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略特的<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萎缩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试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向入手,进一步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宗教信仰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熊海英 《云梦学刊》2009,30(5):115-117
艾略特的《荒原》用陌生化的艺术感受方式构筑了荒原意识,用化丑为美的方式演绎了荒原意识,用宗教精神超越了荒原意识。  相似文献   

3.
苏童在其小说中营构了大量意象,其中的色彩意象与隐喻意象最为出色。面对文本中高度密集化的意象,苏童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梳理策略。文章重点对苏童文本的叙事个性进行定位,认为苏童创造了一种意象化的叙事模式,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对苏童小说文本意象化的叙事品格进行了定位和描述。  相似文献   

4.
苏童是当代独具风格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以叙述的优美、精致、诡谲,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开拓了当代文学的视野。本文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文关怀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出,以此洞悉苏童小说的女性世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苏童散文所使用的语言材料,主要有童年、世态、关于写作本身三个方面.苏童以散文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的倾诉欲和呈现欲,调动了他全部的材料和情感,全方位地描绘出了他自己的心灵史.他一定会凭借天才的灵感和勤奋,洞悉生活和世界的真谛,寻找到进入艺术殿堂的那根灯绳.  相似文献   

6.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3,24(6):93-97
"荒原"意象是鲁迅小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艺术现象。这一现象表现着鲁迅的文化心态,即鲁迅在理性上倾向于新文化的价值立场,而在心理深处对传统文化仍然有着一定的价值认同。以往的鲁迅研究认为"荒原"意象来自鲁迅作为新文化的觉醒者面对传统文化的包围所形成的孤独感,本文认为不仅如此,"荒原"意象还来自于鲁迅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袭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失落的痛惜感以及鲁迅对于新、旧文化价值选择的独特认识。这种心态表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刻性与独到性。  相似文献   

7.
艾略特的《荒原》所渲染的死亡意识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概括力,既展示了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思考。作品所表现的死亡不是生命存在的否定形式,而是现代人实现形而上的生命永恒和形而下的灵魂救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张爱玲女性自省意识的真实再现。作者以其女性特有的生命体验,从心灵揭密与灵魂透视的切入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女性人格悲剧的心理因素,进而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苏童是中国当代最擅长空间叙事的作家之一。他总是有意识地规避时间的束缚,让时间融化在某种空间形式中。香椿树街与枫杨树乡这两个标志性的空间坐标,建构起了属于苏童的纸上的南方。这一虚构的空间,并非承载故事的一个空洞载体,而是推动叙事进程的有力手段,是整个文本的总体叙事策略。其中蕴藉的丰厚隐喻超越了地域景观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延伸向广袤的历史与社会,与创作主体强大的情感力量共同书写了各色人间故事,生成文本主体性的生产机制和意义建构。纸上的南方本身成为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京派作家不是超然于世外的一群,其文学观呈现出杂揉的色彩.一方面要求文学高蹈于政治化、商业化之外,呈现出一定的"超越意识";而另一方面,以道德和审美的方式参与社会的改造而呈现出一定的"介入意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作家心态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蒋捷身逢宋元易代之际,独特的遭遇身世以及他高洁的人格使他在国破家亡的痛苦煎熬和深深绝望中选择了自我封闭。而这种自我封闭意识表现在他的词作中形成了内敛而沉郁的独特词风。他谢绝与外界往来,他的词中频繁出现象征封闭的意象,如"窗"、"帘"、"深院"等,可以看作是他封闭内心世界的外化。  相似文献   

12.
儒家典籍中的哲学伦理思想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历史积淀,对其进行译介是确立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在译介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以往的儒家典籍的译介的梳理发现,传统的译介实践常常是以外国译者为主体,以"西方中心"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了儒家哲学思想被割裂和扭曲.在文化自觉意识的观照下,儒家典籍的译介应以中国译者为主体,在"文化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下,采取异化的阻抗式的译介策略,这对弘扬和传播儒家文明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童、余华、阎连科、残雪等作家,是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人的文学""人性的隐秘"和"人性叙事"等命题的重要参考坐标.考察作家在作品中揭示人不同层次的"本性"、性格以及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过程,分析他们在文本中深入挖掘人性在特定境遇下的嬗变以及人性的"隐秘角落"和多重向度,能够探测作家在具体文本结构和故事中展现的人性真实形态,绘制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图谱".在了解他们书写前人未表现、未尝试过的叙事和主题的基础上,发掘、拓展、丰富"人的文学"的内涵.这一维度或视域,考量着当代作家的写作深度和美学价值,是对"人的文学"在审美领域的延展,也是对前辈作家、学者们理念的继承与再思考.  相似文献   

14.
吴艳 《江汉论坛》2004,24(6):93-95
论文探讨了闻一多先生诗学"多元意识"的独特表现选择一个对象,自觉地从多元视角进行思考,获得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说明"一中求多元"的方法论成果,假使没有发生学和本体论层面的证明,必然滑向一元论的陷阱.闻先生"并重"、"互证"即"一中求多元"的理念止于方法论,是他那个时代学者的宿命,也是困扰今天学者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提出与公民理念相对应的"非公民"理念的基础上,认为"非公民"包括臣民与惰民,同时"非公民"意识包括臣民意识与惰民意识两个组成部分.文章认为惰民意识从本质上来讲从属于臣民意识,但又有别于臣民意识.无论臣民意识还是惰民意识都是"非公民"意识,都应升华为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6.
"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对建国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际遇、生命历程、历史意义的一次总结。他以亲历者的身份,经过多年的思索、沉淀,完成了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次自我反思。"季节系列"小说对于历史的认知与体认不同于"伤痕"、"反思"文学的既定模式,王蒙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历史现象的描摹与再现上,而是力求透过现象追问其背后的内在因缘,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因弥合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缝隙而成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与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以海解马论者直接认同海德格尔关于意识的内在性为近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这个断言,以及进一步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指认为对意识内在性的瓦解这种看法,必须给予进一步讨论和商榷。在借助胡塞尔现象学给出意识内在性等相关概念之界定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究海德格尔对意识内在性的误识与错失究竟何在,以及以海解马思路的根本困境何在。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作为自由有意识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真实个人。如果正确理解这点,就足以消解同时代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项充满关怀的事业,然而近些年来高校的教育关怀在关怀对象、师生关系、关怀责任及关怀方法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致使教育关怀背离了教育本质。要想促进教育关怀的回归,必须以关爱和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提高教师的关怀能力为保障,树立以"培养具有关怀品质的社会公民"为终极价值目标的教育关怀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为史补遗、发其英华的"史补"意识和为史补情、为情补史的"情补"意识,是最为突出的两大类型."史补"意识的发生,既源自对小说与史传关系的认知,复来自对小说功能的理解,同时又隐含着提高小说地位的深刻用心."情补"意识则是沿着先秦儒家"道始于情"的人道观和"情本体"论而来的.所谓"为史补情",就是对史传或民间流行的情爱故事,作敷衍增饰,以补史记之不足或遗漏.而冯梦龙<情史>的编纂和以"史"命名的目的,则在于"为情补史",并以此宣扬他的"情教观".这一"情补"的创作意识,一直延续至<红楼梦>.二者所"补",形成了经史等"大帐簿"之外的"小帐簿",丰富了中国的"史文化"和"情文化",并构成正统文化之外的"第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