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文,这是散文的“爱称”。 散文与诗画不同,却兼有诗画之美。 翻开精巧的散文画册,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画卷,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那优美的意境,浓郁的诗情,盎然的情趣,明丽的色彩……都充分展现于艺术画面之中,读者由此获得美的享受。可见,散文美离不开画面美,而要把一幅幅相对独立的画面组接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却更为重要。于是,散文作者便在写作实践中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技巧。  相似文献   

2.
杨朔同志的《茶花赋》作于一九六一年三月。作者从一九五六年起就先后到过欧亚非很多国家,常年累月,身居异国他乡,一旦踏进祖国,犹如婴儿投进了母亲的怀抱,那种甜密、温柔、幸福、美满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刘勰《文心雕龙》)这是《茶花赋》的酝酿创作过程,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但仅此是不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还必须讲究高超的写作技巧,《茶花赋》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常讲,散文的写作,要有五“贵”,即:  相似文献   

3.
散文被称为文学轻骑兵,又多是见之于报刊的短篇散章,所以很少给人以恢宏的印象。但是,当我满怀兴奋的心情,匆匆读完《济南八十年代散文选》这部书稿的时候,眼前呈现的却是一幅洋溢着时代气息与动人之情的多彩画卷。这使我们看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散文作者们,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于我们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中,立足泉城,面向全国,甚至放眼海外,所创作的许多精美之作。这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看,都不能不说是难得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在杨朔同志辛勤耕耘的散文园地里,《茶花赋》是一株引人瞩目的奇葩。在这篇一千六、七百字的短文中,作者借景抒情、托花言志,热情地讴歌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茶花赋》的成功是多方面的,艺术构思的成功即是其中之一。杨朔同志在散文中以追求意境著称,同时也以致力于构思见长。他说: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凡是遇到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动笔写时,我也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  相似文献   

5.
《茶花赋》赏析杨朔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茶花赋》是他的重要作品。这篇散文发表在一九六。年三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六十年代初期,正是我国散文创作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杨朔散文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丰收期。《茶花赋》和《雪浪花》、《海市》、《荔枝蜜》等几篇代表作发表,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赢得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的散文在形象和意境的追求上,善于汲取我国古典诗文和外国诗歌的养份,在我国民族口语的基础上选词选喻,以委婉细腻,自然秀丽的文笔,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又一幅熠熠闪光的人物画,清丽幽静的风景画,而且还善于把闪烁变幻的自然形态,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神采横逸,充满诗情画意。正如郁达夫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所说,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散文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出现过多次文体和艺术的演变而由古代散文转向现代散文。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代表中国文学主流的散文艺术,其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而在目前文学的宏观研究领域中,语言学的介入已成一重要方法,因此,从语言学的规律在理论上重新认识散文艺术规律也就具有了渊深的历史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近读蒋荫楠、严迪昌二先生的新作《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由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以下简称《艺术》),正是紧扣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契机并显示其规律的专著。根据书前“导言”提示,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是一部专门探讨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美的著作,其中采用专论与名篇赏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进行综合评介,又精选若干名篇进行评析,由此形成《艺术》的整体结构。然而,《艺术》著者的深心,亦即这本书所揭示的渊深广博的意义,却在于该著是通过一作家之研究反映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骤变之转折期的艺术特征和探索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携手合作、沟通涵泳之新路的两大主题。这是《艺术》的深层结构和易为人们忽略的内在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朔是描写人物的能手。从三十年代后期起他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先后写过几十个短篇,《红石山》《望南山》《三千里江山》等七部中长篇,为我们制作了一幅众多的生龙活虎的人物画廊。看过杨朔全部作品的读者,感到他散文中的人物比他小说中人物更美,更动人,如果说一位作家的早中期作品是为他后期创作做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准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杨朔的小说创作为他后期的散文创作积累了经验。他将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丰富经验,用于他艺术性散文的人物刻划,以至达到大朴之巧、娴熟自如的地步。这是多数读者偏爱他散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散文是具有时代感的。丁玲的散文紧扣时代的脉膊,及时反映时代的风云变换,描绘时代风云画卷,给读者留下了一幅幅真实、生动的时代画影。同时,她的散文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抒情散文。此所谓情者,不过是于纷扰烦优之际,舒散心绪,求其宁静的心情,或者说是欣尝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我们不必倒海探珠,求索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作者按自已感情的要求和艺术的情趣,绘出了一幅风格独异,清丽淡雅的荷塘月色图。这篇散文从构思到造句炼词皆力求传达出轻松、宁静的心情,构图力求和谐别致,着色力避浓艳丽靡,是一篇很耐读的散文。文章从写情入手,开头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出赏荷塘月色的起因。唯其心里  相似文献   

