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首与企盼     
世纪的钟声 ,送走了沉甸甸的历史 ;在钟声中 ,我们从容步入新的世纪。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 ,人类无疑是在坎坷艰难的路途中跋涉的。曾经有多少双眼睛 ,为倾刻的巨变而惊惧 ;有多少颗心 ,为灾难而震颤 ;有多少双腿 ,为生存而奔波 ;有多少双手 ,为衣食而劳作 ;有多少张嘴 ,为和平与发展而呐喊……一年又一年 ,一代又一代 ,人闪就这样在生存地域追求着、努力首、祈祷着、企盼着。对地球而言 ,过去的这一个世纪也同样是人类难以忘怀的世纪。人类文明因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空前繁荣 ,但是 ,大自然却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  相似文献   

2.
一个普通女人。却有着异于常人的“传奇”色彩:生一个女儿,却与两名男子结为“合法”夫妻,同时与另外4名男子谈恋爱……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组织、机构、企业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能言善辩、反应敏捷、思维缜密、沟通得体.他们的职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金领”职业之一,他们就是“新闻发言人”(spokesman)。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名词越来越为我们所熟悉。自“非典”以后,几乎所有中国的部委都有了自己的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4.
杨熠 《北京纪事》2011,(1):72-74
这是一个新人类崭露头角的时代,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90后“小孩儿”已经开始进军很“大人”都不敢想的领域,事业规划一个胜过一个地疯狂和大胆:自己被作家写书,自己当导演拍电影,自己当老板开公司……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发展时期,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技高度发展,竞争空前激烈,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辉煌世纪。一种现象已经出现:国际、国内的各个领域在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时,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转向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问题。一切的竞争,必须依靠高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因为有了植物,所以随着四季的更替,它才会变换着美丽的容颜。植物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好朋友。郁郁葱葱的树木,万紫千红的花朵,青翠欲滴的小草,姿态各异的庄稼……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迄今整整九十周年了,五四新文学自发生起则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回顾已有近百年的五四文学,它给我们的当代文学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有哪些恒久价值和魅力仍然吸引我们?在我看来,在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大浪淘沙后,五四文学最值得我们珍视和挖掘的是它对于博爱和永恒价值的追求,简单说来就是关于“爱”和“美”的执著而热烈的拥抱。关于“爱”和“美”的文学观与当时的问题小说、问题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那些“问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淡化或已不成为问题,但“爱”和“美”的价值诉求本身却越来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刘雯静  张汉武 《社区》2014,(6):50-51
现代社会中,糖尿病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防不胜防。人们只知道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却不知道在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中,也有不少的降糖良“药”,只要大家坚持经常食用,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几种常见的蔬菜都有降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卫东 《中华魂》2014,(10):28-30
鼠疫是人类历史上传染最烈的瘟疫之一,1894年(光绪二十年),在广州和香港爆发空前鼠疫的同时,咫尺之遥的澳门却未受侵扰。次年,鼠疫影响澳门,也只是稍有感染,未见流行性传播。联系到2003年的“非典”,澳门也能独善其身,那里果真是一块五毒不侵的“福地”吗?  相似文献   

10.
蓝图:中国在21世纪──谈中国21世纪议程甘师俊20世纪的人类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极大提高,生活日益昌盛。然而,一个巨大的阴影也笼罩在我们周围:人口在膨胀,水土在流失,森林在破坏,环境在污染,资源在消耗……世界敲响了警钟,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  相似文献   

11.
吉玲 《人力资本》2008,(6):16-19
绿色奥运、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环保与发展……环保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不过两三年时间,环保行业已从冷门和偏门行业,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2.
李俊儒 《今日南国》2009,(17):10-11
核心提示: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对老百姓来说,“家”最基本的外在形式就是房子,从建国初的土坯房,到上世纪70年代的平房、90年代的商品房,再到21世纪的小高层、复式、别墅……住房的变迁,是新中国6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才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人才”? 人才学研究者的观点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就是人才。在他们眼中,人才的最大特征就是——“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发展和科学进步,成功越来越难。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有人说,做大事不拘小节。然而,我要说:细节是否必要,要因“事”制宜。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得到空前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伟大胜利的世纪,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中国建立和建设已经且将继续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活得本色些     
苏连硕 《社区》2011,(17):53-53
现在“回归”一词用得越来越多,回归故里,回归自然,回归童心,回归简约……我这里也愿“参与”其中,强调回归本色。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分崩离析,世贸组织的建立,世界经济加快了由区域化、壁垒性朝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人类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同特征,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不复存在了呢?两种制度能否趋同,敢问路在何方?一直以来理论界对“趋同论”思潮的产生时间、“趋同”目标及性质界定等方面争议颇多。本文通过对“趋同论”研究现状的考察,进而阐发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之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情感的浪潮。可到如今,学界对情感人类学的界定及对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均莫衷一是。西方人类学家对“大人类学”的构想曾存在于北美与欧陆,但在历史的发展中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文章旨在勾勒出西方情感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当下东西方情感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现状。从情感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西方人类学历史与现状的论述,对我们重新认识“西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汉律价值初探(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21世纪中国史学应该如何发展,这是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丰厚的史料积累、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的时代要求,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史学将会有空前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20.
北京话"因"类连词在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经历了一系列脉络清晰的变化。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的"因"在复音化的作用下,逐渐由其他双音节的"因"类连词承担其不同的语法意义。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因"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因"类连词,发展至20世纪中叶,"因"的优势地位被复音词"因为"所取代,"因"主要作介词,二者有了分布上的差异。18世纪中叶大量存在的"因……因……"结构在20世纪中叶消失不见。"因为"呈现出逐渐向主语前移动的历史发展现象。18世纪中叶,"因为……所以……"结构就已经很成熟了,19世纪中期继续沿用,发展至20世纪中叶,还出现了先说结论后说原因的"之所以……是因为……"结构。而且,在20世纪中叶还出现了强调因果关系密切的"正因为",后有"才"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