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岳勇  李海蛟 《阴山学刊》2001,14(4):65-6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股在当今世界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它借助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哲学或社会思潮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名为"马克思主义",实则一种徒具"马克思主义"形式的变相的西方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
深层生态学既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的意识形态,它同时又是一种积极的从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的变革出发的实践运动.在深层生态实践运动中它将生态学的原则深入到政治范畴,主张"生态中心主义"立场,反对作为西方道德和政治基石的"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以非暴力手段改良传统政治观.深层生态学的经济观主要体现在以"生态承受力"来取代传统的经济增长,其取向是后现代主义的.并且深层生态学的政治行动以个体精神的"内在变革"为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它是以"绿色意识形态"为其理论支点的社会主义流派,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生态运动,掀起了一股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要求建立一个符合生态环境、没有剥削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伪命题,真正存在并值得讨论的是"日常生活非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究其实质,只是一种审美与艺术的自我放逐。它以逃向日常生活的方式重返日常生活,不但没有解决美学所面对的虚无主义的内在焦虑,反而加剧了这一焦虑。"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的是期望掩饰虚无灵魂的努力,误以"拟象化"为"审美化",而且在反对"唯美为尊"的同时,也反对"以美为宗",最终使得美学研究陷入困局。要走出这一美学困局,则必须重构日常生活,重构审美与艺术,以审美与艺术作为日常生活的救赎。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一种空间化的再生产与重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式微与消隐。它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城市"与"美丽乡村"的结合体。从正义维度分析,必须破解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单向度思考,高度重视城镇化的"空间正义",警惕与遏制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导致对乡村文明的阉割,造成"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错位。要以人的生活本身为目的,做好社会与生态、时间与空间的协调统一,推进乡村文明重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地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写入大会报告,深入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大的突破和发展.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进步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对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继承,是对西方"控制自然"观的超越,倡导生态文明,重构自然、社会与人有机进化的合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辩护论"是西方学者诠释资本主义政治合法性的一种理论话语,主张回到马克思,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批判价值。这种隐喻式"辩护"对重拾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西方意识形态辩护论的阶级实质,这种看似超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的辩护面孔,实质上只是在为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求出路。对此,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旗帜鲜明地批判"意识形态辩护论",避免陷入西方国家谋求"政治同化"和"制度趋同"的话语陷阱,又要积极借鉴西方意识形态资源的运行策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位育论":一条寂寞的社会学本土化路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洲 《人文杂志》2003,(2):152-157
作为生物学与社会学对话的重要成果,"位育论"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端予以反省,同时也纠正了西方演化论思想所可能引发的错误,包含了一种美好的重人道社会理想.作为一种学科对话的理论范式,它超越了个体与社会的对立、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对立、传统与西方的对立,它的提出在社会学理论发展上是一种创新."位育论"昭示着生物学演化论思想和传统中国文化结合的一种路数,虽然只是一条寂寞的路,但却是社会学中国化的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美学史研究中,"距离"是一个老话题了,似乎烂熟到无话可讲的地步。但是,如果把距离问题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由现代化进程而产生的"审美现代性"联系起来,那么它对于我们的意义却远未穷尽。本文以布洛和齐美尔的距离说为例,提出了两种"距离",即"艺术的距离"和"社会的距离",相应地提出了两种"审美现代性",即"艺术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的审美现代性",从而展示了"距离"与当代生活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小说"缀合"结构与传统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方的文学观来看,中国古典小说大都显现出一种"拼凑的、缀合性的情节",而缺乏有机、统一的结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叙事结构并非单纯的技巧或形式,它也意味深长地暗示出人对生活和宇宙的观照角度,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思维模式.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作家与西方杰出的小说家一样,都充分自觉地赋予其作品良好的秩序和有机性,只是秩序和有机性表现方式不同罢了,或者说,只是其结构形态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1.
