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采取直接在硅片上真空蒸镀NiCr合金作为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并采用H2等离子体球处理碳纳米管薄膜,测试其场发射特性,并与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薄膜进行了比较,得到碳纳米管薄膜开启场强有所降低,为1~1.2V/μm。对碳纳米管薄膜进行老炼处理,最大场发射电流由12.3μA提高到34μA。 相似文献
2.
考虑碳纳米管的尺寸,特别是碳纳米管的半径对表面电荷分布的影响,我们采用固定碳纳米管长度,半径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性取值,通过数值计算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尖端的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与取固定长度和固定半径的其他文献的计算结果比较,在相应长度、半径的点上保持一致,得到的结论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文彦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碳纳米管的研究是近几年来低维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国际前沿之一,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机理以及碳纳米管在平面显示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碳纳米管(CNT)填充硅橡胶制备了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急剧下降,当wCNT=0.075时,电阻率下降了约10个数量级。随着拉力增大,复合材料的力敏效应增大。复合材料存在明显的弛豫现象:拉力越大,电阻率的弛豫时间越长;碳纳米管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弛豫现象越不明显,可以用R(t)=(R0-R∞)exp(t/τ)+R∞来描述复合材料的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热传导方程出发,考虑Nottingham效应和焦耳热情况下,采用自洽求解了圆锥形场发射体的尖端表面温度;定量讨论了温度与给定的圆锥形场发射体的结构参量与物理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Nottingham效应、热导率和锥体横截面积的大小对尖端表面温度起决定作用,由Nottingham效应和焦耳热产生的温度在通常发射电流情况下,并不会达到钼的熔点温度而引起微尖锥发射体的失效。 相似文献
6.
印亚静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5-8
研究了SCNT上基于葡萄糖氧化酶(GOx)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作及性能.用Nation将GOx固定在SCNT表面形成Nation—GOx—SCNT/GC酶电极,用红外光谱对GOx在SCNT表面的状态进行了表征;考查了Nation—GOx—SCNT/GC电极对β-D(+)-葡萄糖的生物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在SCNT表面上的GOx没有发生变性,仍保持其对葡萄糖氧化良好的生物电催化活性.在pH=8和313K时GOx具有最佳的催化氧化效果.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Nation—GOx—SCNT/GC酶电极可用来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传感器,在0.5mmol/L~5.5mmol/L范围内,催化电流随浓度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氮离子注入CVD金刚石薄膜的场电子发射行为 .实验表明 ,稳定发射的形成过程基本具有规律性的击穿、激活和稳定发射三阶段特征 ,并提出了一种修正的激活模型 ,解释了实验结果 ,讨论了发射机理 .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碳纳米管对硅酸盐水泥耐腐蚀性的影响,采用SEM和能谱对碳纳米管水泥的水化产物形貌进行测试,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掺入可以改善水泥净浆的抗酸性硫酸盐及盐酸侵蚀,当碳纳米管的掺量为0.1%时,水泥净浆试件的抗腐蚀性最佳。在最佳掺量下,水泥净浆试件在浓度分别为5%的Na2SO4和HCl溶液中浸泡28 d的抗压强度较未掺杂碳纳米管试件分别提高了46.3%和56.8%,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60.3%和11.5%。初步分析碳纳米管的掺入可改善硅酸盐水泥耐腐蚀性的机理在于填充作用和桥联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Fe/S iO2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沉积法裂解乙炔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研究了预处理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低温N2吸附(BET)对预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处理和热处理对碳纳米管的重量储氢容量有明显的影响,经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样品在充氢压力10M Pa和30°C条件下的饱和重量储氢容量为1.90%,而粗样品只有0.4%,再经1 200°C,N2气氛下热处理后的重量储氢容量达到2.10%。 相似文献
11.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里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0-33
碳排放权交易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碳减排工作中,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减排目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于今年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并更新了技术条件,但是却存在较为严重的法律规范缺位现象.因此,我国亟须通过立法来确认和规范碳排放权及相关许可证、交易主体、交易规则等基本问题,明示其合法性与正当性以保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全球碳减排方案和中国碳减排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文献,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结论:(1)基于考虑历史责任的人均累积排放相等原则确立的全球碳减排方案,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2)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很多,减排对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贡献及潜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拓展的STIRPAT模型对1995-2016年中国四大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探究,同时基于脱钩分析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以揭示各地区历史碳减排贡献、潜力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全国及各地区碳排放而言均为稳定且重要的影响力量,且对不同碳排放水平地区这些作用力表现差异明显;(2)外贸仅为驱动东北与东部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显著力量;(3)表征技术效应的能源消费结构,仅对东部地区发挥了符合理论预期的抑制力作用,而碳强度则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技术溢出效应;(4)样本期间,各地区平均碳减排贡献及平均碳减排潜力大小均依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省级区域的人均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各省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中国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以人均碳排放原则作为国家分配给各省级区域碳排放配额的依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Eviews软件对人均收入和人均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各省级区域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俊文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52-5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通过对碳关税和碳税等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借鉴国外开征碳税成功经验,作好中国开征碳税的各种准备。中国应择时开征碳税,避免碳关税的不利影响;加快实施"走出去"和外包战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拓展的STRIRPAT模型分别从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碳排放总量和新增量两个角度构建碳排放效应的人口模型和就业模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碳排放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不过每个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净增碳排放成本却在下降,城市每融合一个流动人口,每年大约新增加0.3吨碳排放。研究还发现,老龄化、城镇化、人均GDP、城镇就业人员均对流动人口城镇融合碳排放总量有增加作用,而GDP能源强度则对流动人口融合碳排放总量有降低作用。此外,农业、建筑业和工业的碳排放总量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碳排放净增量存在显著影响。建议树立"低碳融合"和"绿色融合"的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理念,在流动人口城市融合中纳入碳排放成本,建立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碳排放监测制度,重点关注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现代农业领域流动人口的"减排"。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国际共识。为此推出的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必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减排技术投资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库存决策的影响, 基于Arrow-Carlin模型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动态生产库存模型, 分析减排技术投资可变时制造型企业的最优生产率、库存水平、成本、碳交易量与碳排放量, 并与不存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 制造商倾向于减少碳排放, 出售部分碳排放配额, 生产计划波动性减少, 生产库存成本增加, 总成本下降;增加减排技术投资, 制造商会出售更多的碳排放配额, 生产计划波动性增加, 库存下降, 总成本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