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行政管理系统发展的专业化、服务化、法制化、民主化趋势,要求其管理的理念和实施的方式须与时俱进."博士官"在政府系统的大量出现,既是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博士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主观愿望.时下,社会上对"博士官"现象存在非议.产生非议的主要原因是"惯性思维"积弊所致.行管系统中"博士官"选拔的关键在于政府管理理念的正确定位、就职岗位的合适度和人才选拔机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兰州在传统中国的疆域观念中一直位居边疆,但自清末以来随着"中华民族"一词和各民族平等融合的共同体观念的出现,兰州一跃而成了中国的"中心","建都兰州"的主张一时也广为传扬."兰州中心说"的提出,不只是因为兰州位居中国地理几何中心,更是源于民族建国进程中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作为疆域中心和五族共和象征的"兰州中心说",代表着国人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目标上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态.兰州虽淡出政治边疆的范围,但从现实情形看,它仍未脱摆经济边疆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正> 峨堡(原为俄博),藏语音译为“夸尔曼”,意即红色的城墙,亦有博望城之称,古称大斗拔谷,为古丝绸之路第二条通道上的要隘。其途径是由金城(今兰州)出发,经青海民和、西宁、大通、峨堡、扁都沟口,进入甘  相似文献   

4.
兰州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聚集的中心,是未来西北开发的桥梁和中枢。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兰州市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育有一个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有一个科学的教育结构和体系。为城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本文就兰州教育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的趋势,浅述以下看法,以供商榷。 一、兰州教育的现状分析 建国三十六年来,兰州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建国后的十七年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兰州的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包正福 《兰州学刊》2005,(2):123-124
一、兰州市与厦门市经济合作的现状 总体来说,兰州市与厦门市(福建省)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情况良好.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市借助"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两个平台,加强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力度,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厦门(福建)在兰州的投资项目有近百个,投资总额达近亿元人民币.投资的领域主要在:房地产、建材、装修、食品、包装、餐饮、娱乐、运输等行业.与此同时,一些兰州(甘肃)的企业也看好在厦门(福建)的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陆续在厦门(福建)投资兴业,如兰州石化、兰州飞控等企业在厦门设立了分公司,还有很大一部兰州人在厦门投资创业等.目前,双方经贸往来频繁,经济合作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6.
兰州自东汉以来就是丝绸之路著名的商贸重镇,是中原汉民族与西域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旱码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兰州"座中四联"的地理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连南续北的地位,具有连接中国东西部大市场的特殊作用,在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了消灭社会主义而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圣战";美国始终把中国作为其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目标,而且不断地换手法,包括扶植其"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反"和平演变"的主动权,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逢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许多主办国家开发世博会文化资源,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国的"后世博"时期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的2010-2020年间,是中国文化产业提高能级、规模和效益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文化产业要大力开发"后世博"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力、科技研发力、国际包容力和时尚影响力,在综合实力方面跨上新的历史台阶.  相似文献   

9.
对屈原<九歌·东君>中"展诗兮会舞"句,学者们一般是将其中的"展"解释为"陈"、"展开",将"诗"指为后世通常意义上的诗篇,将"会舞"理解为"聚集在一起跳舞"或"歌配合着舞"等.本文不以之为然,通过考察古代礼乐制度以及相关故训材料,认为"展"意为"调整……而使齐一有序","诗"是据唱奏的歌乐而说;"会"与"展"义近,意为"使……齐同相合".若此,"展诗"意谓调整歌乐,使之齐均;"会舞"意谓协调舞者动作,使之一致,且合于音律节奏.  相似文献   

10.
《燕青博鱼》以水泊梁山英雄好汉为背景,以"博鱼"为体裁,着力塑造了燕青生活的市井氛围,展示了市民所推崇的扶危济困、妻贤祸少等道德观念,从而提示了戏剧这一文学样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市民对娱乐的喜闻乐见的欣赏习惯而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苏力招博事件"①一发生,即刻就在各大网站上引发了较大规模的讨论:其中既有甘德怀同学发表的"我的北大考博经历"②和苏力发表的"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③,也有诸多网友发表的各种评论、质疑、辩护或批判的文字.  相似文献   

