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一种新的语义理论。情境语义学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对既有逻辑语义研究的不满。巴威斯等对外延模型论语义学和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批判,揭示了既有逻辑语义研究的不足,促使人们对自然语言的逻辑语义问题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形式语义学的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基于各自不同的侧重对自然语言语义展开了研究.从形式语义学角度分析汉语语义,汉语灵活语序的语义问题以及汉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等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4):35-42
命题概念是斯塔尔纳克早期的二维语义思想。查莫斯提出二维语义框架的认知解释,促使斯塔尔纳克提出元语义学解释,而提出元语义学解释的根本动因就在于维护直接指称主义。斯塔尔纳克的主张分别遭到了其竞争者查莫斯和直接指称主义者索姆斯的批评,斯塔尔纳克都给予了回应。但元语义学方案存在两个困境:一是与斯塔尔纳克推崇的外在主义相矛盾,二是会导致沉重的形而上学负担。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3):102-108
框架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由人类学家提出,经过社会学家系统论述,然后被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一发展历程赋予框架丰富的意义内涵和复杂的功能层次,可以为不同学科带来借鉴与启示。以菲尔墨的框架语义学作为切入点,可以看出框架理论在语言学中的意义与应用,及其为语言学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意义问题是二十世纪语言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哲学家们在“意义”研究方面,至少提出了五种著名的理论: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和语义论。情境语义学也把意义问题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不同于以往的意义研究,情境语义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意义的关系理论。这种新的意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语言哲学的意义研究,有力地推进了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开放结构"是哈特法学理论的核心,是哈特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法律问题的一个基本点.哈特所坚持的"开放结构"的语言学性质,同时具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特征.他从传统的语义学中抽取词义特征的内容,坚持法律语义的准确性.但是他并不固守这个语义特征.而是以这个特征为基础,使特征本身具有延伸的可能性,将词汇的语义特征与对实际的社会生活现实的考察结合起来.从而将语义学的内容延伸到语用学中.而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则属于人本身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问题",即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人工智能要具有像人类那样的智能,就必须获得真正的意向性。卡明斯的解释语义学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的GCP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度的"二重结构"使得政府完全可以按照垄断性原则设计满足自身效用函数的产权结构:对银行产权的掌控经历了由控制偏好逐步向效率偏好转型,效用函数具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使得中国银行业治理制度具有二元特征,治理制度的二元特征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绩效存在显著差别的根本原因。在GCP框架中,治理制度是核心;从长期看,GCP框架的三个要素存在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效率的变化通过制度外溢对治理制度产生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人”这个同一性概念的差异化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1)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思考;(2)“人”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以及(3)对作为一种现象的“人”的本质,尝试进行现象学的分析描述。从现象上看,人既是一种“能在”,也是一种“应在”,正因如此,人才有目的地、应然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通过其符号化能力而具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因此能够积淀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自身朝向未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英语N+N复合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离心结构型复合词得到认知语言学界特别的重视,国内外学者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析英语N+N离心复合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框架语义学、概念整合理论和LCCM理论在英语N+N离心复合词语义研究中的运用,以期对这类复合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视角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对汉语“NP1 V NP2 XP”格式中V的考察着手,可初步认定汉语中语类选择一个论元补语小句的几类动词,并重新界定了汉语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根据重新界定的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确定了汉语中动词性小句的存在,使动结构中论元补语小句的存在;认为小句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它可以统一解释一些错综复杂的句子结构,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体现了语法研究中理论上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掉要素禀赋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而把集聚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就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该框架,城市集聚经济的变化、要素价格变化、产业的集聚经济布局指向和运输费用等共同决定了城乡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对于北京市城乡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隐性否定是指一种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的否定形式,这种否定在使用时没有句法层面上的否定标记,而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本研究基于Jespersen对隐性否定动词所采用的划分方式,从中文语料库中选取四组隐性否定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借助框架语义学相关理论,对它们在关键词激活环境下的框架转换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隐性否定的话语理解过程中,存在框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4个刺激条件(或诱发机制)引起的透视域的转变而引起的:语篇博弈效果;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事件表述的复杂性;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话语使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进行思考,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期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V进NP里”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V进NP里"格式是一种空间概念结构.本文运用形式和意义、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构成上的特点做具体、详细的分析,探讨"V进NP里"格式的四个构件"进"、"里"和"V"、"NP"的性质、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中西词典视角下,结合语料库技术,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猪"字的义项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猪"字条漏收了"骂人的话"、"愚笨"、"丑陋"、"贪婪、肮脏"、"懒惰"以及"中国十二生肖之一"等6个义项。  相似文献   

18.
当代制度研究:关于现代社会的制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制度就好比是工具和框架,作为工具,制度继续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作为框架,制度是个体自我评估的参考指标.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正在进行法治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有关公共属性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对象即事物权利人、事物本身、事物受益人,和两种思维角度即供给和需求。该分析框架可以将一些看似无关的公共事件统一在一起加以分析,不仅可以分析政治合法性、公共物品,也可以分析复杂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公共属性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如技术进步、制度供给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框架”的突然解密,美印之间的关系走向变得非常明朗,印度被美国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伙伴,而近期美印之间军事合作的升温,更应引起中国的警觉。在此情况下,中印关系的走向变得更加复杂,将在边境、经贸、战略合作、海路安全及区域合作等五个方面呈现出新特点。对此,中国应积极应对以确保国家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