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俯瞰世界,汉语是个大家族。方言、海外方言、普通话、地域普通话、台湾国语、华语、大华语、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与应用、民族普通话、汉字文化圈的汉语汉字问题、传教士汉学、专业汉学、中国学、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的外语角色、国际社会的汉语应用等,构成了林林总总的汉语变体和汉语现象。它们之间的语言关系错综复杂,带来了因研究视野扩大、研究汉语的参照系变化所出现的若干学术问题。用世界眼光来看待汉语,是在“全球英语”研究背景下进行的。人类其他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日语等,也都需要有全球化的研究视野。用世界眼光观察人类语言和语言生活,是一种新的学术趋势。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17岁的我在家里等待加拿大留学的“VISA”。因为我留学加拿大的地区不少人是讲法语的,我想多学一门法语只有益处而无害处。所以,我抽空来到“华浦”参加了法语强化班!了解法国文化在欧洲语言史上,法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18,19世纪欧洲不少国家的上流社会的交际语言就是法语。不管是德国人、意大利人还是俄罗斯人,他们都习惯性地讲法语。不过,要我们中国人讲出一口纯正、流利的法语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对法国文化的了解不如欧洲人。比如,在上世纪欧洲的一些“沙龙”里,人们用法语表达“请坐”时,会用一种令我们中国人费解的句式,用汉语直译出来就是:请问您能满足一下这张椅子拥抱你的愿望么?这就是一种法国文化,当然,如今随着语言的进化,法语里这种说法已经很少见了,但从中能够让人感受到法国人的修养。这对我学好法语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曾是那么宏阔而神秘。也许是“丝绸之路”的驼铃唤醒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梦想,“郑和下西洋”的“龙船”则把海那边的一角变得可望也可及!而今,黄种人、红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都在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壮族人、苗族人、印第安人都在想四海皆兄弟!苍天茫茫之中,无线电波正交织、转换着各种语言的信号: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大地浩浩之上,各民族的优秀儿女或挥汗劳作,或奋笔疾书,或口若悬河,都在为着一个目的:民族要发展,国家要昌盛,世界要和平!都在使用一种工具——语言。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既然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就具有一切社会现象的共同点——为社会服务。 语言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为社会服务的。人们凭借语言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并调整相互间的关系、统一相互间的行动。然而,语言不是个人的,它是全民的集体财产;它是约定俗成并成为全民共同理解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是由若干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要使用语言,先要了解、学习语言,掌握其产生的规律、特点等。唯有如此,才能使语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在我们国家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使用汉语。在世界上,汉语产生最早,历史悠久。汉语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所以在国际上使用汉语的人也很多。特别是近些年,在国际交往中,汉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学习、研究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汉语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联合国也把  相似文献   

5.
法语是国际语言之一,除英语外应首推法语。联合国、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签订条约也大多以法文为正本。法语为何成为许多国际机构的官方语言呢?这不仅仅是因为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讲法语,而是由于法语的文法细腻、清晰、准确,才使它著称于世。众所周知,一提到法语,不管会讲不会讲,人们马上会说“法语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古今汉语和法语成语中的色彩词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其使用频率、语用习惯、象征意义和生命力的不同,反映和证明了中国人和法国人在思维方式、文化色彩和传统继承方式上有着不少的差异。从中也清楚地看到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要学好外语,既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文化,又要通过文化去提高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外语院校这个言语社团中,法语专业学生活用知识库基本包含四种语码:汉语(母语),法语(第一外语),英语(第二外语)和一种汉语地方变体.本文试图揭示法语专业学生不愿开口讲法语现象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文化及个人因素;探讨如何把英、法双语之间的干扰转变为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法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视同仁地为为社会各个阶级服务。一个国家与别的国家不同,除了表现为地貌状况和文化特征迥异外,还突出地表现在语言的不同上。当然同一国家的人们不一定使用同一种语言。在加拿大,英语和法语并存—加拿大的政府首脑发表讲话和声明,都须用英语说一遍,再紧接着用法语说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系统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包括学习者的母语以及已经习得的其他外语对正在学习的另一门外语的语言迁移。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引发了两种乃至多种语言的对比分析。由于英语和法语悠久的历史渊源,因此本文是在中国的学习者在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上学习法语而进行的英语和法语的比较研究,以期给予中国的法语学习者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加强外国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融合,首先从哲学理念上阐述其合理性,如“语言学”在内涵上理应包括两者;语言学研究的融合符合“新时代,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的国家语言策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两者的融合最能实现韩礼德的中国情结和学术理念。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有待解决,如中国高校很少设置语言学系;中国高校的外语院系强调文学传统,不太重视语言学的引领作用;国内外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国际会议不重视汉语。为此,文章提出若干建议:采用有分有合的“连续统”的辩证哲理;在现有的“文学”和“语言学”下增设分支学科;采用适用语言学的理论评价各种分支学科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进程的加快,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培养载体,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是,无论是“对外汉语”,还是“汉语国际教育”,在专业或学科建设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必须首先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性质及学科体系进行深入思考: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心理学、艺术学、国际关系学、华人华侨学等学科既是汉语国际教育最重要的支撑学科,同时也是其横跨的主要学科;要把面向非华裔外国人和面向华人华侨的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同时把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相结合对英国伦敦附近六所中学192名中学生的汉语、法语和德语三种外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英国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社交和母语依赖策略而使用最少的是记忆和情感策略;在相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语种外语学习者策略选用存在差异,策略选用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和外语学习时间长短相关.  相似文献   

