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4,(8):62-63
耶路撒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圣城,它是世界上唯一被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共同尊奉为圣地的城市。耶路撒冷坐落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中部,最早叫“耶布斯”。传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个被称为耶布斯人的部落首先来这里筑城定居的。  相似文献   

2.
孙扬 《百姓生活》2011,(6):61-61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和圣地,但是数千年来却饱受战火的侵扰,屡次被摧毁。以色列人、巴比伦人、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十字军、埃及人、奥斯曼帝国以及英国,都曾成为这个以“和平”命名的城市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4,(1):46-48
要解开哭墙之谜,首先得从哭墙所在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地”,它接受着来自全世界亿万教徒的顶礼膜拜。但三大教的信徒对圣城的狂热,让残酷的征战在几千年里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4.
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具有一神论的共性和教义上的延续性,耶路撒冷成为三大一神教共同的圣地;宗教圣地的形成经历了1600年之久,期间各种宗教场所层层叠叠,盘根错节,而三大宗教圣迹都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转移性,因此共同的圣地却成了争夺的焦点,从而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圣城伯利恒     
这个耶稣生之地是世界上冲突最频繁的地区。 伯利恒和耶路撒冷仅相距6英里(10公里),然而由于该地区动荡的局势,这两地被分割开来,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以至于从一地寄往另一地的明信片需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伯利恒位于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后夺取了这块领地。事实上,这应该是一座巴勒斯坦城市,其3.5万居住人口中绝大多数为穆斯林。而在1900年时,超过90%的居民是基督教徒。如今,伯利恒的基督徒仅占人口的1/3,并且随着基督徒陆续迁往欧洲和美洲。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下降。这一地区及其周边至少发生了12起自杀性爆炸事件。伯利恒,这座圣诞节期间备受推崇的“小镇”却是世界上冲突频发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影片《不夜城》的全部结构都建立在“人性论”这块早已烂朽的基石上面。它以抽象的人代替社会的人,完全抹煞了阶级矛盾;它以“人性论”代替阶级论,根本否定了阶级斗争;并在这“共同人性”的基础上,幻化出它的所谓“社会主义”的海市蜃楼。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拆除了”人性论“这块基石,那末,建立在它上面的、五光十色的《不夜城》便会整个地崩坍了。现在,让我们步入《不夜城》中,看一看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7.
“帕内号(Panay)事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美日在华的一次最大冲突,这是美国对日本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美国对日本的退让妥协,决定了它在以后的美日交涉中处处被动,最终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8.
1999年3-6月间,北约未经联合国(UN)授权便对南联盟施以大规模空袭。它的这一野蛮行径迫使国际社会不得不认真思考:在下个千年,联合国是否还有能力捍卫世界和平?回首20世纪,如果说在它的上半叶里就爆发了两次都祸及全球的世界大战的话,那么相比较而言,在它的下半叶里世界例显得十分平静了(虽然这期间世界很多地方都曾发生过和平屡遭破坏的恶劣事件,但大体上说,它们都属于能被国际社会有效监控的所谓“局部战争”或“低烈度冲突”之类)。这倒不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彻底化解了国际间的种种矛盾,相反,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各…  相似文献   

9.
旺旺 《百姓生活》2010,(5):60-60
“和平”钻石矿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零下50℃。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苏联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这个巨大的洞穴直径大约1600米,深度达533米,从卫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个大伤口。  相似文献   

10.
洪泽,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充满了神奇……如今在这块被文人墨客一次又一次吟颂的水乡圣地升起一颗新星——洪泽钢管有限公司。 五年前,在人们眼中洪泽钢管厂还是一只丑小鸭:由于工艺简陋,技术落后,市场狭小,企业全面停产,厂区内杂草丛生,原材料、不合格产品锈迹斑斑。工人下岗待业,生活没有来源,一时成为洪泽县特困企业。  相似文献   

