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帆 《社区》2011,(9):16-18
婚后与父母同住.是把二人世界变成一桌麻将,是把三口之家升级为三代同堂。那本是最传统的中国式天伦之乐。不过,传统的三代同堂是一套院子。老少各成小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这个每个年龄段人群的生物钟和世界观都不相同的时代。重新住在一套单元房里。还能笑得很大声吗?这场亲情麻将该怎样开局?  相似文献   

2.
隋唐佛教的十二大哲学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佛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佛教的名词术语较为特殊,义理较为艰深,这又给研究、了解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隋唐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在各宗派浩繁的教理论述中,撷取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个佛教哲学命题,予以剖析。隋唐佛学的精要,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13,(6):57-57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礼堂正式开幕,到6月11日结束,会期长达50天,创历次党代会之最。延安没有大的招待所,更没有同时可以容纳七八百人的招待所。所以,“七大”召开时,代表分在几个地方住。中央党校住了一批,大砭沟的总政招待所住了一批,王家坪住了一批,枣园住了一批。还有的是住在西北局、联防军司令部。  相似文献   

4.
论中古时期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彭书麟公元3世纪至13世纪,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宋、辽、金各个朝代的更替。我国各民族在一千年漫长的岁月里,由大迁徙、大融合而走向大统一和大发展。其间,西晋末年开始的历时...  相似文献   

5.
应伯爵论     
“要在文学里看出中国社会的潜伏的黑暗面来,《金瓶梅》是一部最可靠的研究资料。”(郑振铎)诚然,诚然。中国社会史,很大一部分是形形色色的西门庆为非作歹的历史。一朵乌云形成不了一个黑暗的天空。西门庆不是孤立现象。他只不过是黑暗社会中一个不可低估的组成部分。在他的上面,有杨戬、蔡京、李邦彦这批官僚佞臣做后台;在他身边,又有着一批伙计、媒婆和打手、帮闲之类的社会渣滓为他奔走献策。这些人,加上那一批被西门庆蹂躏而不以为耻的妇女,构成了一张黑黝黝的网,一个使人窒息,使人迷惘的黑幕。在这当中,有一位应伯爵。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悉尼是世界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是洛杉矶——我所指的是城市面积而不是人口数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众所周知,欧洲和中国城市的绝大多数人都住在狭小的公寓里面,而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不是这样。在过去的若干世纪里,城市里的建筑必须紧凑,因为只有这样城市才容易防卫。通常,这些城市周围都有城墙,所以城墙里面建筑的密度和大小可想而知。对于悉尼和洛杉矶这样的年轻城市来说,即使兴建时面积狭小,可因为城市周围空间辽阔,它们有足够的条件扩大面积。20世纪,当这些城市迅速扩张之时,机动车发明了,这意味着城…  相似文献   

7.
杨帆 《社区》2011,(6):16-18
婚后与父母同住,是把二人世界变成一桌麻将,是把三口之家升级为三代同堂。那本是最传统的中国式天伦之乐。不过,传统的三代同堂是一套院子,老少各成小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这个每个年龄段人群的生物钟和世界观都不相同的时代,重新住在一套单元房里,还能笑得很大声吗?这场亲情麻将该怎样开局?  相似文献   

8.
盛唐、“盛唐气象”与盛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从审美活动的整体构成着眼,盛唐时期就并非如有些论者所认为的,是隋唐美学或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史的低潮或沉寂阶段。相反,它是隋唐前期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空前兴盛与繁荣的阶段,在艺术审美的许多领域里,盛唐都具有它的创见性,既实现了对其时代艺术审美的理论自觉,又产生出对其以后美学思想的开启作用。而“盛唐气象”更将中国古典审美文化推向了雄浑与秀丽统一、“风骨”与“兴象”并重的丰厚境界和最高巅峰,并以其充盈圆熟、高苍浑朴的博大精神及多维指向,开启着中唐时期、甚至整个隋唐后期艺术审美的历史转换和更新。  相似文献   

9.
一朵凄艳的“恶之花”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达敏在《白鹿原》众多人物里,命运最凄惨,所受迫害最残酷最深重的人,要算多情多义而又放荡不用的田小长了.她生时为人下人,死后又被焚尸鲜于塔底.因此,她是小说里最受人同情最令人惋惜的一个人物.她年轻漂亮,天然丽质...  相似文献   

