 ,是时代环境和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4.
“君为臣纲”乃是儒家“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这是汉儒提出而为当时及其后的封建统治阶级认同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先秦原始儒家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观念,因而他们并没有绝对君权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唐代贞观朝君臣治国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总结了贞观君臣以亡隋为鉴的历史经验 ,被誉为“济世经邦的宝典”,其中“民足君足”论、“民水君舟”论、“创业守成”论、“明君暗君”论等 ,反映了唐代贞观朝君臣治国安民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管子》和《韩非子》君臣观念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均主张君臣要明别、有分。其不同表现在《管子》同时主张君臣之间应该讲诚信,认为和谐是君臣关系的最高境界,所以它在要求臣忠君的同时,主张君要以仁义待臣。而《韩非子》则认为君臣之间利益相反,没有感情可言,彼此仅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关系。这些不同的产生原因首先在于《管子》和《韩非子》中不同的“道”论,其次在于受齐文化和晋文化中固有君臣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们提出科技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新的选择.传统的科技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中,其概念、内涵和要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不能再是"为科学而科学",或"为经济而科技",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科技发展观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70年来,中国的理财实践经历了革命根据地、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等阶段。长期的实践使我们掌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理财观,我们试图把这些理财观作一次归纳整理,以纪念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13.
作者基于对罗尔斯的公平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的理解,深入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为公平,并分析了公平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有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此外,作者还指出了可持续发展不应只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还应包括制度、文化、信息、科技、生态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财富,应倡导大资源观基础上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严复(1853——1921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毛泽东选集》第1358页)之一。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者相勾结,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历史。1894年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的瓜分恶浪,使中国面临危亡的绝境。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1898年的变法维新运动正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摆脱封建束缚的要求。改良派和封建统治者围绕着变革与反变革,救国与卖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与此相适应,在文化思想战线上也展开了反孔与尊孔,新学与旧学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略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孙树枫,张健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围绕着如何评价。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摒弃了种种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其独特的信仰观、本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类早就看过闪光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思想,历来崇尚“天时、地利、人和”,主张“天人合一”。在西方,近代以来的许多思想家也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联性,提出“人们必须同等地考虑到自然和人”,并相应地提出了“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学”等。但是,不论中国还是西方,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对于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研究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直到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