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关乎祖国的未来,是境内外敌对宗教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目标群体。以网络宗教在青年中的渗透时代背景为基础,从西方民主人权输出、西方宗教文化、宗教事件舆论、网络宗教渗透四方面介绍青年在信仰认同中存在的潜在威胁。阐述宗教网络渗透的方式、政治危害和渗透特性,指出宗教在思想阵地、文化阵地、网络阵地、宣传阵地对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影响,进而提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青年对待宗教网络渗透影响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基于网络思维的行动者网络系统,既是拓展政党青年组织控制与影响幅度最大化提高青年工作覆盖面的有效路径,也是政党青年组织因应网络时代对青年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而进行组织模式创新和工作模式改革发展的有益探索。富有"黏性"是政党青年组织行动者网络系统拥有改变青年的思想或行为的影响力的前提,也是政党青年组织贯彻网络思维开展富有成效的青年工作行动的核心所在,故而行动者网络系统要按照网络的传播规律来运作。  相似文献   

3.
青年网络亚文化从中国互联网时代开启的那刻起就悄然衍生。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子集,青年网络亚文化是对传统青年亚文化的精神加工和网络再造。随着青年网民的个体化崛起和智媒时代的到来,青年网络亚文化仪式抵抗的温和特质愈发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青年网络亚文化的风格立异、族群区隔、屡被收编和困境犹存所造成的。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温和抵抗方式虽然并不意味着其仪式抵抗精神的渐至消泯,但也要防止青年网络亚文化圈层内部负能量的累积,并警惕青年群体在网络媒介场域里的"精神沉迷"。  相似文献   

4.
青年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应对互联网"双刃剑"的有效举措.本文从网络素养概念为切入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开展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众多词语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产生了语义的流变。以网络热词"婊"字为例,分析其经过污名化、泛污名化和自我污名化等阶段所产生的语义流变时发现,在其成为网络热词过程中,男权社会传统对女性的道德规训,资本逻辑下的女性被商品化,现代性风险社会的信任危机,网络技术的病毒式传播方式是推动"婊"字广泛传播、使用并产生语义流变的文化、社会、心理和技术根源。"婊"的语义流变及使用,反映了消费这一网络词语的主力群体——青年,其内在对个人品格重建诚信的呼唤,对人际关系倡导友善的诉求,对市场规则公平正义的匡正愿望。  相似文献   

6.
青年思想引领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思维下思想引领的创新模式探究:网络文化产品进行思想引领。以引领思想、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为共青团工作理念,以"打造品牌,突出特色"为工作思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思想上,积极开发网络文化产品作为新媒介引导青年;打造品牌文化服务校园、服务青年。  相似文献   