13.
语言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通常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其语言在国际交往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从世界通用语的更替,可以窥视国际舞台大国的兴衰。18世纪法国在欧洲大陆的称霸,使法语成为重要的近代世界通用语。法语成为欧洲各国上层社会的语言,也是国际的外交语言。随着英国的壮大,英语又成为世界通用语。但英语取代法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美国的发展促进了英语的传播并且维护了英语的国际地位,还促使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学英语的时候会受到汉语的干扰 ,干扰的程度有多大 ,不易确定。有人估计 ,外语学习者的错误 ,有三分之一来自本国语的干扰。可是我们也要看到语言之间的共性 ,例如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的语序一般都是“主语———谓语———宾语” ,这对中国人学英语提供了不少便利。汉语干扰英语 ,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外乎三个 :1 .受了汉语的影响 ,生硬地按照汉语思维的习惯来遣词造句 ,因而形成所谓汉语式英语 ;2 .凭主观想象 ,任意套用或类推 ;3.教学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基础打得不够坚实。一、词法错误因汉语干扰而产生的词法错误分为七小类 :名词错误、…  相似文献   

15.
一人们常说:“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英语是一门使用广泛的语言,”;“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语言’一词也用于“他使用恶毒的语言攻击我”;“鲁迅语言的特点是一针见血”;“赵树理的语言有山药蛋味”等等。一般来说人们很少注意‘语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其它各国的广泛交流,我国的社会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汉语词汇激增。与此同时,网络话语、电视话语等也逐渐形成并成为时尚。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受到影响,担心单纯地引进别国词汇会削弱中国文化的创造力。语言的出现和使用体现着一定的哲学理念。语言推动哲学的发展,同时哲学对语言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引用一些哲学理论,对于分析、解决这种"语言恐慌"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里 ,时刻都有人们用语言所进行的交谈、写作或阅读活动。我们的生活也极大地依赖快捷及得体的语言行为。学习一种外语 ,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 ,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所以说 ,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最初的习得是通过语音和语调而获得的。语调是指说话时声调高低的变化。英语语调很难掌握 ,尤其是对中国学生 ,在运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时 ,汉语的语音语调依然会起作用 ,影响交际的顺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显得举足轻重。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国际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人数不断攀升。2002年8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中文教学发展国际研讨会”透露,初步统计,已有85个国家的2100余所大学和中国邻近国家不计其数的中小学、民间机构开设了汉语课程。最新资料还显示,全球学习中文的学生已达3000万人,汉语教学因而也开创了潜力巨大的教育市场。最近,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中间有一句流行语:“走,到中国…  相似文献   

19.
从联合国成立以来,法语在联合国的一些主要机构中既是工作语言,又是正式语言。1973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及其大部分专门机构所使用的语言已达到六种之多(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及阿拉伯语),但尽管如此,法语仍是除英语以外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譬如1980  相似文献   

20.
语言环境的类型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一个正常人处于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就会习得什么样的语言,在中国的汉语环境中长大的人会说汉语,在美国长大的人会说英语,生长在湖南长沙的人会讲长沙话。同样,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时也极大程度上受语言环境的制约,然而其制约的实质是什么呢?许多外语教师不明其中的缘故。我认为在外语学习研究中不研究语言环境是不科学的。本文拟对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以及外语学习环境作有关探讨,旨在提高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