11.
袁邈 《21世纪》2001,(2):33-35
你对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体现在你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 环球巡回展览中,这对你的艺术和你的国家都是一份献礼。 ──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 第一次知道李自健,是那幅联合国 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印刷品──人物肖像油画《韧》,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奶奶专心地在穿针,画的作者就是李自健。第二次关注李自健,是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荷兰的报刊上。那是今年的1、2月,李自健的全球巡回个人画展在荷兰苏富比阿姆斯特丹总部举办,被世界公认为仅次于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反映日军侵华暴行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的展出受…  相似文献   

12.
噩运蓝钻石     
《阅读与作文》2008,(4):62-62
“希望”蓝钻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钻石王之一。1947年“希望”蓝钻石的标价为1500万美元,这是它的最后一次标价。自从1947年后,“希望”蓝钻石再没有被拍卖过。1958年,“希望”蓝钻石被占有它的最后一个主人美国珠宝商海里·温斯顿捐赠给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在该院的珠宝大厅里,“希望”蓝钻石陈列在一个防弹玻璃柜里,与各国帝王加冕礼上用过的珠宝媲美。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世纪国宝展”一号展柜上,一块毫不起眼的灰褐色泥巴,与秦始皇陵的划船陶俑、中国最早的人造铁器等考古文物一起,戴上国宝桂冠,令众多参观者瞩目。和其它展品相比,这块参展的古窖泥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它依然“活着”。可不要小看这块古窖泥,它来自长江之滨的五粮液古窖池,至今已有637年的历史,每一克古窖泥里含有几百种、约十亿个参与五粮液酿造的微生物,被科技界称为“微生物黄金”。为保证这块古窖泥的沿途安全,四川专门派出警务人员护送这块“泥巴国宝”进京。为揭开这块“泥巴国宝”的秘密,记者专程赶到宜宾。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9,(2):50-51
最大的树 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树是一株被称为“谢尔曼将军树”的巨杉。它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红杉国家公园中。据估计这株“树木之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3500年。尽管它的身高只有83米多,比世界上最高的树矮了不少,但却异常粗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党的文献的表述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和时代主题。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二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我们不同意认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是已经实现了的世界状况的看法,这一看法忽略了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存在的严峻挑战;我们也反对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取代当前我们所处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巴以最终地位谈判的开始 ,过去一直试图回避的最为敏感和棘手的耶路撒冷主权归属问题 ,被摆上了桌面。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巴以和平进程。鉴于耶路撒冷历史的、民族的、宗教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解决起来困难重重。本文对历史上耶城主权归属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 ,对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进行分析 ,对其解决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1、导入 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看它的词藻,也不是看它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它的“立意”高还是低。  相似文献   

18.
“十车翻蚁蛭百国追彦琮”───季羡林教授的中印文化研究编者的话在北京大学这块驰誉海内外的学术圣地上,造就了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德才兼备,博古通令,学贯中西,赢得学术界、教育界的钦崇。老一辈的学者毕生耕耘,为北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新一代学者...  相似文献   

19.
“文以意为先”,一篇优秀的文章,立意总是在深刻、新颖上闪烁着它那迷人的光彩。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精湛深刻、新颖独到呢?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双版纳永远是一个朦胧而又神奇的地方。或诈只有从这块土地上走出的舞蹈家杨丽萍,还有她的舞蹈,才能以直观的魅力,展示这块土地上狂育“神秀”的“造化”,讲述西双版纳地滦人杰的神奇。已昌舞蹈“大家”的杨丽萍,从小生在这块美丽但还算不上富饶的土地上。在偏僻的山寨里,做为一个离异家庭中幼小的长女,杨丽萍厮守在母亲身边,带着三个弟妹,用一副稚嫩的户膀,檐起一个不不轻松的童年。这晨的山水还记得,当年,在一座白族垛木房的木梯上,常常坐着一个小女孩。她一次又一望着烧着晚霞的群小,崔级苍苍的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