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色列和朝鲜是亚洲大陆东西两端两个特性鲜明的国家。二战后,以色列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绩,不仅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朝鲜的安全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对这两个国家进行比较对于我们研究这两个国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要]巫俗在当代韩国社会被视为最具民族性与民众性的传统文化。这种“巫俗传统论”的话语体系其实是近代知识精英在应对民族危机时,对本土文化有意选择的结果。20世纪以来韩国的知识精英基于巫俗的本土性、基层性、边缘性,不断挖掘民族精神文化的原形与本质,从而使巫俗在檀君神教运动、文化民族运动、民众文化运动中成为对抗霸权文化的“抵抗文化”。然而,巫俗在成为“被选择传统”的他者化过程中,其宗教性始终处于失语状态。这也是韩国巫俗当下呈现文化价值(备受推崇的无形文化财)与宗教价值(饱受诟病的伪宗教)矛盾状态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370份有效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分别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等6个维度考查了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旨在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透视出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偏好基本相同;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均一般;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范围均较广;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要高于朝鲜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分析了垦区民众生活满意程度评价过程中社会比较机制的特点、作用和意义。研究首先介绍了垦区民众参照对象选择的种类和特征,发现多数受访者会选择同"朋友"、"同事"、"同学"等内群成员和自己以前的生活状况进行比较;参照对象选择表现出稳定性和群际差异性的特征;社会比较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收入"、"家庭和睦"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还研究分析了社会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主观幸福感主要取决于"同他人比较"的结果。社会比较视角对社会心态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朝鲜史研究成就了俄罗斯学者兰科夫的世界性声誉。他的学术发展道路是:获得研究生学位后在对外教学工作中加强、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且发表了具有独特视角的史学著作;还在媒体上结合自己的历史研究对朝鲜局势发表评论。一定意义上,兰科夫的学术发展道路见证了苏朝、俄朝关系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有三部写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2年历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它们既有相同处,也有其相异处。都是同时代人写同时代的历史,都比较实事求是,都以史料说话,是其相同处;对重大事件的评价不同,体例和框架不同,对统计数字的引用多寡不同,是其相异处。吸取其优长,避免其缺失,以便今后写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应是历史家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7.
和亲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汉至清,史不绝书。从汉高祖刘邦采纳刘(娄)敬的建议,首倡汉匈和亲以来,中经唐蕃和亲,到清代的满蒙联姻便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系统完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汉、唐、清三朝因历史条件不同,和亲的内容、程度、目的和成效,也还有很大的差异。一、汉唐时两国之间的和亲与清朝君臣之间的联姻清代的蒙古是清朝封建统一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汉代的匈奴、乌孙,唐代的吐蕃、回纥、突厥、吐谷浑、奚、契丹等和蒙古不同,这些民族在今天虽是我国境内的兄弟民族,或者已  相似文献   

8.
西方书籍史研究值得我国学界借鉴。我国书籍史研究较之西方存在以下不足:一、学术视野相对狭窄,视角单一;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不足,不尽合理;三、历时性研究多,共时性研究少;四、研究方法单一,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治史方法;五、文本单一,语言与写作策略单一;六、基本上是单纯的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七、对书籍史的科学与文化生态缺乏研究;八、基本上局限于静态研究,受制于静止的文献与史料,呈现为传统的史料爬梳、罗列与静态分析、总结,因袭考据;九、书籍生产与经营研究十分"薄弱";十、对书籍科技史的研究,或对科技书籍史的研究,基本上尚属"空白";十一、对书籍史研究的"客体"缺乏明确的界定。我国书籍史研究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书籍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成就,以求能够进一步拓宽书籍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书籍史研究的内容,使各科书籍所蕴涵的形式意义与内在意义在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科学、文化与美学诸方面得到历史性的揭示、再现与还原,并且能够尝试运用诸如史性和诗性相结合的叙事性文本语言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9.
比较心理学和习性学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然而这两种学科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理论核心、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两者的不同点和对立面,也展示了它们随时间的发展出现的融合,从而为今后在动物行为研究上选择有效的理论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复观是一位在《文心雕龙》研究中成就卓著的当代中国学者。徐复观的《文心雕龙》研究在文类学方法的运用、文章的体貌与风格、《文心雕龙》的内部结构、中国文化的基型和基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与他的比较意识具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具备了国际比较的眼光和世界文明史的视角,徐复观实现了《文心雕龙》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推动了学科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钱学森晚年叩问,将陈寅恪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学术比较,认为陈寅恪治学特点体现为学贯中西、坚持"求真"、重视史料、诗史互证、理解之同情、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将陈寅恪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命运比较,大师晚景尤为凄凉,最是文人不自由。假若历史可以假设,陈寅恪将成就另外一个陈寅恪(大师典型)。在转折年代的文化更新何其艰难,陈寅恪一生将学术作为生命象征和存在意义,这样也造成他个人史的悲剧与学术史的交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中国文学批评史 ,比较研究了托马斯·阿奎那文艺思想的五个层面 :美的本质、美的构成要素、美和美感、美与多样性 ,以及美与神学的关系。然后再从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两个维度 ,比较研究了托马斯·阿奎那文艺思想的总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西比较法在法律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表现为笼统定性,力证西方的法律制度或因子已存在于中国传统法中;二是表现为简单地以西法为模式,而苛责中国传统法的简陋.这都悖离了比较的原理和要求,而落入了"比附"的俗套.在创造和构建今天中国的法文化中,法律史研究需发挥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遵循比较的原理和要求,竭力探寻和破译中华法系的社会文化遗传密码,摒弃"比附",寻求中国法律史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朝鲜民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气韵”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舞最为突出的美学特征,便是讲究"气韵".在中国古典舞中,"气"、"韵"分别统领着教学、表演、创作中的"神"与"形".意、气、力、形四者是相互贯通、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朝鲜民族舞蹈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十分强调"韵律",最基本、最典型的"气韵"方式则体现在"粘劲儿"上,并以此构筑了朝鲜民族舞蹈韵律的核心.这种"气韵"相近之因,无外乎由于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之源相通、"气韵"观相同.  相似文献   

15.
《朝鲜神话研究》一书系阐述东亚国别神话的学术专著之一 ,运用中西神话学新理论与方法论 ,较系统地梳理出朝鲜神话的流变史、叙事体系与结构及民族文化深层意蕴 ,自成一个理论体系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移民史研究中,将各次移民潮作比较研究者甚为少见。而此种研究方法,无疑有助于深化对历史阶段移民运动特点、规律之认识。文章仅就“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相同性和相异性比较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和想法,以引起学术界深入探讨之兴趣。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的契诃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对契诃夫近一世纪的研究史为研究对象,将其纵向地分为四个时间段,其中又或以研究的深入细分,或以研究方向详析,纵横交错,构筑了中国契诃夫研究史的全景.本文不仅注重对重要标志性文献的收集和总结,而且将其置于中国语境中来考察其源流及影响,并反思其产生的批评方法及其他氛围.叙史夹评,期留真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仁爱与博爱的异同进行了广泛探讨,希望人们既要看到二者的统一,又要看到二者的区别,不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建构中的中西比较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诗文评”到“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作为“它者”的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学思潮的介入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力。20世纪初,大举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学理论和学术思想直接催发或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阐释,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构。在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隐含了一种天然的中西比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