12.
李贽"人人平等"社会观发现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卓越思想家李贽编刻的《博篡二王真草隶篆千文印薮书镜》是一本未见著录的善本艺术书.本书前有署款"卓吾李贽题并书"的行书序文,卷首有李氏楷书"博篡二王真草隶篆千文印薮书镜"及"卓吾李贽集"的引首,在名款之下各押有"李贽之印",前者白文,后为朱文(见右图).正  相似文献   

13.
兰州的古民居四合院和悬楼,与兰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生动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兰州历史文化传统的体现.在分析兰州民居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提升兰州民居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做了一些探讨,为新时期兰州新区开发乃至甘肃建设文化大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15.
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解放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这场新文化运动对国人思想的解放,而"对西方求解放"则关注甚少,忽视了这一点,对于"五四"思想解放的理解则是不全面的.从总体上看,国人"对西方求解放"的新构想,主要呈现两种范式:一是呼吁打破对西方的盲从,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关系;二是服膺马克思主义和转而"以俄为师".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其展开的历史过程中,正是"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博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在今天,理性地保持二者之间的此种张力与博击,仍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永葆思想活力所必需.  相似文献   

16.
朱志清 《理论界》2014,(2):111-115
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始,形成了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中央的统治。王明、博古主政时期,在干部工作上犯了严重的宗派主义错误,极大地妨碍了党和革命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已是历史结论。我们承认这个历史结论的同时,还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对当时党的干部工作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历史分析,对其中不乏可陈之处应予以适当阐明。王明、博古对潘汉年的信任重用就是其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在此期间,潘汉年受到王明、博古的信任重用,开始参与党的上层领导工作,成为了党的高级干部。潘和王、博之间的关系,属于正常工作关系范畴。在错综复杂的党内矛盾和斗争中,毛泽东认为潘汉年是"王明的人"、"不可信用",实际上是把潘和王、博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宗派主义关系,这对潘汉年的事业和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郭店和上博的出土竹简为重新审视中国思想文化史提供了崭新的文献依据,但迄今为止,利用郭店和上博儒家文献的研究尚多局限于先秦。以往学界流行的看法多认为宋明理学诸多观念是佛教影响的产物,对于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之间的一脉相承多有忽略,甚至认为宋明理学偏离了先秦儒学的精神。对此,文章运用郭店和上博的有关儒家文献,将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学关联起来考察,具体论证了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在"性"、"情"和"无"这三个重要哲学观念上的连续与一贯,揭示了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之间的内在连贯性,既扩展了郭店和上博儒家文献的应用范围,也对以往过于重视宋明理学中的佛教因素而忽视其中先秦儒学固有内容的倾向有所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8.
兰州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西北黄土高原文化的地域风貌,体现了甘肃文化开放多样、浑融并蓄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资源性特征.从这些特点研究出发,在兰州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将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兰州城市、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唤醒"文化自觉",塑造城市精神,打造非物质文化的精品项目,在兰州文化的本源、文脉中,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地区发展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9.
"乐亡隐情"是上博简所见孔子论"乐"的话语,系上博简公布前传世文献所未见内容,是孔子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文化背景下,对"乐"之文化功能的重置。"乐亡隐情"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孔子的文艺思想并非"不及情"。孔子"乐亡隐情"为代表的乐论思想,不可避免地生发着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保和用兰州方言创作快板,迅速得到了陇原民众的强烈欢迎.兰州快板是一朵新开的艺术奇葩.其在方言上的成功运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押韵坚持在合辙的基础上四声分押,念准个别高频词的兰州特殊读音,善于准确运用兰州方言常用词与熟语,充分体现兰州方言的明显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