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先生于1991年在纽约机场进入美境时,持人头护照闯关,但被移民官当场截获,他和其他的闯关者一样,在不需保金的情形下,移民局很快地让他保入境。 然而明先生在入境美国后,却没有认真地处理他的庇护申请,之后被法庭判以“拒绝入境”,再加使用人头护照的欺骗罪名,他的上诉案于1995年被上诉局驳回。 之后,他与持有绿卡身份者结婚,并育有两个子,1997年他曾委托移民服务社,以在美居住已满6年,太太为绿卡身份,以及育有两名子女的实际情况,提出申请重开案件,希望能获得“搁置递解”的利益。而这项重开档案的提出,反而使明先生的申请增添更多困扰与难度。  相似文献   

2.
拒签的理由     
签证是你踏出国门的最后一关,事先对留学热门国家签证的申请程序、难易程度以及被拒签的常见原因进行一次大概的了解,将有助于你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留学国家,在申请签证时做到胸有成竹。虽然申请去美国学习的难度最大,但是美国却一直是我国学生留学的首选之地,每年大约有2/3的人选择了美国。而根据美国使领馆的统计,上海、北京等地留学申请人员被拒签的比例大约是45%,那么,这部分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淘汰掉的呢?一个真正想去美国留学的人通常被拒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 有明显的移民倾向美国是移民国家,但是不欢迎非法移民,…  相似文献   

3.
《21世纪》2002,(10)
美国移民和归化局(INS)8月30日发表新闻稿宣布,2001财政年度外来合法移民的总数为1064318人。其中,墨西哥、印度、中国、菲律宾和越南五国移民占合法移民总数的40%。美国移民和归化局(INS)宣布了2001财政年度合法迁入美国的移民人数。这一总数包括在国外获得国务院移民签证新来美国的移民和原已居住美国、经向移民和归化局申请调整身份而成为永久居民者。近年来,包括2001财政年度,合法移民的工作因有待处理的身份调整申请的积压而受到影响。2000和2001两个财政年度间合法移民人数的增长反映了移进,身份调整申请的处理从2000财政年度…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长久以来,对家庭暴力的讨论都仅仅停留在将其作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层次上,即使是西方的女权主义者也只是在80年代后期才注意到了这一女性权力中被历史遗忘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家庭暴力现象呈增多的趋势,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仍然没有被提到其应有的位置上。本文试图透视目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透析其原因,探索防范家庭暴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美国于1997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非法移民控制与移民责任法案》被许多人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本世纪最严厉的移民法案”。该法案不仅对非法入境和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做出了极端严厉的惩治规定,不仅对申请政治庇护的法律程序做出了相当紧缩的改革,而且对于已经取得绿卡的合法移民来说,如何保持绿卡也成了更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根据新法,如果绿卡持有人离开美国超过180天,就有可能被视为有意放弃绿卡。更有甚者,即令绿卡持有人离开美国不超过180天,入境口岸的移民官员也有权质问绿卡持有人是否有意放  相似文献   

6.
6月4日下午,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就中国学生赴美签证相关问题,六、七家传播留学信息的在京媒体记者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领事参赞贺德炜先生,领事处签证处处长白智理先生,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移民局处长、专员翟建玲女士进行了交流。一直以来,美国就是中国留学群体格外关注的留学目的地;而申请美国留学签证,则是存在于这个群体当中的热门话题。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对于入境签证发放问题,美国国内各界进行了许多讨论,这更增加了希望赴美留学的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用“两个改变”和…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一直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前,受害人往往忍气吞声,施暴者则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新《婚姻法》颁布后,这一情况得到了有力的转变。近日,北京市丰台法院卢沟桥法庭试用新《婚姻法》禁止家庭暴力条款审结了一起由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案件,使施暴者不仅少分了共同财产,而且还向受害人支付了损害赔偿金。  相似文献   

8.
针对女性家庭暴力普遍存在且一直缺乏有效规制这一现象,女权主义认为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是男女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的产物,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是公私领域的二元划分以及对妇女利益的忽视导致法律在家庭领域的缺席。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必须重视妇女赋权和社会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9.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美国移民法的背景,然后再明确职业移民的类别与定义。 移民法规的背景 1990年移民法案通过之前,绝大部分职业移民申请人均需申请劳工证,这一申请手续复杂而冗长,不仅需要雇主公司公开征聘,以证明没有美国人符合条件;而且,一旦申请批准以后,申请人还需排队等待排期。对专业人士(移民局对此有  相似文献   

