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我国人口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市场经济对我国人口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拟就市场经济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作一粗浅的分析。人口迁移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流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总的来说,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对人口迁移流动起决定性作用;反过来,人口迁移流动会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市场经济对人回迁移的影响改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的济南市人口迁移张心侠,刘勇,孙盛敏,梁开增人口迁移在人口变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济南系省会城市,地处交通要冲,人口的迁移流动比较频繁。改革开放以来,济南人口迁移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济南市人口迁移有哪些特征?城...  相似文献   

3.
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迁徙流动的总称。人口迁移对于人口的分布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摸清某一区域人口迁移的来龙去脉,对于制定当地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4.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及今后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①,人口迁移分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类。按照我国户口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还需随迁户口。人口流动是指人们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行为,但不改变定居地和不动户口。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对子迁出地、迁入地和流出地,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人口自身的发展都有广泛影响。 人口迁移既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边界的移动,那么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有远有近,迁移界限的确定因国而异,没有统一标准。根据我国社会习惯和户口管理条例的规定,一般把居民迁出原居往的城、镇、乡、社,迁入其他城、镇、乡、社,并且随迁户口,称为人口迁移。本文着重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未来人口迁移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马金龙  李莉 《西北人口》2006,(2):19-20,25
中外人口迁移和流动理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人口迁移和流动引起的社会变动做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但关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人口流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多,以宁夏固原市为例,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加以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区域间人口流动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人口迁移流动的不同形式及其演变趋势、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整体强度的国际对比、人口迁移流动的微观生命过程、以及人口循环流动的发生发展机制和近期演变等4个方面回顾了国际上对人口迁移流动演变趋势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根据从中获得的借鉴和启示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在区域和乡城间迁移流动的减缓更多预示的是人口迁移流动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其整体规模和强度的下降,后者还有着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今后仍不可忽视针对迁移流动人口的各种公共服务的转移、接续问题,并要根据人口迁移流动形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在城市间和城市内部迁移流动上升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改进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 人口,作为人口学研究的对象,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整体,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集合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迁移则是人口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一种机械变动。人口迁移制约着人口的聚落密度和地理分布,时它的研究,处于人口学和人口地理学的边缘。由于持久不断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直接影响到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生理因素等各方面,引起劳动力的流动,职业构成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性变化,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又作用于人口的增长(包括负数增长)和人口的质量高低等一系列人口问题。因此,对人口迁移的研究,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相似文献   

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在空间上表现出了不同特征,山东省处于中国的东部沿海,而且是一个人口大省,在人口的迁移流动上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方式。本文主要是以“五普”数据为资料,对山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分布、构成、迁移决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目前山东省人口迁移特征作了近一步的社会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口的文化程度,对人口的迁移流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口迁移流动的数量、方向和职业、行业结构,是发展商品经济不可低估的因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于1986年对16个省市自治区74个城镇的人口迁移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文就其迁移人口的各级文化程度构成作一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为基础,就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选择性、区域性以及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和家庭因素的驱动;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地理空间特点,空间距离虽然与人口迁移流动有一定的关联,但在选择空间距离的测量指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交通时间缩短的影响;省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因素中,迁移流动信息、收入水平差、人口数量差是影响省际人口迁移流动的正向指标,而城乡分布和空间距离是影响人口迁移流动的负向指标。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人口形势的过去和现在,科学地预见和适应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关国际人口迁移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问题上我国研究得都很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人口流动逐渐增多起来。以“出国潮”和“旅游热”为特征的我国国际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与日俱增;尽管国际迁移人口在总人口中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若干新特点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杨云彦 《南方人口》2004,19(3):13-20
根据对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认为二十世经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表现出如下新特点 :一是人口迁移与流动进入新阶段 ,二是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呈现新模式 ,三是城市内部迁移成为新热点 ,四是城乡人口互动蕴涵新挑战 ,五是“人口窗口”提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人口迁移作为人口变动的三个重要过程之一,愈来愈被中国人口学界和社会各界所重视。1987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包括人口迁移的项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又被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陈卫  吴丽丽 《人口研究》2006,30(1):13-20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现了与已有的迁移生育率理论的不一致。1990年代中国的迁移生育率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5.
对流动人口流入地宏观选择机制及其稳定性的讨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使用2000-2020年间历次人口普查、小普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结合迁移网络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宏观理论,在统计检验多种重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分层泊松模型考察社会网络、劳动力规模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省际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并在中国情境下对经典的存量重力模型进行理论扩展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迁移社会网络对迁移流的规模与方向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作用在历时变化中呈现出极强的稳定性;作为人口迁移流的源头,流出地劳动力人口规模对人口迁移流呈现显著且一致的正向影响;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流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仍然是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原因;流出地人口的流动强度对人口迁移流发挥着极强的持续稳定性影响,显现出流出地流动文化在供应端的决定作用。鉴于社会网络在流入地选择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存量重力模型应被扩展为社会网络-重力模型;鉴于流出地劳动力规模在省际人口迁移流中的基础作用,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流的可持续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一种生态学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一种生态学观点张车伟一问题的提出人口迁移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影响婚姻与生育。因此,人口迁移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利建设中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随着现代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世界人口的流动、迁移日趋频繁。我国现在正从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着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商品经济方向发展。由此,必然要打破过去农村人口长年固定不动的局面,促进人口的流动或迁移。但在我国有一类人口迁移现象,至今未被重视,很少有专门研究。这就是由大型基本建设而引起的人口迁移问题,而其中突出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是我国人口迁移流动较为频繁的省份之一。人口的大规模、经常性流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广东的语言。本文中,我们试讨论这种影响的两个侧面。 一、广东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情况 1.人口迁移流动规模庞大 由于迁移流动人口流动性等原因,很难对其规模作出确切的统计。1990年四次人口普查时,广东迁移流动人口总量为393、17万人(其中,省外迁入流入为125.75万人,省内跨市县迁入流入为267.11万人,其他0.31万人)。如加上常住不满一年的人口,则匡算数据为580万人左右,约占当年全省总人口的1/10。  相似文献   

19.
人口的省际迁移,是指青海人口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以改变迁移者常住户口所在地为标志,迁移对象是指全体人口,凡是在省与省之间定居性的人口迁移,以转移户口为界线,一律称为省际人口迁移。它意味着人口常住地在省与省之间地理空间上的变动。一、省际人口迁移的总量与阶段青海人口的省际迁移,历年的统计资料不完整。1954年到1979年的25年中,只有人口迁入与迁出总数,没有区分省际之间与省内地区之间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具体数字。1980年到1986年,省公安厅人口年报中,划分了省际人口迁移与省内人口迁移的具体界线,分别列出了具体数字,所以这七年的统计数字是比较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一期刊登王桂新关于上海城乡人口扩散集聚问题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心城与郊区农村人口同时膨胀“外溢”,同时向郊区城镇扩散、集聚,是目前上海城乡人口迁移变动的显著特点。如何处理上海这一城乡人口迁移变动问题,是一个事关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一、这种郊迁扩散与转移集聚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从上海整个城市系统来看,中心城人口的郊迁扩散与郊区农业人口的转移集聚是发生在同一系统不同层次的人口迁移变动现象。中心城人口的扩散,是从上海城市系统最高层次的中心城呈放射状态向相对较低层次的郊区城镇流动,而郊区农业人口的转移集聚,则是从最低层次的乡村以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