崔树义 《文史哲》2003,1(6):139-143
符号分析人员是指"从事解决问题、识别问题和战略经纪活动的人",接近但不等同于美国职业分类中"专业人员"的含义。他们既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催生儿,也是它们的产物和受益者。由于知识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符号分析人员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逐渐取得统治地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知识阶级",对现代西方社会的阶级结构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红华 《文史哲》2003,(6):133-138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考察农村政治新的影响因素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的变迁路径已刻不容缓,而探讨一个适合分析这一阶段特定情形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前提性工作。在"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下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政治诸问题进行"过程/事件"和"结构/制度"的二元分析,对不同特征的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是探讨农村政治变迁路径和发展方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端志 《文史哲》2003,(6):52-57
训诂学是我国古代学者从认知方面研究汉语语义的传统学科,词汇词义是其核心。词汇学是近百年来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新学科,其研究中心也是词汇词义。但是,这两个学科产生的条件不同,哲学基础不同,研究汉语的历史阶段也不同。因此,对词汇词义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研究的都是词汇词义,它们又有一定的内同性。差别和内同都反映了这两个学科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当中就包含了汉语词汇词义研究的原创性。其重点在于汉语语言单位、汉"字"的性质、汉语词汇的单位、结构和理据以及词汇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界的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或可作为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视角。19世纪中期以来,西风东渐之下,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初步形成,成为近代民间社会的主体力量。"civil society"一词译为"民间社会",或较为妥当:既表明近代中国民间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民间社会的联系,亦可显示开始形成的近代民间社会那种既已开始脱离官方控制,但又未能完全独立自主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昆 《齐鲁学刊》2007,(5):122-125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最基本假定,"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但它必须受制于制度的约束。制度是规则的集合,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但一种制度框架只有经过制度认同,经过所有公民价值批判后,才能为人们所认肯和接受,公民才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社会才会有基本公正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赵建军 《河北学刊》2012,32(2):49-55
钱穆对人文主义有系统的学术观建构,并以其生命实践印证着自己对人文主义的独特理解。在钱穆的人文主义思想构成中,"存"与"续"的意识由传统文化层面的信仰、伦理和知性自觉,辩证地贯穿于日常的生命实践活动之中。这使得钱穆的人文主义显示出迥异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品格:它不是以发掘个人感性、理性的价值驱力及公共性文明机制为其思想原创的基点,而是力求使个体与社会在纳入一种文化的统绪中,实现文明的价值增殖和外延扩张。钱穆的人文主义是超越学术个性的历史主义与超越历史境遇的生命哲学的统一,是博大淳厚的民族精神与个体生命实践的统一。这种人文主义在内涵上具有较鲜明的儒学人文主义特质,但在内在机理上,它超越了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观念,而呈现为面对另外空间视域而求取文化"存续"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7.
康德主体性道德哲学及其教育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全新 《文史哲》2003,(6):109-114
18世纪的康德哲学在道德哲学中实现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革命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树立了主体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和自由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康德强调,人的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人是道德活动的目的,人的意志自由应体现为对客观的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康德的主体性道德哲学在教育学方面仍给我们以富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张祥龙 《河北学刊》2006,26(3):14-22
海德格尔与孔子都意识到终极真实无法被述谓式地表达,但他们都不认为这种“不可言”穷尽了语言的所有可能。对于他们,艺术、特别是诗,有一种原发的言说能力,或者说是开启真理和显示前述谓的含义的功能。本文先从分析哲学家对于海德格尔的看法讲起,以展示“语言的界限”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不同含义。然后分别分析海德格尔与孔子如何从“终极不可被言”的认知进展到“诗为言之源头”的观点,其中特别着重“无”或“敞开处”对于海德格尔、“兴”对于孔子的关键意义。最后是两者的直接对比。  相似文献   

19.
丁鼎 《齐鲁学刊》2007,(4):13-15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提出了著名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一个范畴。"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表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清王朝终结,"礼"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礼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错位”现象。从表面上看,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深层次依然保持着古老而沉重的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传统生活的经验主义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文化障碍,影响着真正的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生成。从根本上修正这种“文化错位”,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