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涵义包含制度化参与以及参与制度化两个维度.这表明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关键因素是制度供给以及制度效力的实现.除了政府的制度供给之外,社会组织对政治参与制度化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社会组织能够吸纳新兴社会阶层、规范网络政治参与以及完善参与渠道;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有利于提高政治参与制度的执行力,充分实现其效力.实现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必要途径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互动过程中展开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2.
和谐政治参与的三维透视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和谐社会的政治层面——和谐政治参与为视角,尝试对和谐政治参与的内涵、意义以及实现途径加以论述。在广义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和谐政治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一种理想状态,它具体表现为参与方式、参与动机以及参与深度和广度三个维度上的和谐,它的实现有赖于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即需要政府能力和政府制度化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参与主体参与理性和参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是"河长制"实现"河长治"的关键。在地方主官主导实施的河长制政策中,公众积极参与的内在逻辑在于该项政策本身所蕴含的政治势能。即"党的领导在场"凝聚政策共识,为公众参与"行政赋权",吸引公众主动参与,为公众参与提供引力;"构建权势"实现组织力量整合,畅通公众参与的组织渠道,提升公众参与作用的权力层级,为公众参与提供拉力;"借势成事"促成政府多措并举,增强公众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渠道的多样性,为公众参与提供推力;强政治势能推动下的配套制度建设使公众参与可持续。为使公众长效参与治水,确保"河长治",需要各级政府在河长制政策实施中进一步凝聚共识,尊重和保护公众正当利益,加强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参与-反馈-响应"行动逻辑下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的情境优越性,即:在内源系统中,通过主体动员凝聚行动力量、产业融合重塑动能形态、村社理性深化价值认同,从而促进乡村整体的有机参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在乡村内部深入渗透的同时向外扩散,与外源系统进行双向反馈互动,依托政府引导、制度供给、资源链接的条件刺激,提升其作用的空间范围和系统层次,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发展.激活内生动力,应从增权赋能、整合资源要素、利益联结三方面入手,加强权利保障和制度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参与-反馈-响应"行动逻辑下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的情境优越性,即:在内源系统中,通过主体动员凝聚行动力量、产业融合重塑动能形态、村社理性深化价值认同,从而促进乡村整体的有机参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在乡村内部深入渗透的同时向外扩散,与外源系统进行双向反馈互动,依托政府引导、制度供给、资源链接的条件刺激,提升其作用的空间范围和系统层次,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发展.激活内生动力,应从增权赋能、整合资源要素、利益联结三方面入手,加强权利保障和制度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官僚理性”的“控制”逻辑到“工具-价值”理性的“回应”逻辑再到“治理”理性的“合作”逻辑,公共行政理性的变迁推动着公民参与政策空间的理性释放。公民的理性需求内在地区分为“个体理性”、“团体理性”、“公益理性”三个层面。公民参与空间的大小取决于行政理性与公民理性的有效互动,不同的行政理性配置不同的公民理性,会引致不同的政策参与类型。从公民参与的视角看,以“运动式政策参与”为分析概念,广东番禺反焚运动,展现了一种基于公民与政府理性互动的非正式的政策参与过程。应通过理性的认知和引导,提升政府和公民的理性能力,将频繁出现的公民集体行动转变为公民理性的政策参与,而非滑入群体性事件的深渊。  相似文献   

7.
制度与角色互动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促进政府过程制度与角色良性互动是政府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目标。研究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问题,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制度与角色互动的积极影响,规避制度与角色互动的消极影响。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的非良性互动会软化制度约束的刚性,损害政府的公共性,削弱政府的权威性,影响社会稳定。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的良性互动是社会的安全阀,有利于达成政治共识,增强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主体地位,增进政府与公众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8.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公民是它的主体要素,政府活动或公共政策是它的客体要素,客观的政治活动性是其行为要素,参与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活动或公共政策,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是其目标要素。从它的属性来分析,理性和道德是其内在属性,参与的规范性是其外在属性。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探究,政治参与以平等为前提,以自由为界限,以民主为原则,以和谐为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思想架构,其终极目标是构建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9.