11.
峻青的《瑞雪图》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它开头的七小节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在这七小节中,作者用一支艺术的彩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烂,欢腾活跃的“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画图.”这七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2小节为第一部分.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的骤变.十一月十七日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第二天下午,从辽远的西北利亚地带袭来的寒流就侵入了胶东半岛.这说明了这次寒流来势之猛、速度之  相似文献   

12.
新编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选上了杨朔同志的《香山红叶》,原有的《茶花赋》和《荔枝蜜》仍然保留。我认为《香山红叶》、《茶花赋》和《荔枝蜜》这三篇在写作手法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以物喻人,语言精炼,诗意浓烈,结构又都是曲折有致,“卒章显志”,于是想就此来探求一下杨朔散文的奥秘。首先觉得这三个题目都很有诗意。我们都知道杨朔写散文“总要象写诗那样”“推敲字句”的,对于文章的题目,他更是精心斟酌。看“香山红叶”这个标题吧。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13.
学者散文是当代香港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维梁散文堪称香港学者散文的一种典型代表。文章认为,感知相依、情理相融是作家散文的文体基本特征;构思谨严、体式多变是作家散文结构美学观念的具体表现;比喻象征、广征博引是其习用之散文艺术技巧手法;而清通多姿、机智幽默则显示了作家学者散文特有的行文风格。由黄氏散文的艺术特征,可略窥香港学者散文之总体艺术色相。  相似文献   

14.
杨朔是创造意境的能手。读过杨朔散文的人,都喜欢谈论它的意境。杨朔的散文,那么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有深邃、优美的意境。诸如《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编什,莫不如此。而《茶花赋》的意境创造就更具有代表性。《茶花赋》通篇呈现着一个鲜明、纯粹、阔大的意境。作者通过对茶花的描绘和赞美,寄托着他奔涌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他对  相似文献   

15.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扫除了百花园中的蛀虫——“四人帮”之后,文学艺术领域,呈现一派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动人景象。散文艺术这枝花,正跟文学艺术花园里的其它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而且看它那“放”的劲头,大有异采突射,一枝出墙之势。在这种情景之下,我们来谈谈散文艺术,对它做一些探讨,应当说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艺术感染力从何而来呢 ?光凭它深厚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是不足以感染、教育我们读者的。在我们文学艺术的宝库中 ,那些打动人心自成佳作的作品 ,无不充满着溢于言表的真挚情感 ,从而使作品具有深切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这样一篇平中见奇 ,朴中见巧的散文艺术精品。深切的思想意蕴散文取材广泛 ,几乎无所不写 ,海天之大 ,草芥之微 ,没有不可笼之于内的 ;掀天之浪 ,一物之微 ,自己的一点感触 ,一丝心思均可入文 ;社会大事 ,家庭细故 ,往日的凄惶 ,今朝的欢快 ,均可移入纸上。一粒沙中可以看世界 ,一丛花上可以…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散文通过感伤的审美意象,独特的艺术感觉,新颖的构思,艺术地表达了蕴藏于内心的感伤情绪,营造了一种忧伤中的诗意氛围,描绘出一种令人神往的伤怀之美;迟子建散文重要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对感伤之美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使人获得了一种忧郁的快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散文发展长河中,先秦散文,是它的滥觞。这一时期,散文这种艺术形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最幼稚而单纯的卜辞,发展到有完美艺术形式的史传文和理论文,从而奠定了散文这一艺术形式的完美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两汉散文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汉初到宣帝时期。其散文艺术,主要是在继承先秦散文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自出变化,显现出逸气纵横、个性突出的特点。二是从宣帝以后到桓帝时期。这是汉代新儒家散文艺术的发展期,成熟期,诸多散文都有依经立义、典雅深厚、茂密阐缓的特点。三是从桓帝时期到汉末。其散文艺术的发展,主要是在继承先秦散文艺术传统和吸纳前二阶段散文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自出变化。抽心作论、清峻通脱为其突出特征。两汉散文艺术的嬗变,与两汉思想文化和辞赋艺术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撇开这一点,简单地以朝代为界区别两汉文风,用盛、衰二字分辨其特点,并不能正确地揭示两汉散文艺术嬗变的规律和评论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初名臣张咏创作的84篇散文,初步彰显出宋代散文的艺术气质,具有独特的艺术精神:一是文以助治,彰显尊主庇民之道;二是健而有骨,彰显自然流畅之道;三是长于议论,彰显汪洋弘深之道。其独特艺术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