10.
王石川 《21世纪》2013,(5):51-51
要通过对一起起司法个案的公正处置,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深熔铸于公众的心中"我还要上诉。"日前,"上访妈妈"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案被一审驳回,走出法庭之后,她掩面而泣,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无独有偶,浙江杭州强奸冤案当事人张高平出狱后,表达了相似的心迹:我这十年吃尽了苦头,流干了眼泪,但是我的心没死。我始终坚信法律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11.
迈娜·杰海伦 看来,迈娜·杰海伦的《阿基米德与女权主义批评的悖论》一文已经引起美国众多女权主义批评家的极大兴趣。该文发表于1981年夏,两次被收入选集中。杰海伦在这篇论文里固然讨论了有关重大问题,但实际上她却致力于讨论“鉴赏性阅读和政治性阅读”之间的矛盾关系。杰海伦不仅在女权主义批评领域碰到了这种基本问题,而且把它称作整个女权主义研究中的“激进的比较主义(radical comparativism)”。在她看来,由斯帕克斯、莫尔斯、肖沃尔特、吉尔伯特和古芭等人所写的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著作由于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妇女文学传统上而遭到损害。杰海伦说,竟然有人想建立“一个女子语境(contaxt),亦即建立一个远离男人主观臆想的女子语言王国”,对此她感到痛惜。她希望妇女文学的研究应当拓宽视野“从妇女自身的观点出发去研究一切事物”,杰海伦的这张蓝图不仅显得雄心勃勃,而且也显得力度不凡。事实上,女权主  相似文献   

12.
身为教授的父亲尸骨未寒,不孝女儿就调查父亲身后的遗产,并将继母告上法庭要求分割、继承百万遗产。孰料,她的行为激怒了父亲的同事,24位知名教授拍案而起。联名举证.集体声援教授的遗孀!2010年1月8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了教授女儿要求全部继承父亲200余万元遗产的上诉要求。维持北岸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教授女儿因有过失只能分割父亲16万元遗产,在4个法定继承人中份额最少。该女儿因不尽孝除激起义愤外。还促使法庭对遗产继承人作出不对等判决。这场看似普通的官司,让人反思。  相似文献   

13.
《反家庭暴力法》有诸多创新之处,为我国反家庭暴力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现行的法条中将受暴妇女设想为积极的行动者,认为她们会利用各种手段直至离婚改变受害状态。这一隐藏假设体现在反家暴法中过于将婚姻暴力的起诉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申请权和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权交给受害者。解构受暴妇女的积极行动假象后,发现受暴妇女受到多种结构性限制,很难离开施暴者。应当修订完善反家暴法,赋予家暴公益诉讼权,同时放宽监护人资格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资格,以真正维护受暴妇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世界上获得移民最多、移民增加最快的国家。对于移民,美国国内不同的观点针锋相对,争论不休。在关于移民的辩论中,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美国的工作应当提供给美国人,外来移民是经济的负担。然而一些数字表明,近期移民实际上是目前这个国家经济繁荣的一个原因。在大量移民涌向美国的时期,鼓励稳定移民数量的意见一经提出就会遭到强烈反对,更不用说增加移民数量了。1996年,国会里的反移民势力通过了一项综合议案,经克林顿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在移民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做了严厉的规定。那些拥护这项立法的人的论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是一个普及全球的社会性问题,家庭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家庭暴力行为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是影响妇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更好地维护受虐妇女的权利,必须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笔者在此就家庭暴力的内涵、危害、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适当的协助,把家庭暴力降低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黑丁  蜀人 《百姓生活》2011,(11):41-42
2011年6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一起亲族夺房血案的民事上诉。案中涉及一段舅舅与外甥女违背伦理的婚姻。这桩离奇案件的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呢?  相似文献   

17.
吴晓在2006年第1期《妇女研究论丛》上撰文《报道家庭暴力:新闻专业主义给中国媒体的借鉴与思考》中指出,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禁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并对家庭暴力的力量和干预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中国自20世纪以后,家庭暴力问题逐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遭受家庭暴力的中国妇女可以通过国际私法制度依靠定居国的法律寻求救济。但有时仅依靠定居国的法律可能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而依靠国际人权法的救济途径可以弥补依据定居国法律保护的不足。但传统国家责任的理论对依据国际人权法防治家庭暴力构成了障碍,因此应适当拓展国家责任理论,强化国家对于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保护的责任意识,使国外的中国妇女在受家庭暴力的侵害时,能够通过国际人权法提供的途径寻求保护。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对家庭成员动辄施以虐待的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是不会为自己的亲属申请移民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亲属往往因为自己没有合法永久居留的身份而忍气吞声。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防止暴力犯罪法案”,法案中规定,受到配偶或父母虐待的外籍人士可自行向移民局申请移民。 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子女如果受到其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或父母虐待,可自行申请移民。提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妇女问题多发生在占全国妇女80%的中国农村妇女身上.199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未经表决通过了《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指出“应促进特别针对家庭暴力行为和对妇女的各种形式暴力行为的研究.”1994年是国际家庭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特别关心的家庭问题之一,就是家庭暴力.为此,我们对华北地区农村30名妇女受暴力侵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