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动政治文明进步、实现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一直以来也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进行着不懈努力,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是政府的努力基本是从宏观层面,缺少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具体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制度和程序。民间组织正好可以弥补政府在这方面的缺陷,在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下,民间组织可以发挥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培训教育公民如何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引导公民实践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公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的分野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虽然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宗旨不是政治性的,但是如果非政府组织具有了独立的权利主体地位,依靠其自身的建制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成为一种积极的政治主体,介入政治过程,发挥其政治功能。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试图剖析非政府组织和国家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正功能,有效限制其负功能的途径,揭示国家与社会互动均衡的实现机制,为国家引导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提供可供选择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参与是现代人本质的心理特征 ,是民主化政治的重要表现 ,也是公共关系重要的工作方法来源。本文从公众参与组织活动 ;组织参与公众生活和大众文化 ;企业的“参与管理”;参与在人际沟通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对公关工作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扩张所形成的"城中村"现象也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受地理位置特殊性等因素的制约,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城中村居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城中村居民的政治参与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通过对政治参与途径、方式以及主体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城中村内部体制过分集权以及国家的城乡二元制等一些深层的原因,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急遽的社会转型蕴生了"企业白领"这样一种特殊的新阶层。本文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所得结论表明,"企业白领"政治参与的渠道和类型,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加上多样态的参与类型,并未获得满意的效用。鉴于此,本文提出若干对策,以期推进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政治参与有序化。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整体推动下,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实践已经走出了点缀性政治安排的初级阶段,日益呈现出整体性、规范化、常态化和理性化等新特点。本文从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结合社会转型期政治参与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整体情况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实践已经呈现出十大趋向,并对这十大趋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竞合格局中如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梳理出“一带一路”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治理模式——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输出的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进行产业对接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从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TPP和TTIP导致中国依托海路的“资源—加工—消费”模式的蓝海全球化受阻,而陆路全球化经过中亚和中东欧,直通欧洲,北接俄罗斯,南下海湾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层面,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区域竞合格局、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经济转型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重视并应对经济周期,发挥亚投行的作用,建立产融互动布局下的微观经济发展模式,搭建智库平台与政府间的高效沟通机制,以及在政策层面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产业布局等.  相似文献   

16.
"连续性"是环境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连续性"一词源于杜威美学,杜威以"经验"为核心概念,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哲学美学,试图建立一元论的哲学美学体系。在《艺术即经验》中,杜威从人与动物、有机体与自然的连续性出发,提出要恢复艺术与非艺术、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伯林特继承并发展了杜威的"连续性"理论,对环境一词进行了全新阐释。他进一步批判了杜威所反对的审美无利害及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鉴赏的参与模式,并将这种自然鉴赏模式应用到对艺术、日常生活景观的审美探讨中,发展出一种全面的参与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何干之大约于1933年参与了当时思想界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在"论战"中,他运用大量的经济史资料力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提出了"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并对参与"论战"主要派别的观点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评述。何干之参与"论战"取得的学术成就,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参与型”课型的理论对目前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路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本课题研究从"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中得出: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是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条件,安徽可以分三个阶段来逐步融入"泛长三角",当然,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参与各方能够达成共识,通过政府引导最终形成一个超行政区域的"市场+制度"形式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参与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构成。在当前自媒体非常发达的背景下,自媒体所拥有的强大技术和丰富资讯对使用者产生了一种“赋权”效应,即不仅扩大了公民参与的范围和广度,也提升了公民参与的层次。但这种“技术赋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参与权利资格与权利行为的矛盾和割裂。需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制度框架,对公民参与权的保障方式进行反思,在认可公民参与权民主价值的同时,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界定与规范;加强自媒体权力的引导,增加公民社会参与的方式和路径,实现公民参与权提升与网络环境净化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