7.
民主视角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效应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的核心要素。青年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国民主建设状况与政治发展方向。青年政治参与先后出现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动员型参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利益趋动型参与、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型参与三种类型。青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由于网络自身的适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再加之现实政治参与渠道的狭窄,在网络空间的青年政治参与表现出迥异于物质世界青年政治参与的活跃性。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新的增长点,不过其自身也存在着非理性、失范性、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谣言等负面效应。为此,构建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政策与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青年是网络社会和未来社会反腐力量的主力,社会心理路径是影响青年网络反腐行动的重要因素。对1250名青年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心理路径对青年参与网络反腐行动产生作用。目前,青年网络反腐关注度处于中等水平,但网络反腐行动倾向较积极。集体愤怒、集体效能、感性动因、身份认同、网络道德信念五条社会心理路径能正向预测网络反腐行动,集体愤怒是最重要的心理路径。集体愤怒、集体效能和感性动因直接影响网络反腐行动,身份认同和网络道德信念间接影响网络反腐行动。构建青年网络反腐行动的身份认同结构模型,有助于了解身份认同对青年网络反腐行动社会心理路径的整合作用,从而为鼓励新时代青年参与网络反腐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敏感、学习欲望强,渴望交流,但他们的思想、心理又不成熟,很容易沉迷网络、精神颓废,思想消极,丧失理想信念,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此,深入研究如何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指导青年大学生使用网络,更充分地发挥网络资源和平台的优势,更好地利用网络教育载体,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青年人占主体的世界,我们研究网络群体问题对青年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借鉴勒庞对乌合之众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网络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群体。由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差异的存在,网络心理群体和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群体既有相同之处。也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行为体现。要应对网络心理群体,需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两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的核心要素。青年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国民主建设状况与政治发展方向。青年政治参与先后出现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动员型参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利益趋动型参与、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型参与三种类型。青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由于网络自身的适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再加之现实政治参与渠道的狭窄,在网络空间的青年政治参与表现出迥异于物质世界青年政治参与的活跃性。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新的增长点,不过其自身也存在着非理性、失范性、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谣言等负面效应。为此,构建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政策与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作为网络交流的一种方式,"动物化"的网络话语赋予了信息时代青年人际交往以全新的内容。青年网络话语"动物化"是青年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一道桥梁,成为青年网络交往不可缺少的传播符号,更是青年竞相追逐的一种时尚。在不断繁荣的"动物化"网络话语里,青年人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这样的文化场域里,青年极力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并不断地对网络与现实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待青年"动物化"的网络话语,应该因势利导,将其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出来,而将其消极影响控制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青年的成长、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建设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网络信息资源,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4.
知识之于现代组织化解环境风险、建构自己的适应性行动逻辑至关重要.对于正处于适应性变革过程中的网络时代的政党青年组织来说,获取、掌握并运用与网络生存与发展有关的知识,成为了政党青年组织适应网络时代生存与发展法则、提升自身网络适应度和组织行为能力的基本保障.政党青年组织需要掌握关于青年网络生存的整体性知识、网络应用和治理的领域性知识、网络传播的技术性知识;需要用网络思维指导组织获取和建构知识,在知识获取和建构过程中培养和深化组织对网络思维的应用.组织在构建专家咨询系统的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知识合作网络,加强系统内知识生产机构建设并改进其知识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变革,社会思想、生活水平、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词汇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词语大量涌现出来,并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传播和使用。本文通过收集近几年来官方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布的流行词语,以其产生和传播为视角,并从谐音、隐喻、词义变化等方面对这些新词汇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开展了对网络流行文化的研究,并探讨了与流行文化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视频现象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网络视频是高校学生接受视听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来源.也是学生课余时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资源丰富的网络视频文化改变了青年学生对传统视听文化的理解.突出了个体创新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张扬.视频制作技术和互联网交流让青年学生越来越成为视听节目拍摄和制作的重要推动力量.青年学生要求独立的话语表达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事实.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时代,虚拟生存成为网络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样态。这种特殊的虚拟生存维度从技术意义、话语意义、形象意义上消解着现实社会的崇高价值,表现为网络青年群体整体性意义感的弱化,价值取向的技艺性特征和对崇高价值的"虚伪性拒绝",乃至于衍生出现实社会问题。纾解网络青年群体崇高价值感失落的问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黏合网络圈层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网络青年群体塑立和维护崇高价值的目标客体,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话语之中,对网络青年群体的崇高价值感进行话语性弥合,唤醒网络青年群体对崇高价值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缺失日渐凸显,在部分青年群体中存在潜在的网络极端化爱国主义舆论倾向。分析发现:从问题的出现或偶然性事件的刺激到多数个体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再到"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最终极端化爱国主义舆论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是网络极端化爱国主义舆论的基本形成机制。如此网络极端化爱国主义舆论不可避免地对国家、社会、制度和青年自身产生一系列的危害。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引导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应该正视青年的爱国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立足祖国长远利益,培养青年的理性爱国情感;增强舆论引导,减少青年非理性情绪的蔓延,对青年的网络极端化爱国主义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夏文婷 《现代妇女》2013,(12):72-73
当前,微博和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青年群体,很快就对微博和社交网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微博和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挥好微博和社交网络的优势,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加强教育引导与交流,将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20.
青年志愿者社会动员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目前,青年志愿者行动主要使用组织动员的方式逐层发动.动员成本高、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在新的形势下在保持传统组织动员方式优势的同时,如何借助网络等新兴传媒平台进行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动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