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坚定政治理念、强化理论修养、提升精神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迎来新挑战、新机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新挑战、新机遇的基础上,以提升理论传播有效性,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为目标,进行传播新路径探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群体和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成长,党运用新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新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增强传播主体的建设、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拓展传播方式的渠道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网络媒介竞相在网络虚拟空间涌现.新媒体平台就逐渐成为各国思想文化交融和多样意识形态传播的全新场域,同时在新媒体场域下信息技术的更迭也让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斗争日益激烈,逐步演变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途径多向度、传播形式碎片化等全新形态.面对时代特征的新变化,需要加深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有机融合,创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传方式、增强新媒体平台舆情管理力度,以达到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新媒体场域下的有效实现,从而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在互动性极强的网络环境中,品牌传播更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来传播品牌讯息,挖掘任何一个可以与消费者产生关键联系的品牌接触点,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在这个阶段,全媒体营销传播就显得越加的可贵,而新媒体必定会在这场全媒体的营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信息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双重的影响。通过全面地了解网络政治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尽量避免和消除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全媒体融合时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成瘾"问题由精神病医师Goldberg于1994年提出,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虚拟社交成瘾、网上购物成瘾四种类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部包括自身的认知、情感、释放和生理需求,也包括外部的家庭、社会、学校和网络特性。全媒体融合时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控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个人特性制定适合自己的防控网瘾的方法,与此同时,主流媒体也需要占据传播的制高点,促进网络正能量的传播。此外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一起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网上网下同心圆。  相似文献   

7.
网络开放、迅捷、交互及虚拟等传播特性,使互联网成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受到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落后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使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等。因此,要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意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提高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控制能力、提升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8.
蒋鑫 《公关世界》2022,(3):66-68
红军长征缔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传奇事迹,诠释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形成伟大的长征精神.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出现偏差,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有所弱化.因此,如何以长征精神为引领,结合新时代发展变化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支撑.这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下降的因素,从精神层面对民众进行引导,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对待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控制力、影响力、主导权,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新的特质,诸如"即时性""立体性""互动性"等特点愈发满足了青年的阅读兴趣。这种阅读方式以即时在线的"文字互动"和"视频图像"替代了排版印制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文章",为大学生"自主性"价值观的发育提供了适宜的阅读氛围。但这种"感性"阅读倾向对"理性"阅读方式的日益颠覆,助长了当前大学生"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蔓延,因而,我们亟需把握新形势下全媒体传播的模式,致力于改善全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获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微媒体的信息渗透挑战着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防御能力。网络微媒体具有信息主体的泛化、信息内容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即时化、信息方式的生活化等特点。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正视微媒体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挑战。积极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密切关注微媒体平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排查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险情,携手联动多部门,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受到西方世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颠覆和渗透,遭受着大众文化"三俗化"倾向的冲击、大众对主流文化的抵制、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主流文化面临着濒临"非主流"的境地。主流文化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众文化、抓牢主流文化主体、传播方式贴近群众、拓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传播中国主流文化"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等途径进行重塑,巩固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是青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新时代全媒体迅速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链条不断革新。在此情境下,以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为紧迫要求与实践指向,切实提升青年道德社会化实效成为时代之需。因此,需积极顺应全媒体发展态势,厘清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从传播主体建设、内容优化、方法提升、链条延伸等层面探索其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陶柳 《公关世界》2022,(16):168-170
新媒体视域下,网络传播环境产生极大变化形成了全新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受网络信息传播本质属性的影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异化、话语权孱弱等风险。分析威胁网络意识形态良性传播的影响因素,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主体、制度、内容与技术四个维度,提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树立主体思维,重视制度建设,重视网络信息内容与传播方式,加快技术创新等实践建议,以攻克网络安全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4.
全面认识互联网对青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互联网传播信息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互联网对青年的影响主要还是正面影响,青年在利用网络方面也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5.
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着显著的不同,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具有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生成的技术性、文化渗透性等特征。当今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着网络社会的矛盾对现实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网络空间文化霸权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等问题。为了减少互联网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必须重视网络民意,走群众路线,树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阵地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源于西方社会理论政治与学说.民主社会主义越来越广泛流传于中国,更多人开始认识、研究甚至信仰民主社会主义,特别是其民主观更为人们大范围接受和传播,这极大得挑战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我们有必要从本质上深刻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观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利影响,以探究应对之策,保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使我国继续坚定不移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卢雨锐 《公关世界》2022,(13):63-64
面对全球化不断加深、社会多元文化大爆发的大环境,我国社会发展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也进入人工智能算法掌控的新媒体大数据时代,这是一个信息数据爆炸的时代。“信息茧房”效应从媒体传播到社会政治生活都被新媒体技术能效放大化,这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信息茧房”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双重效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增进我国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认知认同,关键在于谨防美国对华"网络自由"渗透战略引起的破坏颠覆活动。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是"互联网总统"奥巴马大力推崇的有着严密的组织运作,其实质是美国冷战思维和政治价值观的网络翻版,是美国国家利益和霸权主义在网络上的延伸。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对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产生重大影响。只有消解美国"网络自由"议题,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才能规避美国"网络自由"渗透风险,提升我国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相似文献   

19.
尹傲 《现代交际》2024,(3):59-68+123
在传播技术赋能情境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出传播取材多样化、形象包装巧妙化、传播价值西方化三大特征,它扰乱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消解大众对历史的认知,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网络信息治理,规训舆论传播导向,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注重学理研究阐释,深化“五史”学习教育,回应社会关切;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攻克关键技术壁垒,匡正社会舆论引领,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0.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隐蔽性、时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必须辩证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所产生的影响,努力探索如何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