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素菲 《市民》2006,(2):10-10
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顶住白宫压力,追踪报道“水门事件”,并成功地将消息来源“深喉”的身份保密了30多年,由此成为彰显美国新闻独立自由报道原则的里程碑。2005年,《纽约时报》的女记者朱迪斯·米勒却因拒绝透露“特工门”事件的消息来源,被迫入狱3个月。  相似文献   

2.
爱心世界     
比尔·盖茨答记者问2001年7月《,机会》杂志在意大利的米兰创刊。为了能一炮打响,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提议,请比尔·盖茨来写发刊词。最后,比尔·盖茨终于答应了在纽约开往内罗比的飞机上,可以接受一刻钟的采访。记者为采访草拟了三个问题:第一,您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第二,您认为谁不会第二次前来敲门?第三,您认为现在最需要抓住的是什么?只要比尔·盖茨回答了这些问题《,机会》杂志就有了世界上最绝妙的发刊词了。比尔·盖茨说,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对第二个问题,假若你问的是一位不可一世的年轻人,他也许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不应该学美国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不应该学美国经济模式现年82年的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去年在沪逗留期间,接受记者晨漠采访时说:“许多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市场经济,是最典范的经济模式、如果用这些话来形容50年以前的美国,那是对的。然...  相似文献   

4.
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奈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界著名学者 ,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 ,政治学教授 ,曾任美国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1 977,1 989,2 0 0 1 ,合著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2 0 0 0 )、《美国霸权的悖论》(2 0 0 2 )等 ,他提出的“软权力”理论引起全球关注。本文载于美国哈佛国际评论杂志 2 0 0 3年冬季号 (HARVARDINTERNATIONALREVIEW·Winter 2 0 0 3 )“美国望”栏目 (PERSPECTIVESONTHEUNITEDSTATES) ,系该杂志资深编辑西恩·克瑞翰和塞比·拉尔曼对约瑟夫·奈的访谈 ,题为“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ThePowerofPersuasion—DualComponentsofUSLeadership)。访谈中 ,奈联系近年来“软权力”和“硬权力”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角色定位 ,以及国际社会对美国举措的回应对美国对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对其“软权力”理论再次作了精要论述。访谈主要内容如下。(以下▲代表编辑 ,●代表约瑟夫·奈 )  相似文献   

5.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2003年年底在科隆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加博尔·施泰因加特和奥拉夫·伊劳两位记者的采访,对美国强权支配下的世界、伊拉克战争的后果及德国人的付出和遗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小说《裸者与死者》而闻名于世。最近,他以80高龄出版了一部极富挑战性的书《神圣的战争:美国的十字军东征》,叙说了“9·11”事件后美国的反恐斗争。近日,梅勒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编辑格哈德·斯潘尔的采访,谈了他对美国舆论氛围和布什总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3年年底前,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汉斯·霍因和格哈德·斯珀尔的采访,对北约国家之间的争论、美国的独断独行和欧洲的疏忽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1988年9月12日至15日,CATO学会和复旦大学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前景与问题”学术讨论会。美方参加会议的除CATO学会的学者外,还有“货币主义”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德尔·弗里德曼;美国美中关系学会主席戴维·兰普顿;美国著名作家、《富裕与贫困》的作者乔治·吉尔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政策科学研究员、《谁掌管美国》的作者托马斯·R·戴伊等二十多人。中方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代表等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9.
一些人声称,迪克·切尼是白宫的心脏、灵魂和大脑。这位美国副总统是否正在利用他的权力和影响,推动乔治·W·布什进一步向右翼靠拢?  相似文献   

10.
以下是美国总统克林顿离任前接受《先生》月刊记者迈克尔·帕特尼蒂(Michael Paterniti)采访的记录摘要,原载《先生》月刊2000年12月号。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评论家认为“可以肯定,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没有任何人象尼克那么重要,也没有任何人物能更持久地抓住海明威读者的想象”,“尼克不仅在海明威的人物中,而且在美国文学中都是很特别的。”尼克·亚当斯在海明威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1925)(以下简称《时代》)中首次出现时,美国作家D·H·劳伦斯就指出:这部短篇集实际上是一部“不连续的长篇小说”,“它在塑造一个人和他的全部历史,对于这个人,我们不需要再知道什么”,这个人就是尼克。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经济舞台在21世纪第一个亮点。世界对此的关注程度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热度。《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克雷格·S·史密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表露了在西方人眼中“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希望在不远的一天我们能验证它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名人的桃色新闻似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这不,世界首富、“微软垄断案”主角比尔·盖茨最近又被一则绯闻案搞得焦头烂额——比尔·盖茨曾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将本公司的女职员斯特凡妮·雷赫尔拥入怀抱,让她作了自己的情人。 本来这类绯闻在美国算不了什么,微  相似文献   

14.
海明成曾写到:“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都起自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中间最好的一本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也许只有象《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这样的书方能受之无愧。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批家和讽刺家。《哈》书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故事虽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50年代,但却写于种族歧视仍然极为严重存在的80年代。作者通过一个名叫哈克的白人孩子帮助黑奴吉姆逃亡的故事,描绘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中…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新时代》杂志总编阿历山大·普姆列扬斯基于2002年底采访了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出版人兼总编史蒂夫·福布斯。福布斯纵论当今世界,谈到了美国的危机、俄罗斯的政策、伊拉克的战争及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争吵。他强调:“寡头并不是资本家,不过是些窃贼……我们美国是没有寡头的。”  相似文献   

16.
公正的奖赏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相似文献   

17.
轻松的幽默深刻的反思──马克·吐温的艺术个性曾熹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曼斯,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被认为是“第一流的美国作家”和“美国文学界的林肯”。作为讲笑话的能手,马克·吐温的作品常常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18.
南京,中国读者较为熟悉,外国读者,特别是外国记者就不一定熟悉了。那么美国《圣路易斯邮报》华盛顿记者站首席记者琼·索耶眼中的今日南京是个什么样子呢?请阅《美国记者眼中的今日南京》一文。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技巧上还是在道德寓义上,《汤姆·琼斯》都是一部意义深远的小说。尽管这部小说在结构和情节繁衍两方面都执泥地沿袭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它在本质上仍是一部旨在规劝世人弃恶从善的寓言。作者亨利·菲尔丁对人的个性细针密缕的描写极其成功,堪称是继《堂·吉诃德》之后最富有生命力的“流浪汉”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JamesWaller)的处女作《廊桥遗梦》(“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在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却遭到一些重要报刊杂志的贬斥和讽刺。《华盛顿邮报·书的世界》发表了标题为《在玉米地里消遣》的讽刺评论。作者表面上劝说读者相信罗伯特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认为“他是个象征而不是个真人”,不要去注意“他言谈的平淡陈腐”,更不要认为弗兰西斯卡“是个幼稚浅薄的女人”,实际上批评得很尖锐。《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发表述评,挖苦作者把两人在厨房跳舞的情景描写得详细周全到了拖沓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