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 《职业》2022,(1):42-45
随着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立足中职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调等),需要基于教师、教材、教法,解决现有的教学"堵点"和"难点".本文以中职数控加工模块化课程项目——皮带传输机构的加工与装配为例,构建"一课多师"的教学新格局,打造"标准引领"的模块化课程,开展"学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殷振环 《职业》2022,(8):55-57
《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是落实"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重要文件,是谋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熟分院智能制造企业学院为例,剖析"三教"改革的现状,提出"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以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水平,并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理论研究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3.
魏新红 《职业》2022,(2):35-37
"三教"(教材、教法、教师)改革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三教"改革中各个要素的匹配程度,对建设高水平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采取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开设示范公开课等措施,建设高水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影  范晓云 《职业》2017,(10):95-96
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教育、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是中职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本文概述了团体活动、德育"三效"的概念,阐述了利用团体活动提高中职德育"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雪峰 《职业》2017,(6):73-74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高度共识和广泛推广.工学一体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笔者从事多年的PLC课程教学工作,同时负责该校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本文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与"神"进行分析,并介绍如何开展PLC课一体化教学,进而达到"形""神"共聚的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李铁 《职业》2017,(31):92-94
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是中职学生在职业学校中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面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而言,实践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以中职教育中的数控实训课为例,阐述了教师在数控实训课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教"改革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师、教材、教法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三教"改革,提出具体路径,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微课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而中职领域的微课研究应用相对滞后,中职数学微课设计的探究较为薄弱.本文着力分析中职数学微课现状,探析中职数学微课设计.  相似文献   

9.
刘娟 《职业》2016,(35):109-110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讲、范、练、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被动式学习"已经成为当下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一种常态,这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也制约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的,学生不但关注度高和参与度高,而且学习的效果非常好.这为中职英语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笔者在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的研究过程中,探索让学生在预设的职业场景中学习英语,并进行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侯健 《职业》2016,(30):92-93
随着当今社会对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面临创新、优化这一重要挑战.本文以传统意义的中职"单片机"课程的微课资源开发为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中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微课的特征及其蕴含的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构建中职"单片机"课程中的"微课"教学方式,让微课进入当前的中职课堂,使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与微课教学方式得到优质化融合,推动中职"单片机"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程立军 《职业》2017,(1):27-29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改革完善中高职分段培养和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并确定开展试点工作的目的、试点内容、试点院校范围、学制与招生.  相似文献   

12.
卢站桥 《职业》2016,(35):20-21
李克强总理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并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职业教育要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在积极面向市场、优化专业设置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对于职业学校来说,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同时拥有高素质.因此,中职学生培养中要创新育人理念,注重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打造"德技双优"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武军 《职业》2017,(9):42-43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是教育者探究的永恒课题.笔者主要以自身长期观察与实践的钳工教学为基础,从"改革教师""改革学生""改革教学""改革评价"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钳工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做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玉英 《职业》2016,(23):49-51
结合中职课改方向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本文对中职会计"同课分层走班教学"进行分析探索."同课走班制教学"是优化教学资源,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位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最终实现"发展"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同课走班制教学"的模式、在财会专业课程中尝试的前期准备、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候课""踩点""压堂"的现象反映在高校教师的教风中,影响到的是学生的听课情绪和听课效率。本文就"候课""踩点""压堂"的利弊予以分析,目的是警醒教师对这些方面的认识,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进一步端正自己的教风,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蔡效猛 《职业》2022,(3):38-41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印发进一步激发了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内生动力,面对职业教育偏重技能习得与训练的教学现状,破解"有行无思"教学瓶颈是职业教育新的期待.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行动+"教学体系建设要义,创新了"双螺旋"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游林华 《职业》2016,(6):145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三大任务"与"八大化",并提出,提高国培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培训学校和参加培训的教师共同努力,从报名到学习乃至生活、班级管理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18.
陈娜 《职业》2017,(33):106-107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混合学习、项目式学习、智慧教育、翻转课堂、互动课堂、慕课、微课、泛在学习等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传统课堂的弊端不容赘述,教学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手机已非常普遍,与其想方设法地限制其手机的使用,不如好好利用,发挥它的优势.笔者在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了"蓝墨云班课"这一教学平台,将手机与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冬,教育部发出了"消灭水课,建设推广具有较强创新性的金课"的号召,在高校外语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高校英语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在"两性一度"的标准下,重新思考并设计制定教学方案,以新时代国家需求来审视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充分发挥任务型、合作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的作用,打造国家需要的"金课"。  相似文献   

20.
冯继梅 《职业》2015,(2):45-46
观课议课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研教学活动,它侧重于以一个平等同事的角度去分析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学、生生互动的质量和效果。与传统的听课评课相比,观课议课更适合将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从单一引向多元,从单向变为互动。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欠缺学习能力等学情现状,本文建议了在中职学校观课议课教研教学活动中,采取多元化的有效策略,以促进中职教师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在保证学生发展的同时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