10.
伦敦唐人街 18世纪末,第一批中国人来到了英格兰,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是东印度公司的海员,在莱姆豪斯和利物浦的船坞区落户。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一地区成了吸毒场所的代名词。20世纪50年代,受到爵禄街地区低房价的吸引,中国居民开始向这个地区搬迁。如今,路过装饰华丽的红色拱形门的游客门,无不对餐馆橱窗里发出诱人香味的烤鸭垂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文学以其"文化审美现代性"鲜明地标识着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根本属性。它置身在新与旧、中与西文化的激烈撞击中,其审美表达有吸纳也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更有抵御,文化表象五彩斑斓,但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它已经于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品格,一种认同或超越的"文化审美现代性"传统。在全球背景的烘托下,除20世纪中国文学文本本身内蕴的审美质素外,现代汉语思维框图承载平等、多元、开放、民主、正义、法制等具有全球性的人类思想文化资源,通过20世纪编辑出版行为的"文化平权"实践媒介策略,已经现身在诉求形形色色现代性想象的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中,突出表现在20世纪女性写作现象里。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这种"文化审美现代性"品格和传统还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断增添新的元素,由20世纪中国文学塑形而成的现代人精神资源如发育公民个体、反殖民反封建专制文化、追求文化平权、倡导民主与科学等等,仍将保留、延续,并依然作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令人试目以待。  相似文献   

12.
《小仓百人一首》浅议周蕊《小仓百人一首》是从和歌中精选而成的一百个歌人的一百首歌,因此称“百人一首”。编选者据说是大歌人藤原定家。13世纪初藤原定家受当时住在京都小仓山下的小仓山别墅的宇都宫赖的恳求,选了一百首歌写在彩纸上贴在小仓别墅的拉窗上。由此而...  相似文献   

13.
阿丹 《21世纪》2010,(9):51-51
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它仍旧保留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样子。 直到今天,日本人都认为这里是“真正的日本”,是日本人“精神的故乡”。京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现在,京都在传统区域的划分上仍以“洛”字按东西南北中分为洛西、洛中、洛北、洛东和洛南。  相似文献   

14.
有幸出生在今天世界的人,都有机会体验到开放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新生活和新感觉。数年前,托夫勒在其警世之作《第三次浪潮》中把在家庭里办公描述为未来世界的一大景观。如今,在家庭里办公已不是梦想;而在家庭里的电脑、电视前接受一流的教育则成为当今都市人的一道风景。进入21回世纪,面对地域辽阔、贫富不均、人口众多、素质参差的现实,我国的教育方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到那时,在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最偏僻的地区,在某一个仍被贫困所困扰的小山村里,人们可以不再为师资的缺乏而黯然神伤,只需要很少的投入:一个小型天线、…  相似文献   

15.
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位居中国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中国最北第一人,就住在黑龙江边一间小土屋里。他家后院,除了一张  相似文献   

16.
王颖 《东方论坛》2007,(1):40-44
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张洁是具有奠基性的的重量级作家.作为她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一篇作品,《方舟》不但在张洁个人创作历程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主体女性观念的转折点.在20世纪前半叶的女性文学创作中,"人"的意识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为明确的性别体认,而是被激烈的革命政治思潮彻底隔绝,而历史上又一次的从"人"到"女人"的观念上的突围,正是从《方舟》这里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一波又一波“留学热”浪潮的冲击下,国外色彩绚丽的土地不断被开辟着,充满诱惑地向我们一批批的留学生招着手。西澳州,位于澳大利亚的西部。这里,四季气候宜人,有对比鲜明的土地、未受破坏的美丽海滩,12000种世界独一无二的特种植物、巴达维亚西部以农业和野花为特色的腹地,到处是小农场和牧场……西澳州,澳大利亚最大的也是位于最西部的一个州。按照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她类似于中国西部的西藏、新疆,地广而人稀、遥远而神秘、丰富却贫穷。虽然澳大利亚拥有5万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西澳州却难得看到黄皮肤、黑眼睛的影子。如果…  相似文献   

18.
神话故事里的神大多住在高高的,接近天的地方。而银河是天空一道神秘的风景,它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可以驾驭的地方。在希腊神话故事里银河被称为牛奶路(the milky way)。路(the milky way)与河(银河)不同的命名可以反映出希腊与中国神话故事中人与神关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伐木工人小时候就住在这里。那时,他还是一个小娃娃,他经常到林子里与我、小兔子、小松鼠等小动物一起玩儿。有一次,他为了保护我的家,竟与伙伴打了起来。当时,他万万不会想到,他儿时的天堂——这片森林会葬送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发财致富的狂热冲动中,聚集了一批又一批滥砍滥伐的人们。那日复一日的砍伐声使他儿时的天堂离他越来越远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葬制,梵华嫁接的色彩非常明显。僧众丧葬模式主要有水葬、土葬、火葬、露尸葬等,但每种葬式的流行程度有别。土葬是此时最主流的僧尼丧葬模式,且最符合中华礼制的基本要求,是调和华梵之间文化矛盾的比较好的手段。颇有特色的露尸葬,因其最有印度佛教特色,在此时的僧众葬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选择水葬或火葬的僧众则相对较少。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只有隋唐时期才有如此多种类的僧众丧葬模式,这是隋唐这个绚烂时代赋予的特殊的文化特征。在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僧众葬制既都无一例外地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建构在佛教义理的基础上,又努力寻求着中华礼制的认同,佛教的信仰与儒家的五常在此时已经有了很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