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龙 《社区》2013,(21):58-58
在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有一个免费的外卖网站。在网上出售外卖的不是专业的厨师,而是·个个普通家庭的煮妇或煮夫。  相似文献   

2.
荣郁 《21世纪》2009,(10):42-43
马春然,2003年跟随几位来自比利时贝尔镇的教授,从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讲堂来到鲁汶工程大学学习了两年多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回到国内,现在IBM负责销售运营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比利时鲁汶大学Dirk Geeraerts教授的《认知语言学:基础读物》做导读与述评,旨在与致力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各位同仁分享对此书的理解,以期为认知语言学经典理论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陆蓉 《社区》2009,(10)
2009年3月2日,比利时弗拉蒙区政府城管部长Marino Keulen公布了对比利时各个城市的调查结果。这个调查采用了100多个参数来对比各个城市的居住情况。我所居住的小城鲁汶竟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比利时最适  相似文献   

5.
荣郁 《21世纪》2008,(10):30-31
昂莉,在比利时生活了三年多,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类生态学和天主教鲁汶大学水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双学位毕业,现任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顾问。当初和昂莉一起读这个专业的很多同学都转行了,而她一直坚持下来,并且找到了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绿色环保职业"。  相似文献   

6.
陆蓉 《社区》2009,(15):53-53
2009年3月2日,比利时弗拉蒙区政府城管部长Marino Keulen公布了对比利时各个城市的调查结果。这个调查采用了100多个参数来对比各个城市的居住情况。我所居住的小域鲁汶竟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比利时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下面是一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比利时人对一个城市注重什么方面的居住因素。  相似文献   

7.
1958年8月28日至9月4日,曾在比利时鲁汶与布鲁塞尔两地召开了第一届“中世纪哲学国际会议”(Le Congrés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mé-diévale)会议期间于鲁汶正式宣布成立了“中世纪哲学研究国际学会”(La Société internationale pourl'étude de la philosophie médiévale,简写为:S.I.E.P.M.)。据《神学新评论》1961年第5期介绍,第一届  相似文献   

8.
北大学人     
正武常岐1955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学系,考取教育部统招出国预备生,1983年赴比利时留学,获鲁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光华领导力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访问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兼职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管理学系主任、EMBA学位项目中心主任、《欧洲管理评论》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3,(4)
单位名称外方合作者合作办学项目1.北京大学美国福坦莫大学(美国26所商学院联盟)国际工商管理硕士2.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3.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4.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5.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金融与财务)6.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建设项目管理PgD/MSc7. 清华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法律硕士(LLM)8. 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9.北京科技大学比利时鲁汶工程技术学院多媒体与虚拟…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为研究语料,以鲁汶母语者语料库为参照,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V-ing类形容词的习得特征:在V-ing类形容词的习得单词宽度和总频次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超高频地使用developing等分词形容词;在结构特征中,使用“V-ing类分词形容词+名词”这一类联接时,两个群体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比较和补足语这两类联接中,两个群体的习得情况除了动词不定式外,其他方面几乎没有差异。教学中,我们需要唤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更多地关注V-ing类分词形容词;让学生基于多词序列角度学习V-ing类分词形容词;需要增加V-ing分词形容词的激活频次。  相似文献   

11.
《市民》2006,(7):128-129
孔子的思想无疑有着永恒的价值,而对于每个人,其价值大小,则在于其生命中具体的实践与体认。 “以前学习孔子,是希望考试得高分;现在学习孔子,是期盼生活有智慧。”傅佩荣先生在各种演讲场合,常以这句话为开场白,阐述他在现代社会中推广儒家思想的动机。 傅佩荣先生,1951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 作为一位集述作于一身的演讲家,傅佩荣每年举办近200场人生哲学讲座.从台湾、新加坡、香港到中国大陆,从文化中心到寺庙.从学校到行政机关,都可以见到傅的身影。他在台大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17年,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台湾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优通识课”。今年8月,傅佩荣应《市民》杂志等机构与学术单位之邀,在京沪等地开设讲坛,与各届人士畅谈孔孟老庄的精神世界与时代价值。 如何认清时代的脉动?如何激发生命的潜能?如何再创文化的生机?傅佩荣再三强调,经典中蕴含着关于人类如何安身立命的深邃思考,所以,对于经典的讲习,可以开掘新的人生资源与动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能。 本文系编者从其最近演讲中节选编辑而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对人的困境的克服或超越为根据。关注人的困境的克服或超越,应当关注导致人的困境的基本因由的探寻。在世界属人的现实性上,人的困境是人自己构成的。立足"人就是人的中介"的视域,人的困境向人的归结,归结向人的中介,社会向度的人的困境归结向社会向度的人的中介。社会向度的人的困境的人的中介归因,展示在"阶级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固定化"的二重层面。一方面,"统治"或"压抑"人的"阶级的社会结构",因"分工"而生成。"分工"规定于人的中介的占有。人的中介的占有怎么样,社会的阶级结构层面的人的困境就怎么样。另一方面,"统治"或"压抑"人的"固定化的社会活动",因由于人对人的中介占有的固定化。人的社会活动固定化层面的人的困境,是人对人的中介固定化占有的一种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逻辑蕴涵在于:思想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前提;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论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书峰 《南都学坛》2008,28(3):110-11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就是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人对人的相互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阶段。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要使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内容.三者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本质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人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则丰富、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科学发展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的能够完全自由的、积极主动的、自觉的发展,是人的自由权在人的发展上的体现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它的实现既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基础和条件,也依赖于人自身自由发展的能力;既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少年成名、初入官场的苏轼对世事的认识是感性的;直言不讳、旷达率真的苏轼,历经仕途的坎坷、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仍然保持一颗超然自适的心。他的潇洒幽默是可爱的;他的诗词创作是可赞的:他达观的态度、超然的内心、济世安民的情怀是可敬的。他非凡的人生境界对宋以后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任何单义的解释,都是在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内容实质作了某种片面的不正确的理解。因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多义性的:本体论维度的“物质的自然”观;认识论维度的“人化的自然”观;价值论维度的“生态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整体性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任何单义的解释,都是在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内容实质作了某种片面的不正确的理解。因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多义性的:本体论维度的“物质的自然”观;认识论维度的“人化的自然”观;价值论维度的“生态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整体性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代表体人民的利益,人的利益的根本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个性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人的人全面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人的发展的第三大形态"自由个性"的形成,离不开发达生产力、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和大量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